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真誠地看著你
-
2 # 康夢橋的情感小屋
哲學的三大終極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又將要到哪裡去?
在《射鵰英雄轉》裡,有這樣一個片段,歐陽鋒練功練到一定階段走火入魔,忽然不知道自己是誰,郭靖聽了,也不禁思考起這個問題…
黃蓉見了害怕,急忙打斷郭靖的思考,說,你是過境,是靖哥哥,這才把郭靖的思維拉回來。
黃蓉的話,形象的定位了在社會關係中的我是誰,但是,我們不妨可以想一下,如果你不是某人的孩子,某人的妻子或者丈夫,某人的父母,某人的下級或者上級。
那麼,你還知道你是誰嗎?
有這樣一個人,他曾是阿里高管,卻願放下千萬身家,放下世俗的枷鎖,放下最眷戀的人和事,選擇短期出家,行腳朝聖。
一個人,81天,2000多公里,不帶分文,獨自託缽乞討,從五臺山走到峨眉山,從下雪走到開花。
目力所及皆為世界,所感之處皆為道場。
他用這段旅途來思考,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與周圍人、與世界的關係是怎樣的?
他就是鬼腳七,本名文德,法號行空,現為知名自媒體人。
他在《人生所有經過的路都是必經之路》中說:從哲學意義上來說,我代表著生命的本質,是永恆不可分割的,到身體是眾多元素構成的,時時處在發展變化中。
在這個醫學發達的時代,身體的很多零件是可以更換組裝的,甚至可以使用人工替代品,哪有什麼不變的“我”存在?
除了身體以外,我的存在還體現在兩方面:一是觀念;二是心態。
我們生活在共同的物質世界裡,但又同時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活在自己的情緒中,無論身體還是情緒,都不具有永恆不變的內涵,都不代表所謂的我。
“認識自己”是西方哲學的最高名言,唯有透徹生命的真相,我們才能把握人生前進的方向,成為生命的主人,否則,只能成為這個身體或情緒的奴隸,為它的衣食奔波勞碌,為它的喜怒耗盡生命。
好好上班,拿到工資,吃飽飯,休息一下,空閒看看小說、打打遊戲、朋友聚聚……不好嗎?
人這一生只有短短百年,大多數人是沒有閒心去考慮那些虛無縹緲的。
就拿題主你來說,垃圾開始分類了,你們清河縣的準備工作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