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韓暄

    在計算如今馬德里競技的心理陰影面積之前,想先回顧一段與歐冠決賽有關的歷史。

    2011-2012賽季歐冠聯賽,困境中的拜仁慕尼黑在海因克斯的帶領下一路高歌猛進殺入歐冠決賽,而當年的決賽,恰恰就是在拜仁主場、安聯球場進行。要知道的是,在歐冠的歷史之中,拜仁也不過是第四支能夠在自己的主場進行歐冠決賽的球隊而已,而且拜仁也是至今最後一個在自己的主場進行決賽的球隊。

    在這場拜仁與切爾西之間的決賽中,穆勒在第83分鐘幫助拜仁打破僵局,這也讓拜仁無疑距離冠軍非常近。但是,類似1999年歐冠決賽的一幕隨後上演,德羅巴在第88分鐘的進球幫助藍軍起死回生。而進入殘酷的點球大戰之後,主場作戰反而更是讓拜仁將士“壓力山大”,賽後甚至有媒體稱拜仁球員不敢去主罰點球。

    結果也因此不用多說,拜仁在點球大戰中3比4落敗,眼睜睜看著切爾西在自己的主場拿到了第一個歐冠冠軍獎盃——接下來那個賽季,拜仁擊敗多特蒙德第5次喜獲歐冠,但主場丟冠的一幕,相信“穆勒們”永遠難忘。

    不需要任何計算,當時拜仁球員的心理陰影面積,顯然比如今的馬競球員更大。而略微讓當年的拜仁感到平衡的是,他們也並不是第一支在主場丟掉歐冠冠軍獎盃的球隊——拜仁之前三支在主場進行歐冠決賽的球隊中,羅馬在1984年歐冠決賽中主場不敵利物浦,國際米蘭在1965年歐冠決賽中主場擊敗本菲卡,皇馬在1957年歐冠決賽中主場擊敗佛羅倫薩。

    事實上,看看如今馬競的實力,即便他們沒有被尤文逆轉出局,指望他們站上最終的決賽賽場都是一件極其有難度的事情,因此,從這個角度看,馬競不過是敗於一個完美的C羅,何嘗不是一種相當有尊嚴的告別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教懂電力的大佬,這是多少K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