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291291313975

    一是催蕾管理。

    播種後6~7天后,菌絲生長較旺盛的,可在料面上覆上肥土,根據培養料的含水情況,澆一次石灰水(pH8~9),噴水量以在配料面無積水為宜。同時,提高空氣相對溼度達到85%~95%,加強通風換氣,給予一定的散射光,經過2~3天,即可出現菇蕾。

    二是菇蕾生長管理。

    這時候要保持溫度,棚溫控制在30℃~35 ℃,料溫不能低於24℃,最適溫度為28℃~30℃。控制溼度,子實體生長階段其空氣相對溼度應保持在85%~95%,培養料的溼度保持在70%左右,補水時應噴澆30℃以上的水,噴水是應避開菇體。

    三是通風換氣控制光線管理。

    通風時要根據溫度及溼度控制通風次數及時間,應採取多次短時間通風方式,同時要保障一定的散射光。

    四是及時採收。

    草菇的採收要在草菇處於卵形期(蛋形期)時採收最適宜。此時子實體八、九成熟,外菌被尚未破裂,菌柄尚未伸長,觸控子實體中間沒有空腔,菇體飽滿光滑,菌蓋厚實,肉質軟韌,菇體頂端深灰色,基部灰白色。為防止菇體含水量較高,在採收前應停止噴水。

    採收方法,一手按住菇體周圍的培養料,另一隻手握住菇體左右旋轉,輕輕採下,不要用力猛拔;去掉子實體上所粘帶的培養料及其它雜質,用不鏽鋼小刀削去基部的草和泥土。草菇生長後期開傘迅速,要及時採收,並及時加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熊很兇,但為什麼童話中的熊都很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