回覆列表
  • 1 # 潞郡舊聞

    當時梁啟超勸譚嗣同去日本大使館避難,譚嗣同拒絕了,他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有之,請自嗣同始!”。真英雄也!

    所以不是救不救的問題,是他根本不想走。

  • 2 # 這個歷史很正

    然而在慈禧下令處死戊戌六君子的時候,譚繼洵卻沒有想辦法就出自己的兒子,難道真的是譚繼洵無動於衷嗎?

    譚繼洵是一個十分保守的老官僚,從他考科舉的時候就可以發現了,在他科舉之時,正值太平天國霍亂天下,當時同期的讀書人很多都是投身軍伍之中,而譚嗣同則是一心只讀聖賢書,最後考上舉人、進士一路官運亨達。

    所以在他兒子推崇戊戌變法的時候,他就多次告誡其子:守老氏之寶,不欲為天下先“。因此父子兩人多有爭執。

    在這樣的情況下,無論是誰求情都免不了受到慈禧的牽連,事實上,在譚嗣同被殺後,他老爹也被打發回家鄉去了,並於三年後病逝。

  • 3 # 勤奮努力的小螞蟻

    感謝閱讀

    我們看這個事情,如果站在現在的角度看,不但理解不了,而且還容易走入岔路。

    譚氏家族並非只有潭嗣同一人,以慈禧太后的個性,對於造反之人,沒有滅其九族就已經對譚家洪福齊天了,估計還是譚父付出不小代價,慈禧太后抽風的情況下才發生的。

    鈍刀砍人,慈禧之恨天人共見,如果譚父想救人,他救得出嗎?也許他只要暴露一點想法,直接視為同謀,一併處之。

    譚嗣同為什麼事敗未逃,並沒有他說得這麼埋然,而是跑了,家族就遭殃了!

    一人做事一人當,自己敗了就承擔後果,不連累他人,從這點說,譚嗣同不愧為真漢子。

  • 4 # 記132709960

    譚翤同的死,他的父親譚繼洵沒有出手相救,無動於衷。跟流傳的譚繼洵是寒門學子,眼界格局沒有半毛關係,更不是保守和循規蹈矩。 大家分析一下,看看符不符合當時的現狀。

    第一,從譚翤同本身看,譚翤同是抱著“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變法流血身先死,哪有變法不流血的迎死決心,用死昭示世人,表達變法決心。

    第二譚翤同父子二人,想法實際是不謀而合。在當時那個年代,譚翤同等人被定罪“叛逆謀反,圍園殺後”,實屬誅殺九族之罪,好在譚翤同模仿多封老父筆跡痛罵翤同,才僥倖抱住譚家一門免招桀禍,實屬丟車保帥,實大幸也。

    所以六君子之死才驚示中國人,道和者才稱讚有加。從譚繼洵的輓聯也可以看出,譚繼洵是同情變法的,所以譚繼洵也沒有被後人羞責。

  • 5 # 清史宴

    譚嗣同犯的是謀逆之罪,誰敢求情?

    在古代封建專制社會時期,謀逆之罪可是要滿門抄斬,甚至誅連九族的,作為譚嗣同的父親譚繼洵,自身都難保了,如何去救譚嗣同。

    戊戌六君子被抓之時,並非所有的王公大臣和封疆大吏都無動於衷,例如湖廣總督張之洞就曾為其弟子楊銳,向慈禧太后求過情,甚至以自己的官位作保,無奈慈禧根本不準。

  • 6 # 山谷大師

    大家知道,戊戌變法是一場具有愛國救亡意義的運動,然而卻失敗了 。作為戊戌六君子當時也是名噪一時,譚嗣同便是六君子之一。

    由於變法失敗,譚嗣同命懸一線,當時譚嗣同的父親擔任湖廣總督,身居高位,為何看到兒子面臨死亡而無動於衷,並不想辦法救兒子於萬一呢?其實,譚嗣同如果象康有為等人一樣,選擇機會逃亡國外,完全能夠報保住自己的性命。

    譚嗣同毅然放棄了逃亡,他說:各國變法未有因此而流血者,如果有,就從我開始去。

    戊戌變法的失敗,讓譚嗣同深深感到,即是變法成功了,也不能使在滿清統治下的中國變成強盛的國家,也改變不了如此衰弱的現狀。他想通過自己的死,來喚醒麻木沉睡的中國人和統治者。

    於是譚嗣同不可能想法求助父親。

  • 7 # 九大掰

    譚嗣同是著名的公知帶路黨。

    以他為代表的維新派的一大政治主張就是——出賣新疆和西藏,給俄羅斯和英國,換取經費。必要時還可以出賣蒙古。

    幸虧老佛爺聖明,剿滅維新亂黨,中華大幸!

