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歪道道

    首先得承認,網易和BAT的各方面資料還差很遠,即使它一直在國內網際網路公司中排名靠前,但尚不能進入BAT的第一梯隊。單看市值,去年11月份網易股價上漲12.65%,總市值482億美元,創公司歷史最高,但與BAT相比還是相形見絀,騰訊市值已經突破5000億美元,阿里緊隨其後,即使是掉隊許久的百度,市值也長時間徘徊在700-800億美元之間,而網易差了前兩者十倍之高。

    其實這些年來網易的各項營收依舊在增長,並不是網易落後了,而是騰訊和阿里增速過快,網易就顯得有些慢了。

    其次,網易作為網際網路老兵,發展到現在也算大而不倒,可它之所以不能和BAT並稱,關鍵在於網易沒有像BAT一樣能夠在某一領域佔據絕對壟斷優勢,即使支撐起營收的遊戲業務,前有盛大、後有騰訊,只能算是萬年老二,網易考拉、網易雲音樂等其它產品也是面臨相同的市場局勢。但BAT不同,百度搜索、騰訊社交和阿里電商,是其它網際網路公司短期內無法超越的壁壘。

    再者,相比BAT,網易無疑是最特立獨行的,它的產品風格、公司文化和行業佈局等等,都自成一脈,完全不像BAT,哪個風口起來了就強勢以資本和資源入局,基本上插手了網際網路的各行各業。這也是移動網際網路以來,騰訊、阿里瘋狂增長的原因之一,而網易基本上不攙和進去,投資方向也只是圍繞旗下產品進行。

    可能也正是這種獨特的風格,反而使網易業務更加聚焦,正如丁磊所說,用工匠精神打磨產品,所以網易才精品頻出。這恰好也是網易的核心競爭力。總而言之,網易在這個千變萬化的網際網路商業中找準了自己的定位,這或許比依靠風口崛起的小巨頭要穩定得多。

  • 2 # 彭元鴻

    這個應該怎麼解釋呢?我個人把PC時代網際網路公司理解成為兩大陣營:

    第二陣營:工具陣營,也應該叫平臺陣營,阿里提供了電子商務的平臺或淘寶賣家的工具,騰訊提供了社交、即時通訊工具,10年3Q大戰後,騰訊一改保守風格實行開放策略,微信出現後更是形成了龐大的社交平臺,百度搜素工具,問答社群工具等,成為個人、企業網路傳播的平臺。

    作為使用者來說,重要的就是有一個可以幫助自己使用網際網路的一個工具,網易主要是郵箱,那麼郵箱這個工具來說,被QQ線上、離線傳送資料與郵箱出現後,逐漸會被取代,沒有那樣的忠實度。

    再加上丁磊的有很長時間沒有出現在公眾視野,大量對自己與企業進行宣廣,輿論氛圍沒有營造起來。

  • 3 # 大唐李衛公

    其實隨著中國這幾年科技行業的發展,中國的科技公司,注意筆者說的不只是網際網路公司,其實最近5年來說,中國科技公司的分量,尤其是網際網路企業在國際上的分量可以說越來越重,可以說是除了美國之外的絕對的第二極,當然這裡面有一些不可言說的因素,比如說國家政策的庇護,比如說人口紅利,但無論如何,畢竟中國科技行業已然有很大的影響力了。

    那麼如果要給中國的科技公司分為幾個級別,應該怎麼分呢?筆者覺得可以按照幾個維度劃分。

    1、中國四大頂級科技巨頭

    中國四大頂級科技巨頭,是網際網路三大巨頭加一個通訊巨頭的模式。當然我相信你已經知道我說的是哪幾家了,BAT加華為。當然這裡筆者會把螞蟻金服、菜鳥等納入阿里的考慮範疇,把騰訊音樂、閱文當成騰訊範疇,把愛奇藝看成是百度範疇。當然雖然騰訊是京東、滴滴、58大股東,但是還是把它們分開看。bat依然是中國網際網路難以撼動的超級巨頭,當然很多人可能認為,阿里和騰訊都已經是3000億美金級別的科技公司,但是百度1000億美金都不到,差距還很大,但是仔細一看,但是市值不能說明所有問題,百度不論是盈利能力還是技術積澱都是京東這些看著比較接近的網際網路公司無法比擬的。可以說在技術實力上,百度比阿里和騰訊在矽谷的話語權還要高。華為就不用解釋了,華為是除了聯想等少數企業以外,國際化做得最好的科技公司,作為通訊巨頭,華為在裝置領域自然是不遑多讓,並且華為終端的手機雖然飽受爭議,但是還是在歐洲市場有一席之地。

