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9

故事

回覆列表
  • 1 # 口袋熊英文動畫

    想回去,但是工作了實在身不由己,平時想出去玩都得好好規劃,對於學校在外地的工作的人來說,去學校轉轉始終想去但是無可奈何無法提上日程的旅行,希望可以不在注重關注工作,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唄。

  • 2 # 星辰大海angel

    走出校門後,發現在校時光多麼美好。高中畢業後考上大學,我回學校看望了班主任,在學校校園轉了轉。大學畢業後也和好友專門回到學校重溫大學時光的充實自由。畢業後還是一直想念母校,想念母校給予的平臺,想念母校附近的小吃,學校餐廳的飯食,經常上自習的教室,想念常去的圖書館......逝去的只能懷念的大學時光

  • 3 # 周延龍詩歌原創

    喟嘆奈之何,韶華逐逝波。

    青衫尋又少,白髮落還多。

    寒雨知秋勁,溫茶覺氣和。

    相逢須縱酒,把盞話離歌。

  • 4 # 時尚滕州

    我真的希望我放假的時間可以去我的母校看看,確實從畢業以後還沒有去過了,這個也是每個人心裡的一塊問題,都想回自己的母校看看

  • 5 # 未名湖是個海洋

    導語:時間如白駒過隙,已經離開北大那麼久了,但故事彷彿就發生在昨天。看到同學們紛紛回憶母校,令他不禁感嘆——畢業二十年了。

    入學

    既是生活,就是碎片的情景記憶,因為記錄每日流水賬甚無趣且無聊,整體感覺與記憶其實由異樣的小事構成,尤其是對我這樣考試四門不及格差點沒混到畢業證的笨人。這事咋評價呢,事實上我厭學是高二就開始了,因為抽菸打檯球也是那時開始。高中一直混中游,最後一學期名師雲集來強化,學了點小竅門最後一戰分數詭異,北大還與一幫軍校一起提前招,與其空著,不如寫個北大。

    軍訓

    由於以前的前輩師兄師姐不太聽話,所以我們要軍訓一年。嗯這個邏輯實在是被株連的感覺。當然少年如我是懷揣十二分好奇的去了信陽陸院,資深老採購的老爸送我,教我硬座之道,第一儘量盤腿,那樣腿不會腫,第二白天逮機會就睡,因為別人醒著小偷不太會下手,第三要備個超大搪瓷缸子,因為耐摔,那時塑料杯子還沒有面市。

    信陽飯菜那個沒油水喔!海帶可以獨立成一盤菜,我從小都是用來當配菜的。早餐饅頭就腐乳,天,我居然吃了不少。於是,學會另一個基本道理,餓極了人真會啃樹皮,不好吃,那是因為你不餓。這個道理差不多如今依然發揮著偉大作用。

    我們的區隊長如困在籠中的老虎,在和平時期展現出很牛的戰鬥風範,後來看了西點訓人的視訊,頗有神似。不過其他領導們心裡有數,也就是一年交差,遂體現出了和藹可親的一面,因為這幫娃娃今後絕不會上戰場,不堪擔任保家衛國之任。所以當時就意識到和藹的背面是對你不抱希望,這是個比較悲催的感覺。我們含蓄的營長(隊長)經常閒坐門口,特別喜歡引誘他說參加越戰的故事,什麼地雷只炸腿不炸死,因為會拯救而搭上兩個人抬著,搶了很多中國產的戰利品,和一個越南兵突遇對峙幾分鐘,然後彼此假裝沒看見的一起向後轉。最後也是說的最多的,打仗太殘酷,太殘酷,太殘酷……重要的說三遍,先哲。

    第二學期去大別山拉練,多少有了點當兵的感覺,沒完沒了的走啊走,扛著被子左壺右挎,旁邊是大汽車引誘,但眾目睽睽之下上去貌似是失敗的恥辱,所以每晚看看腳上新出的水泡,第二天依舊面子主導的死撐。事實上也沒露營過,一般都住當地學校,睡課桌上或課桌下,那裡的小朋友可真的是營養不良狀,所以我們好像是自發的留點鉛筆之類,我好像矛盾著留過點錢。

    冬天那個難受,室內比室外還冷,衣服凍三天也不幹,好在沒發凍瘡,也被同樣華東地區的同學恥笑。夏天的七八月第一年的沒趕上,第二年是提前走了,據當地說夏天更痛苦,因為冬天你可以加衣服啊加衣服,夏天嘞,無解只能死扛。學校離市區不遠,滿街的翻錄盜版盒帶和五元的眼鏡,滿足了精神文明建設。

