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劉論道
-
2 # 文化領域創作者
武松殺嫂替兄報仇的故事,可謂是婦孺皆知。但是在殺嫂之前,面對嫂子潘金蓮的挑撥勾引時,武松真的從始至終都沒有為其動心嗎?我的回答是武松動過心。何以見得?請看下文分析。
武松身長八尺,相貌堂堂,渾身上下有千百斤氣力,是一個標準的英雄好漢加美男子形象。自古道:英雄難過美人關,武松當然也不會例外,也會對美麗的女人產生好感。如果仔細閱讀《水滸傳》的話,你可以發現武松其實是一個懂風情,知女性心裡的男人。比如在哥嫂盛情邀請下,搬到哥哥家裡住以後,為報答嫂子潘金蓮的熱情,買了一匹彩色緞子與嫂嫂做衣裳。可見武松對美女還是欣賞和懂得的。怪不得潘金蓮心花怒放呢。
自從住進哥哥家裡以後,嫂嫂潘金蓮每日好酒好菜,歡天喜地的伏侍武松,還經常拿一些言語來撩撥。面對嫂子的不時勾引,原文道"武松是個硬心直漢,卻不見怪。有話即長,無話即短"。所以武松是既與嫂子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又沒有直接對她一口回絕。說明此時的武松心裡,對潘金蓮還是有一些好感的。當然不僅是因為嫂子的熱情照顧和虛寒問暖的關懷,還因為潘金蓮有嬌俏容顏和嫵媚身姿。
武松這種模稜兩可的暖味態度,助長了潘金蓮要進一步勾引,不信他不動情的心裡。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寒夜,潘金蓮支走武大郎,設局和武松單獨在一起喝酒。見武松爽快的喝下她敬的滿杯酒後,潘金蓮說道"天色寒冷,叔叔飲個成雙杯兒"。成雙成對,這明顯有煽情的意思。武松不但接過來一飲而盡,還親自倒滿一杯酒遞到潘金蓮手上。此時的武松儼然已動了三分情色之心。
潘金蓮察言觀色,看出了武松的心思,更加以言語撩拔,問武松在外面是不是養了個唱的,又說武大不懂風情。武松已明白了八九分,只是低頭不語,內心在做激烈的鬥爭,是和嫂嫂曖昧呢?還是理智拒絕呢?見武松一直沉默不語,潘金蓮用手在武松肩上捏了一把。武松此時理智佔據了上風,由暖昧變為不快,但仍舊沒理。潘金蓮更進一步,對武松說道"你若有心,吃我這半杯殘酒"。武松猛然清醒,怒斥潘金蓮不知廉恥。
從以上來看,武松對潘金蓮的態度,是由開始的敬重,到後來有點喜歡,再到有點暖味動心,最後才變為反感憤怒。所以說,面對潘金蓮的勾引,武松是有點兒動心的。只不過英雄好漢的正直情義,讓他做出了正確的決定。
回覆列表
老嫂比母,小叔子是兒,雖然潘金蓮為人妻做的不守婦道,不守人倫,但武松大英雄,兒女情長的事本來就沒放在心上,更何況是和自己的親嫂子,所以自始至終就沒對自己的嫂子動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