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小小小兔
-
2 # 備孕e家
首先,先說說科學收盆骨
現在很多月子中心、產後康復機構都在推“骨盆修復”,理由是生產時恥骨聯合分泌鬆弛素,“開啟”骨盆,方便生孩子。產後被撐大的骨盆就需要進行修復。
其實,這是一個偽命題!正常的恥骨聯合寬度為4~6毫米,而在分娩情況下,孕媽媽的恥骨聯合寬度評估為(6.3±2.2)毫米。醫學上,當恥骨聯合寬度超過10毫米,才算是“恥骨聯合分離”,當超過30~40毫米,就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況且,我們的身體是有一定的自愈能力的!一般情況,因生產而出現變寬的恥骨聯合,大多會在產後的3~5個月恢復正常。所以,產後媽媽其實沒必要進行“骨盆修復”。
但要注意,在骨盆修復的過程中,產後媽媽也要注意運動鍛鍊(包括腹式呼吸、直腿抬高、輕度有氧運動),避免胡吃海喝,否則“大PP”就會找上門咯!
其次,說說防止產後大肚腩
大肚腩的形成和骨盆就沒有多大關係啦!很多產後大肚腩的形成,主要都是吃出來的!
很多產後媽媽認為,生產耗損了自身很多能量,所以產後要好好補回來啦!但要注意,產後補充能量也要注意飲食均衡,避免高糖、高脂肪的飲食,這樣不僅容易使體內脂肪不斷堆積,還容易造成血液黏稠,不利於乳汁分泌。
另外,產後媽媽缺乏運動也是大肚腩形成的原因。產後媽媽可以按階段(月子、產後6個月,產後6~12個月)進行一些事宜的運動。月子裡可以多下床走動,產後6個月內可以嘗試一些輕至中等強度的運動(如慢跑、游泳、瑜伽等),產後6~12個月年內可以恢復正常運動(擼鐵擼起來!)
須注意的是,有一些產後媽媽的大肚腩是由於腹直肌分離導致的!也就是腹部兩塊肌肉被寶寶撐大後,失去彈性沒辦法恢復原來的位置。因此,如果出現腹直肌分離的產後媽媽,必須進行腹直肌訓練,將腹直肌收回來,大肚腩也就可以拜拜咯!
由於很多女性在懷孕期間由於激素相關關節鬆弛而變得更柔韌。產後適當進行骨盆底肌、核心訓練以及負重訓練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凱格爾運動、鳥狗式,深蹲等等,產後也只是恢復性鍛鍊,強度不要太大,慢慢讓肌力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