    好吧第一年終於over,有遠見的同學其實已經好好學著英語,我這樣隨波逐流的竟也嘻嘻哈哈的訓完了。

    學習

    不知怎的一下子就回歸了慵懶本性,早晨七點半的課不是睡在課桌上就是睡在宿舍,軍校六點起床貌似連點渣都沒剩。基本天書一樣的高數,豈能睡著就明白?不是天書但勝似天書的地質,各種石頭叫啥,考察的是好腦子,這個依然欠奉。一嘴外星語的和藹可親自然地理老教授,試圖明白卻轉瞬即困的矛盾幾乎不可調和。第一年唯一有興趣的是哲學老老師的保定口音,其實他是對的,哲學是瞎扯淡,有用的是瞎扯淡過程中的鬥嘴練腦的邏輯和思辨,所以哲學這個蛋還得繼續扯。這個影響不小,後來很喜歡邏輯,鬥嘴,也做了相關的法律。第一學期果不其然的兩門不及格,想轉系,又陷入囚徒困境,不及格不給轉,遂進入厭學的高潮。

    後面有印象的是教西方經濟學的範老教授,印象是據說八十多了依舊堅持要顫顫巍巍的教本科生,那些知識說實話自學的多,主要是微觀經濟部分,然而興趣這個東東就是這樣產生了。經濟地理的胡老教授,絕對矍鑠和思維敏捷狀,以及適度逼迫的提問,給我形成難倒他的衝動,下課了也死纏爛打的亂問。還有一個很儒雅且海派的物理教授,語文大牛王力先生的女兒溫婉王教授的工業地理,總之是一種風範或精神的教育吧,思想要活躍外在要儒雅,學科尚在發展,不要存太多既有成見而要敢提問。

    再總之呢,上錯了系,不能怪課不好,只是你不感興趣外加腦子不好哉。當年內蒙文理一共有七個系可招,其他什麼化學系,物理系,屬於一看就沒興趣的,考古又報不了,文科,只有這個城市與環境,貌似蘊含著現代味道及未來趨勢,然而事實上我是直到軍訓後第一年才注意到是地理系改了名。那時基本就是靠名字選的,壓根不知道北大的物理系化學系和高中那些本質不同。

    所以慚愧得緊,如今回憶起來,學習部分也就這些了。

    同學

    畢業十幾年沒怎麼聯絡,這幾年聯絡上了。感覺隔閡或顧忌有點多,說的少了冷清,多了又怕過界。但是哈哈,當年好多人的青澀故事還是記得一些的,互開玩笑一起憂愁也是不少的。但只說青澀或青蔥故事也甚無深意,結合現在吧。

    怎麼說呢,俗話說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不要和人比要和自己比,但一個人群裡,難免會有所比較,這個不良思想客觀存在。然而可以比誰比較開心,對某領域比較有興趣有建樹,又有何種的人生經歷與感悟,如果這樣比是可以吧。如果比誰官大比誰錢多,也許幾十人的同學裡只會輝煌兩三人,其他的自慚形穢而已。

    我畢業了沒敢去南方,說實話是卑微的怕熱原因,幾乎撲面而來喘不上氣的潮熱。也沒有出國,也是卑微的英語和擔心孤獨。如果說出國就意味著成功是一種偏見,那麼在國內要做點什麼值得高興的事其實更難。其實不論在哪裡,什麼工作,什麼現狀,只要適合就挺好的,如能更進一步則是所有人的驕傲了。

    人生一世如白馬過隙,不要說四十年不算什麼,就是一生也是如霧如電,好不容易看清點什麼,又沒時間沒精力沒水平去做,剩下的時間基本在努力看清或隨波逐流。我自認是花了幾乎十二年才把灌輸的事實重新看清一點點的。因為一直秉承不違心的頑固思想,而且不想做的事真心做不到,只有真心接受的才有可能稍微努力一點。所以大多數時候在瞎想,偶爾的也回頭聽聽袁騰飛的歷史課等,因為不佔有正確的事實就沒有正確的價值判斷也。當自認為對自己及社會國家世界等了解一點之後,開始琢磨自己的所謂使命到底有還是沒有,有的話是個什麼,可以足夠對抗數不盡的困難與幻象。

    理論上說,沒有誰是隨隨便便就成功的,一起青蔥的同學都努力奮鬥過,這個是大概率事件,含著金鑰匙的貌似木有,特別順利的也沒有露頭。在變動加大的社會,變成老傢伙前尚有十多年可供奮鬥or揮霍,也有了取捨和繼續變化的可能。比如偷偷想想那個誰誰誰怎麼變這樣了,哈哈他還會繼續變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好看到讓人無法自拔、久久不忘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