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430558932451

    中國歷史上最早提出“以德治國”的是子產。子產(?~前522年),姓公孫,名僑,字子產,春秋時期鄭國(今河南新鄭)人,政治家和思想家。子產少年時代就勤奮好學,博學多聞,青年時期顯露出政治上的遠見。公元前533年,任鄭國相。子產提出一系列富國強兵的政策。首先是“作封洫”,丈量土地,編制田畝,對私有土地實行徵稅。實行“作丘賦”改革,按田畝徵稅、服兵役,充實國庫,強化中央集權。實施“鑄刑書”,把鄭國的制度以法律條文形式刻錄下來,公佈於眾。子產在軍事上採取防衛方針,儲存國家實力。在國家治理上選賢任能,主張以眾為師,以德治國,說“德,國之基也”。子產任相期間,鄭國逐漸強盛,百姓安居樂業。有一年,鄭國大旱,三個地方官屠擊、祝款、豎柎請巫師做法,按照巫師的要求砍伐了桑山的林木,結果沒有求下一滴雨。子產聽說以後,立即制止了進一步砍伐林木的行為,嚴厲地說:哪裡有山林妨礙鄭國下雨的道理?因為求雨而砍伐山林,簡直是一種大罪過。子產免去了那三個糊塗官的官職,親自和他們一起上山植樹。子產並不反對百姓祭祀,可是卻容許不盲目地隨便搞祭祀活動,祭祀山神,應當培育和保護山林。子產十分討厭品德不高之人。魯襄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42年),身為鄭國相的子產陪同鄭伯到晉國訪問,晉平公先是推脫身體不適,後又藉口急事纏身,沒有及時接見。子產覺得晉平公有失國禮,情急之下命令隨行人員將驛館的圍牆推倒了,從凹塌之處進去驛館休息,不走大門。晉平公聽說之後大怒,接見鄭伯時還一臉不悅,子產卻不依不饒,搶白說我們鄭伯帶著禮物來看望您,東西太多,驛館的門太小,我們心裡著急呀!要是不拆牆,丟了財禮,等於來晉國不給國君您送禮,目中無您,這罪過不是更大嗎?聽了子產的話,晉平公只好連連道歉。《左傳》載:鄭人遊於鄉校,以論執政。然明謂子產曰:“毀鄉校,何如?”子產曰:“何為?夫人朝夕退而遊焉,以議執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若之何毀之?”子產重視教育、“不毀鄉校”的義舉是其流芳百世的一個重要原因,這也使得今天的子產祠園和大學校園有了密不可分的聯絡。子產祠園和大學校園共同凝重了河南的文化氛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跨行轉賬一次最多可以轉賬多少錢?不管轉多少錢,最高手續費都是50元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