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師軍艦上的炮彈裡,裝的是沙子導致炮彈無法發射,這也算得上甲午戰爭中一個著名的謠言了。
這其實就是個以訛傳訛的問題,主要來自數十年前的老電影《甲午風雲》。
在電影裡,清朝海軍官兵發現炮彈無法發射,水兵們憤怒地把彈頭拔下檢視,發現裡面竟然灌的是沙子。
就外行來看,這顯然是徹徹底底的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的賣國行為。
殊不知,炮彈中灌沙子,其實是當時各國海軍的慣例。
顧名思義,開花彈擊中目標會發生爆炸,是因為彈頭內填充的是火藥。
這種炮彈,由於技術原因,國內的兵器局無法自造,主要依靠進口。不過從1888年,北洋水師正式成軍開始,在以翁同龢為首清流派的建議下,朝廷就停止了對海軍裝備的持續投入,甚至連進口炮彈也被禁止。所以北洋海軍的開花彈全靠庫存,到了甲午開戰時候,已經是1894年,6年過去,庫存早已告罄,所以北洋水師急缺開花彈。
甲午海戰結束後,據北洋水師總教習德華人漢納根的報告,戰爭爆發前夕,平均一艘艦船隻有開花彈不到20顆。所以交戰後,北洋艦隊的開花彈在2小時內已全部耗盡,剩餘戰鬥只能全部使用實心彈。
它本身就是以擊穿敵艦的裝甲為目的,這種炮彈,國內兵器局是可以自造的,雖然工藝精度差了不少,需要北洋官兵一顆顆檢查,有的彈頭甚至還需要拿銼刀挫平,但總算還勉強能夠使用。
實心彈的彈頭是不會爆炸的,依靠本身的動能,靠擊穿敵艦的裝甲來達到殺傷目的。彈頭外形尖銳,裡面通常填充的就是砂土或者其他配重物。對於炮彈來說,本身就是靠重量來摧毀敵艦,只要分量到了,靠著尖銳的彈頭形狀和彈體強度,自然就能擊穿裝甲。
這種炮彈,北洋水師稱為“實心彈”,在日本海軍中,也有這種炮彈,他們稱為“填砂彈”,甚至德國的克虜伯公司自造的穿甲彈,也是這樣的貨色。
北洋水師缺少開花彈不假,但如果缺少常識,把通用的穿甲彈說成是假冒偽劣,這也實在說不過去。
北洋水師軍艦上的炮彈裡,裝的是沙子導致炮彈無法發射,這也算得上甲午戰爭中一個著名的謠言了。
這其實就是個以訛傳訛的問題,主要來自數十年前的老電影《甲午風雲》。
在電影裡,清朝海軍官兵發現炮彈無法發射,水兵們憤怒地把彈頭拔下檢視,發現裡面竟然灌的是沙子。
就外行來看,這顯然是徹徹底底的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的賣國行為。
殊不知,炮彈中灌沙子,其實是當時各國海軍的慣例。
當時軍艦主要使用的炮彈有兩種——開花彈和實心彈。顧名思義,開花彈擊中目標會發生爆炸,是因為彈頭內填充的是火藥。
這種炮彈,由於技術原因,國內的兵器局無法自造,主要依靠進口。不過從1888年,北洋水師正式成軍開始,在以翁同龢為首清流派的建議下,朝廷就停止了對海軍裝備的持續投入,甚至連進口炮彈也被禁止。所以北洋海軍的開花彈全靠庫存,到了甲午開戰時候,已經是1894年,6年過去,庫存早已告罄,所以北洋水師急缺開花彈。
甲午海戰結束後,據北洋水師總教習德華人漢納根的報告,戰爭爆發前夕,平均一艘艦船隻有開花彈不到20顆。所以交戰後,北洋艦隊的開花彈在2小時內已全部耗盡,剩餘戰鬥只能全部使用實心彈。
實心彈,其實也就是當時的穿甲彈。它本身就是以擊穿敵艦的裝甲為目的,這種炮彈,國內兵器局是可以自造的,雖然工藝精度差了不少,需要北洋官兵一顆顆檢查,有的彈頭甚至還需要拿銼刀挫平,但總算還勉強能夠使用。
實心彈的彈頭是不會爆炸的,依靠本身的動能,靠擊穿敵艦的裝甲來達到殺傷目的。彈頭外形尖銳,裡面通常填充的就是砂土或者其他配重物。對於炮彈來說,本身就是靠重量來摧毀敵艦,只要分量到了,靠著尖銳的彈頭形狀和彈體強度,自然就能擊穿裝甲。
這種炮彈,北洋水師稱為“實心彈”,在日本海軍中,也有這種炮彈,他們稱為“填砂彈”,甚至德國的克虜伯公司自造的穿甲彈,也是這樣的貨色。
北洋水師缺少開花彈不假,但如果缺少常識,把通用的穿甲彈說成是假冒偽劣,這也實在說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