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破不立,太平天國運動雖帶來一定的經濟破壞,但也為江浙人的反清思想帶來深遠影響,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後,人民群體覺醒,參加辛亥革命的也不少,你說呢?
回覆列表
-
1 # 夏哥89554646
-
2 # 繁花似錦Hfh
中國農民一向以忍辱負重為美德。但是當壓迫到來他們的反抗也是空前的。太平天國的革命首創精神值得當代農民學習與反思,不僅僅是江浙滬農民所獨有的叛逆精神。當時也影響到了全國,自此各地農民紛紛響應清政府搖搖欲墜。
-
3 # 香山紅葉145448972
沒有哪一次戰爭不給經濟帶來重創,死人也是常事。問題是,重創了誰的經濟?晚清腐敗無能到人民起來武力鬥爭了,百姓還有經濟嗎?可以說都到了打也死不打也死的時代,談經濟還有意義嗎?當然,賠款也好割地也罷,最終都是老百姓出錢,他們這時搜刮得更厲害。
戰爭有一個好處,就是社會病體重新換血,壞的消除好的得以新生。南方當時受到的影響最大,最能看清社會本質的也是他們,從孫中山的起義,推倒清政府可看出。
太平天國和義和團的出現不是偶然的,都是時代的產物,是人為逼迫才出現的為生存的反抗是正義的。他們的出現說明了全華人民開始覺醒,對滿清已經絕望,非武力推翻不可,不然中國沒有希望,人民無法生存國土終會被列強瓜分。對社會發展進步來說,經濟重創生命消失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可以接受的代價,就像梅花,沒有一翻徹骨寒,哪得撲鼻香。
中華民族的地理板塊上,始終是兩個主流政權,一個是以農耕民族為主,被譽為華夏正統的政權體系。另一個是以遊牧民族為主,的遊牧政權,因為中國的南方地區的氣候特點適合農耕種植。所以以秦嶺與淮河為地理分界線的南北方就成了農耕民族政權與遊牧民族搖擺的三八線,但由於農耕民族的封建制度更加適應當時的生產力發展,更加富有且有文化。所以,大多數時候農耕民族更加有民族優越感。所以在很多文學作品中,把遊牧民族排斥在華夏民族之外。其實像在唐朝的李家以前就是遊牧民族,宋朝的兩個時期,雖然國家比較富裕和發達。但其實軍事上非常落後,國土面積也很小。元朝就更是蒙古族開創的政權。很多人認同崖山之後無華夏之說,其實華夏民族中游牧民族和漢族早就融通了血液,哪裡分的清正統漢族還是其他民族。所以太平天國所說的驅逐韃虜,就是一個偽概念,是廣西農民洪秀全為古惑人民提出的偽概念。這個以農民神棍和嫖客為主的這個國家,並沒有給當地和國家帶來什麼積極向上的思想理念和經濟制度。倒是成就了幾個以湖南人為首的一系列政治人才的湧現,力保清朝,使中國倒退1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