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胖的仙風道骨
-
2 # 流沙1231
早都下山定居了,而且和漢族融合程度很高,身邊有好幾個這樣的家庭。想看鄂族的原始生活狀態不容易了,看點手工藝品和民族舞蹈啥的倒是有,大興安嶺的呼瑪縣有一個白銀納鄂倫春自治鄉,算是很集中的了
早都下山定居了,而且和漢族融合程度很高,身邊有好幾個這樣的家庭。想看鄂族的原始生活狀態不容易了,看點手工藝品和民族舞蹈啥的倒是有,大興安嶺的呼瑪縣有一個白銀納鄂倫春自治鄉,算是很集中的了
鄂倫春人93年下山定居,當時政府給蓋的房子。給的土地。但是大部分人,特別是老一輩的人,已經適應了漁獵的生活,住不慣房子。聽鄂倫春同胞說,年紀大的老人,冬天躺在火炕打滾兒,要乾死啦,要悶死了。
當時會要求上交獵槍,但還是有一部分人留下了自己的獵槍。當地農村經常會流傳這樣的故事,年輕的獵人受了屈辱,帶著獵槍殺了對方全家,逃到了山裡,警察追捕了幾年也找不到。
傳統的鄂倫春人是風葬,就是把屍體裝在用樺樹皮做的棺材裡掛在樹上,鄂倫春人陪葬品獵刀烈馬,獵狗。鄂倫春人的獵馬可以吃大馬哈魚,體型和蒙古馬很像。獵狗在日偽時期基本上滅絕了。
鄂倫春人信奉薩滿,山神。他們打獵的時候,穿袍子帽,袍子靴,一般冬季打獵,獵人會喝半斤或者一斤動物的脂肪,用來禦寒,提供身體需要的能量。
現在大部分的鄂倫春人已經被同化,由於他們只有語言,沒有文字,老一輩的人去世,語言也就消失了。大部分鄂倫春人定居在18站。沒有下山的鄂倫春人現在俄羅斯境內外興安嶺應該有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