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墨弘品牌心學

    先用兩個心理學概念,說明一下“覺得能力強”的產生可能。

    一,暈輪效應。又稱“光環效應”,指當認知者對一個人的某種特徵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後,他還傾向於據此推論該人其他方面的特徵。本質上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認知上的偏誤。

    二,心理蜜月期。又稱“熱戀期”,指戀人之間剛進入戀愛第一階段,身體分泌情慾激素,包括了苯基乙胺,多巴胺,內啡肽等,讓關注度只能看到好的,忽視差的部分。

    再說明一下心理感受:

    找到真愛和求得知音的感受。

    三觀統一,

    言行默契,

    滿足期待,

    超值驚喜。

    最後,人都會從感性思維逐步進入理性思維階段。優劣更加平衡,評價更加客觀。

    不太成熟的人格會評價為“你變了”。其更多是自身判斷能力的不足。

    ✺掌握商業心理 • 決勝市場競爭✺

  • 2 # 愛爾蘭小北

    我認為你可能存在“低自尊心理”的特徵。

    存在這種心理的人往往感覺自己配不上美好的東西。往往因為年少時的挫折或是痛苦經歷,導致了“低自尊心理“的人成年後的自尊心相比於正常人較低。這表現為經常覺得自己配不上已經獲得的成就,配不上自己的愛人和朋友。

    更嚴重的低自尊心理還會出現佔有慾極強等補償性的心理特徵。簡單地說,就是潛意識裡,他們希望透過更多的佔有來彌補自己的低自尊。

    所以我認為,相比於覺得自己配不上,你可以反思下為什麼別人覺得你能夠配得上,勝任這個位置?我相信你肯定是努力付出過才得到的。

  • 3 # 唯愛活

    以前上學的時候,老師經常告訴我們:“人和人都是一樣的,生下來都一樣,要好好學習,不要太貪玩”。我確不這麼認為,小孩子的性格雖然會受環境的影響,但大多數小孩的性格是不一樣的,有的愛動,有的愛靜,所以每個人的能力也是有差別的,這是我們不得不必須承認的一個問題。儘管後天的努力會有所改變,但那些改變很小很小,往往沒有那些有天分的更適合。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一直認為我的資質平平,甚至有時覺得笨笨的,萬幸的是考上了大學,更不巧的是被同學捧了個“學霸”的稱號,我當時挺納悶的,怎麼會傳了這個稱號,後來才知道,我經常在寢室看書,被同學看見了,就說我是學霸。剛開始感覺挺好玩的,還和同學解釋解釋,後來也就不解釋了,也許有點欣然接受了吧,從那後感覺學習更努力了,害怕老師提問,害怕同學請教,就督促自己更加努力,畢竟自己不是什麼真正的學霸,但他卻成為了我進步的動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2019年10月新番《七大罪 諸神的逆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