    2、正在重回中心的老牌巨頭

    3、未來最有可能成為超級巨頭的科技公司

    要成為超級科技巨頭,最好的最簡單的一定是要有自己的模式,而不能單純的靠模式創新,二十年前十年前模式創新可以,並且誕生了bat這樣的巨頭企業,但是隨著發展,競爭程度越來越大,想要成為超級巨頭單靠模式創新難度越來越大,想要出海更是難上加難,看看bat多次嘗試國際化幾乎都是收到了慘烈的打擊就知道了。

    另一個是小米,首先談到小米,請不要把小米僅僅當作一個手機廠商,手機只是小米必爭的一個入口,並且,雷軍繫有小米、金山、獵豹、歡聚、迅雷、世紀互聯等等,其實想想小米的未來也挺可怕。

    4、百花齊放的科技公司

    除此之外,像大疆創新、滴滴、美團、京東、58等等眾多發展很好的網際網路公司,可以說百花齊放,下一個網際網路半場,中國網際網路還是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 4 # 蜂鳴派

    近期,網易開展了一系列動作,從遊戲到電商再到音樂,網易正在不斷地完善其的網際網路生態圈。雖然部分產品開發時間晚於其他企業,但是網易近期推出的產品都恰到好處地抓住了受眾的痛點,以精準的定位博得使用者喜愛,獲得了“網易出品,必屬精品”的良好口碑。那麼,網易能否重振當年雄風,躋身加入網際網路BAT巨頭的行列呢?

    首先,回顧一下網易一年來的大動作

    ·2016年9月,網易遊戲“陰陽師”全臺公測,SSR刷屏社交媒體,一度成為國民級手遊。截止到目前,陰陽師全球下載量已經超過2億,日活使用者超過1000萬。

    ·2016年4月,網易嚴選正式面世,憑藉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原始設計製造商)模式衝擊電商行業,引領消費再次升級,收穫使用者無數好評。

    ·2016年12月,網易考拉海購交出了一份滿意的年終答卷,以21.6%的市場佔比位居中國跨境電商零售出口銷售額第一,領先天貓國際和唯品國際,成為中國最大的跨境電商。

    5月11日,網易釋出了2017年第一季度財報。在遊戲業務不斷推高網易市值的同時,電商、音樂、養豬等新興業務又帶來了新的想象力。網易第一季度淨收入為136.41億元,同比增長72.3%。淨利潤為39.23億元,同比增長59.4%,季度淨收入和淨利潤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而距網易成立至今,已經有整整二十年了。回顧網易這一路走來的歷程,如果非要說出些什麼網易能夠重新崛起的原因,那大概就是“慢”和“準”了吧。

    慢:缺席熱點的網易

    網際網路行業,總是瀰漫著一股浮躁的氣息,充斥著投機主義和功利心態。“風口論”和“時機論”正行其道,產品的生命週期大大縮短,競爭對手又總是快速複製模式、搶佔市場份額……這幾年,從電商、社交、O2O,到短影片、直播,再到今天的共享經濟,無不都是融資、燒錢、再融資、再燒錢,什麼火就做什麼。

    但網易不是,在過去十年間它錯過了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絕大多數風口,那些火爆一時的百團大戰、影片大戰、雲盤大戰,網易都沒有參與。

    這是一家缺席熱點的慢公司。

    網易追求的是產品的長期可持續經營,看重的是產品的極致體驗和使用者的商業價值。所以,網易才會在《陰陽師》的開發上花費長達兩年的時間,單是一個“式神”角色的形象設計週期久就長達兩個月。為了更好地還原遊戲背景的世界觀設定,為了在遊戲畫面、劇情、場景、玩法等各個方面做細節上的精雕,研發團隊甚至還多次前往日本採風,深入考察和研究場景設計……

    在網易的發展邏輯裡,一味追求擴張的速度,容易忽視產品體驗,最終失去使用者,而讓渡一定的時間視窗,既可以避免風險,又可以透過長期地投入,完善產品和服務,形成自己的競爭壁壘。好的產品,是需要精心打磨的。

    準:後發制人的網易

    網易總是能夠在早已成為一片紅海的領域裡,殺出重圍,確立起自己的獨特定位和競爭優勢,擁有強勢口碑的網易雲音樂、異軍突起的網易考拉海購和網易嚴選、帶來轟動效應的網易味央黑豬肉……就是最好的佐證。

    丁磊曾經說過:“我們一定要做正確的事,這個在網易裡叫戰略。戰略一定要正確,看準了再跟上去,這樣風險比較小,這樣別人犯過的錯誤就不會再犯,少走很多彎路。”

    這是一家後發制人的準公司。

    網易是瞄準了市場空缺和使用者需求,才打造出這一系列極具辨識度的產品,同時,網易持續提升體驗效果、吸引使用者關注、增強使用者黏性、籠絡忠實使用者,不斷完善自身的優質移動產品矩陣。所以,才有了以“音樂社交”扣人心絃的網易雲音樂,才有了追求優質產品、提升品質生活的網易考拉海購和網易嚴選。

    品質、精緻和態度,似乎是網易獨有的產品基因。

    網易,從BAT到BANT?

