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帶鹽人

    孔子,儒家文化奠基人。孔子一生志向遠大,一心想用自己淵博的學識為朝政出力,但一生波折不斷,終其一生均未能施展自身抱負。

    孔子仕途從20歲任職委吏(管理倉庫)開始。年輕時候的他,眼裡容不了沙子。自魯國宣公後,政權就一直由以季孫氏為首的“三桓”手中。魯國大夫季孫氏把持魯國的國政,並代魯國國君主持祭祀。“八佾舞於庭”,越禮享受了周王才能享受的特殊待遇。禮崩樂壞,讓孔子“是可忍,孰不可忍”,憤然離開魯國周遊列國。

    在此之後,14年中,孔子周遊列國。離鄉越久,思鄉越切。剛好有孔子學生,“孔門十哲”之一的冉有作為統帥贏得了一場齊魯大戰,幫助了魯國季康子贏得勝利。藉此,冉有說服季康子迎回在外漂泊的孔子。

  • 2 # 大意覺迷

    在當時的魯國,只有魯侯,沒有魯王,而魯國的實權掌握者也不是當時的魯侯——魯哀公,而是世襲司徒一職的季孫氏族長——季康子。孔子若想回到魯國,必須經過季康子的同意,魯哀公是否同意是不作數的。那麼季康子為什麼會同意將孔子迎回魯國,這裡面涉及到春秋時期的政治局勢,以及孔子個人的政治意圖。當時已經是春秋時代末期,吳國的霸主地位正在鞏固,齊楚晉等國都沒有足夠的優勢戰勝吳國,而吳國開始逐漸介入山東地區的政治,也就是干預齊國的勢力範圍。魯國在孔子的一些弟子的組織下,有效地抵禦了吳國的進攻,後來又抵禦了齊國的進犯,這樣一來,孔子弟子們在魯國的聲望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孔子本來想帶領弟子前往楚國尋求發展,但沒想到一路艱辛,差點餓死,真正進入楚國領地之後,卻與楚國官員交流不甚理想,孔子覺得自己在楚國沒有發展前途,也想回歸故里。於是在冉有對季康子的勸說下,終於決定將孔子重新迎回魯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數學好的人會不會愛鑽牛角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