  • 8 # 史肆說

    世事無常,風雲變幻,在清朝末年波雲詭譎的時代,昨天還是光緒座上賓的維新人士,第二天就成了慈禧的階下囚。面對不可逆轉的敗事,譚嗣同等人決心以自己的鮮血,點燃中中國人革命的決心。1898年,譚嗣同等人在北京菜市口被殺。

    譚繼洵知道“激進”的兒子罪行有多大,即使自己傾盡全力,也救不出來,與其全家人都搭進去,不如此時安安靜靜的做一個“透明人”。

  • 9 # 一寸三分

    話說他們幹了什麼,圍圓弒後。相信這件事就是百日維新失敗的直接原因。

    所以康有為不僅僅無恥,他還無腦。他用這種愚蠢的方式,徒讓維新人士送命罷了。

    所以東窗事發之後,他康有為跑了,留下一群炮灰當了他們的替死鬼。自己則跑向了國外,做了一個什麼保皇黨,四處的逍遙自在。

    事實也是這樣的,隨著譚嗣同被捕,他也是從湖光總督的位子上下來了。

  • 10 # 傳奇歷史觀

    在譚嗣同被下令斬首之後,譚繼洵並沒有為他求情,因為他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守舊派,所以對於譚嗣妄圖改變祖宗之法,他認為這是罪有應得。其次也是救不了,譚嗣同妄圖刺殺慈禧太后,死罪無法逃脫,弄不好還會牽連譚繼洵一家人,躲都來不及,更何況去救。譚嗣同被斬首後,譚繼洵也被罷官還鄉。

  • 11 # 歷史畫中人

    我們也都知道戊戌變法是一場具有愛國救亡意義的運動,但最終以失敗告終了。當時戊戌六君子的名聲也是風靡一時的,譚嗣同便是這戊戌六君子之一。

    由於戊戌變法的失敗,譚嗣同也命懸一線。

    不僅如此還因為湖廣兩地離北京的距離非常的遠,從譚嗣同被下令處死到他的父親得到這個訊息,可以說中間已經隔了好幾天了。再加上這個案件根本就沒有商量的餘地,譚嗣同很快的就被執行死刑,所以從角度來看,他的父親根本就來不及為他求情。雖然譚嗣同的父親選擇置身事外,但是他最後的下場也不是很好,沒過多久便被朝廷罷了官。

  • 12 # 棲鴻看紅樓

    這個,有史料記載譚父“無動於衷不求情”嗎?

    就算史料中沒有譚父求情的記載,你確定他是“無動於衷”嗎?

    你怎麼知道,譚父沒有在夜晚痛哭,哭溼了枕頭?你怎麼知道譚父聽到兒子被殺的訊息,沒有傷心得吐血?

    史料倒是記載,太后政變是1898年9月21日,六君子被處死是1898年9月28日,相隔只有七天!

    備註:我沒有掌握這段歷史的具體史料,也不知道譚家父子是不是不共戴天。我只是憑常情常理來推測。如果哪位文友有可靠的史料,還望不吝賜教。

  • 13 # 平淡平安平和平心

    父子兩人情途異路,一個是清庭忠臣,一個是清庭叛逆,自然不謀。譚嗣同遭斬,其父自然不會施救。縱有不忍,其明白求情無用,說不定還會誅連九族,所以也不敢妄動。

  • 14 # 是阿維啊

    實際上也是如此,作為一家之主。保不了兒子,但是也不能滿門抄斬吧。而且兒子犯罪他這個父親能逃的掉嗎?所以歷史上很明顯也展示了這件事,在譚嗣同事發後,他父親很快就從官場中走了出來。

  • 15 # qzuser

    中國傳統文化中忠在第一,統治階級來教育就是要做順民,忠君愛國,反對皇權就是不忠,為了盡忠還有什麼捨不得的。這就是古代沒有人性的綱常

  • 16 # 力量57015332

    如果他老爸想死,就去求情,這還有問嗎,而且慈禧太后不吃個吃素的人,對於她來說改革就是反朝廷,太上皇來求情都沒有用,不滅九族,就已經很不錯,還敢來求情,真搞笑

  • 17 # 昭羅

    他是因為什麼死的,是有榮祿舉報,有人要殺慈溪,這叫犯上作亂!

    求情,全家死!不求,死一個!是你,你怎麼辦?

  • 18 # 一本正經胡說道

    三國時候,諸葛亮在蜀國當丞相、武鄉侯,諸葛瑾在吳國做大將軍、宣城侯。還有個族弟諸葛誕在魏國任大司徒、驃騎將軍。譚嗣同父親保守黨,兒子維新派沒毛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他信和英拉在國外的生活來源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