    早在今年四月份,英國《金融時報》就編髮了一篇題為“中國IT四巨頭BANT(百度、阿里、網易、騰訊)挑戰美國FANG(Facebook、Amazon 、Netflix、Google)”的文章,這是把網易放在了世界一線網際網路公司的位置上。

    網易是否真的能成為BAT之外的第四極?騰訊、阿里、百度分別坐穩社交、電商、搜尋江山,牢牢掌控流量入口和資源,網易的核心優勢究竟在哪裡?

    有人說,網易走的是一條完全不同於BAT的、具有“網易特色”的道路,我們不能再用舊的眼光去審視和評判這家公司;又有人說,網易有沒有所謂的核心優勢其實並不重要,它的產品口碑已經擺在那裡了,產品本身就是最大的優勢……

    世說紛紜,尚無定論,且看網易。

  • 5 # 小七七先生

    這個跟最初大家開始叫BAT的時候的時代背景有關係

    現在大家看到阿里巴巴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一直掌握電商的主要流量入口

    而騰訊掌握社交的流量入口,百度在pc時代掌握搜尋的流量入口

    阿里和騰訊都在買百度的廣告,在移動網際網路爆發之前這三個 網際網路公司是最強大的

    BAT的說法應該是源於2011年2月17日,網際網路實驗室在北京釋出《網際網路研究調查報告》,該報告中指出中國網際網路產業已出現寡頭壟斷現象,騰訊、百度和阿里巴巴三家公司在其各自領域位居中國網際網路壟斷企業前三名。 各大媒體及好事者據此稱之為三巨頭。那個時候BAT相對勢均力敵

    其稱號大抵經過了這麼幾個階段:

    1、2011年2月——2012年9月,媒體及網路論壇稱之為“中國網路三大巨頭”;

    2、2012年9月——2013年4月,進化為“中國網際網路三巨頭”;

    3、2013年4月至今,進化為最終形態“BAT”,且日漸頻現於網媒及傳統媒體;

    4、2014年2月,誰將首先退出BAT成為某些網民的話題,目前,百度的呼聲較高;

    5、第四巨頭,這個話題在2013年下半年以來偶爾會有出現,目前,360的呼聲較高。美團,滴滴,京東,網易也都有可能

  • 6 # 媒體訓練營

    大家總說BAT,主要原因是因為這三家在市值上與其他網際網路企業相比有不少優勢。雖然市值上百度已經有些掉隊,但仍比絕大多數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市值要高。除此之外,BAT的核心業務在各個領域基本都是絕對主導地位。

    在市值方面,阿里巴巴是網易的十倍不止。

    除開市值之外,BAT在投資方面更是無可比擬,國內二線的網際網路公司幾乎都有BAT的注資,有的企業甚至都成了BAT的裙帶公司。

    在市值和投資之外,BAT每年都可以騰出巨大的資金量投入在技術研發上,這讓BAT在對應的業務領域可以穩穩的處於領導地位。

    在將來的業務佈局上,網易也是遠遠不能與BAT比擬的,以阿里為例,阿里的業務不僅侷限於電商、金融、娛樂,已經開始做到了使用者生活的方方面面,幾乎可以說是360°無死角。但網易方面只能說以網遊為駐腳點,慢慢的涉足電商、文娛、線上教育,但就算是網易最核心的遊戲業務,在網遊的這條賽道上也是完全被騰訊壓制的,在其他領域也大多是做小而美的產品,還都沒有成為絕對第一的實力,僅在三大門戶時期,做過一段時間的並列第一。

    相對於BAT,網易在三大門戶時期是較為風光的,隨後成了四大門戶。如果說網易不懼BAT那是不可能的,網易遊戲對標騰訊遊戲,網易雲音樂對標QQ音樂,網易門戶對標騰訊門戶。以網易遊戲為例,騰訊遊戲的“王者榮耀”就讓網易遊戲的“陰陽師”損失了大量的使用者量。

    目前來看,網易是沒有能力去撼動其中任何一個,特別是其中有大量競品對標的騰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FIFAol3怎麼儘快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