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秀才
-
2 # 柳斯印象
京劇中的打擂臺,用一句當今時髦的詞兒叫“PK”。
就是京劇專業比武。
京劇是角兒表演的藝術。觀眾看京劇,精髓就是看角兒的表演。但由於每個演員的師承情況、自身條件、文化功底不同,所以即使表演同一個角色,演繹也會有較大差距。所以,“打擂臺”是演員們相互借鑑、取長補短、不斷進步的演出形式。
通常會按照不同的行當,將生旦淨末醜分得更細,如:老生、青衣、老旦、花旦、武生、架子花臉、銅錘花臉、武花臉、小生、文丑和武丑等十個行當。同行與同行之間比試,絕對不可以“關公戰秦瓊”,相互打擂,決出勝負高下。
透過這種“當面鑼、對面鼓”現場決勝負的形式,評出名次來。使演員們心服口服。
當然,最享受的莫過於票友和觀眾了,還有比讓戲迷過戲癮更美好的事兒嗎!
-
3 # 使用者95430690255
在民國時期,梨園界中時常出現打擂臺這個名詞。其實所謂的打擂臺就是指同行之間相互的競爭!但具體的競爭卻是演員背後財的團以及支持者的競爭!民國時期的打擂臺屢見不鮮。尤其在京津滬地區,有名的演員都會在這三個地方跑碼頭,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迴圈演出。當時梅蘭芳,程硯秋,譚富英,馬連良,周信芳這樣的大角都會在各地演出,在每個地方都會呆上一個月,甚至幾個月來演出。當然周信芳在北京演出就很少了,具體原因在後面的問答中再說。這些大角流動演出中就會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如果遇到一起演出怎麼辦?其實在北京,比如程硯秋和梅蘭芳,梅先生和程先生一週只演倆場,梅蘭芳週六週日演,那麼程先生就是週四週五演,他們從不一起演出,也就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過去的戲班都是打擂臺所謂你方唱罷我登場。其實就是為了追求票房,贏得市場。過去人們的娛樂形式比較單一,然後戲對於人們來說是重中之重的娛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