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周維維走鄉村

    農民種過萵筍都知道,當萵筍主莖頂端與最高葉片的葉尖相平時,就可以收穫了,這時基部已充分肥大,品質脆嫩。如收穫太晚,會造成花莖伸長,這是一種自然抽薹現象。但萵筍生長期間管理不當,植株容易先期抽薹,特別是春萵筍,這種現象特別嚴重。

    其發生時症狀:萵筍葉片數少,節間稀,嫩莖縱向生長快於橫向生長,長成細瘦徒長的棍棒,去了皮後沒有多少可食用的肉質莖。

    (1)萵筍發生竄高原因分析

    ①品種不適

    不同的萵筍,其抽薹早晚有所不同。早春栽培應選用早熟種並應及時採收,採收晚了就容易先期抽薹。晚春栽培時應選用中、晚熟種,如用早熟品種,容易竄高、先期抽薹。

    ②育苗欠佳

    播期過早, 苗期過長,水分、溫度管理不當,幼苗在定植前就發生徒長。間苗不及時,過度密植或播種量過多造成幼苗細弱,定植後恢復生長慢,冬前生長勢弱,抗病力差。

    乾旱缺肥萵筍嫩莖易 “竄";澆水過多,中耕次數少,土壤溼度大,土溫低,通氣不良,根系生長差,葉片生長弱,莖部細瘦;蹲苗不足;生長前期缺少水肥,蹲苗以後第次澆水晚。

    ④氣候影響

    春季定植過晚和秋萵筍播種過早,肉質莖膨大期如遇25度以上高溫,10~15天便可引起抽薹,遇高溫、長日照,易導致花芽分化,先期抽薹。

    (2)預防措施

    ①培育壯苗,適時定植,選用不同品種

    9~10 月露地栽培播種,播後40~50天,幼苗4~6片真葉時定植。12月至翌年1月採用大棚地膜覆蓋栽培,2~3月可採用大棚、露地小拱棚覆蓋栽培。選用耐寒、適應性強、生長快、抽薹遲的品種。

    ②搞好澆水、追肥、中耕等田間管理

    促控結合, 調節好葉片生長與莖部生長之間的關係,施足基肥。越冬前,不宜過多澆水和多施氮肥,要用氮磷鉀肥或有機肥。返青後,蓮座葉形成前適當控水蹲苗。第二個葉環形成,蓮座葉已充分肥大,心葉與蓮座葉平頭,嫩莖直徑3~4釐米開始膨大時,結束蹲苗,澆水並施速效性氮、鉀肥,及時由“控”轉為“促”。這一次水非常重要,要掌握好時機,靈活運用。澆早了,葉片徒長易竄,澆水後幼苗發嫩,若遇降溫,幼苗易感染霜黴病;但澆水過晚,控制過度,莖部同樣不能肥大。

    嫩莖開始肥大期,對於萵筍,可用4000~ 8000毫克/升丁醯肼或350毫克/升矮壯素噴灑2~3次(間隔3-5天一次),有抑制抽蓁的效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信用卡逾期了怎麼辦?2個月了,說要上門通知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