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時間改變一切60130
-
2 # 惠子刊物
有時候,過年,會成為心理的負擔。
我最近聽到一個朋友過年不回家。原因也讓我覺得確實也沒有家可言:
男性朋友,10歲那年 雙親離異,小時候經常是寄住在阿姨或者舅舅家,父親和母親離婚後, 基本很少回來陪他,過年過節,也就是母親會家常電話問問,父親基本是給生活費,現在自己出來工作,和父親更加少聯絡了。
他說:“呵呵,過年?10歲那年後,我就不明白為什麼要過年。 我害怕過年,大家都會問我過年回家打算怎麼陪爸媽。但是,我只有笑笑。 因為,在我這裡,沒有團圓飯一說。回去也只是看親朋好友們的團圓。 去年我直接拿著5K,去旅遊了,只有一直在路上,才會讓我感覺有歸宿......”
-
3 # 愛尚教與學
今年過年,不用坐上擁擠的火車趕路,因為我回家了。
但我可以談談我往年回家過年的經歷:每到年前快放假那段時間,很期盼能早早回家,可真正到了放假時間,我又退縮了,因為害怕坐車,尤其是中途倒車。從西藏回老家,就那麼幾趟列車,單位上班的、各大商場做生意的回家日期基本都在年底,所以必須得提前訂票。
最近幾年回西安的列車在西寧還得倒車,路上拖家帶口,行李什麼的拉上跑來跑去很麻煩,一想到這些又打退堂鼓。但靜下心來,一想到自己年邁的老母親在春節期最期盼的事情,我們一家還是選擇回家,就像大家這麼多年一直喊的那樣“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回到家,幫母親再拾掇拾掇,補充些吃的用的,給母親打下手準備過年的食材,一方面是因為得完小住校至去年回老家前,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外度過的,很想吃媽媽做的飯菜(可不是偷懶哦)。另一方面是母親年齡大了,兒女及孫子(女)們常年不在家,她也想給孩子們做她最拿手的飯菜。
對我們來說,過年的最大意義就是隻要母親高興,我們就高興。
-
4 # 單家小芹
之前幾年,我都是乘坐大巴回家的。廠裡一放假,收拾收拾就往家裡趕。現在結婚了,家裡有輛代步車,回家就方便多了,放假就不用提早去趕車。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問的奇怪,有車子開車子回家,沒有車子就坐車,坐動車,根據自己的情況決定,不管怎麼回家,平平安安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