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九淵與王陽明兩人雖然都主張“心即理”,但兩人在對“心即理”的理解上是不同的,這源於兩人對“格物致知”的理解不同。
陸九淵的“心即理”,雖也提倡“尊德性”,但是他對於《大學》中的“格物致知”的理解沒能逃脫傳統的束縛,認為物即是物;而與陸九淵不同,王陽明對“格物致知”的解釋是徹底的“唯心論”,他明確指出“心即物”,由此可見,王陽明在龍場頓悟的“心即理”應該比陸九淵的“心即理”更加“唯心主義”,也正因為如此,王陽明最終提出了“知行合一”說。
陸九淵與王陽明兩人在對“格物致知”的理解上,除了對“心即物”的具體理解不同外,兩人在對“知”與“行”的關係的理解也截然不同。陸九淵與朱熹兩人在對“格物致知”的理解上,體現的是“主知工夫”!故而提出的是“知行二分”說,認為“知難行易”、“知先行後”,而王陽明在對“知”與“行”關係的理解上則與其二人不同,王陽明認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行乃一物之兩面,所以,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了“知行合一”說。
綜上所述,正是由於陸九淵在對“心即理”和“知”與“行”關係上同王陽明的理解不同,他的知行觀是分裂的,所以,陸九淵雖然也主張“心即理”卻沒能提出“知行合一”說。
五百年來,多少仁人志士視王陽明為精神導師,日本整個明治維新都依託在王陽明心學的思想下,只因為知行合一。王陽明開宗立派,所以截然不同於朱熹、陸九淵,也只因為知行合一。
陸九淵與王陽明兩人雖然都主張“心即理”,但兩人在對“心即理”的理解上是不同的,這源於兩人對“格物致知”的理解不同。
陸九淵的“心即理”,雖也提倡“尊德性”,但是他對於《大學》中的“格物致知”的理解沒能逃脫傳統的束縛,認為物即是物;而與陸九淵不同,王陽明對“格物致知”的解釋是徹底的“唯心論”,他明確指出“心即物”,由此可見,王陽明在龍場頓悟的“心即理”應該比陸九淵的“心即理”更加“唯心主義”,也正因為如此,王陽明最終提出了“知行合一”說。
陸九淵與王陽明兩人在對“格物致知”的理解上,除了對“心即物”的具體理解不同外,兩人在對“知”與“行”的關係的理解也截然不同。陸九淵與朱熹兩人在對“格物致知”的理解上,體現的是“主知工夫”!故而提出的是“知行二分”說,認為“知難行易”、“知先行後”,而王陽明在對“知”與“行”關係的理解上則與其二人不同,王陽明認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行乃一物之兩面,所以,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了“知行合一”說。
綜上所述,正是由於陸九淵在對“心即理”和“知”與“行”關係上同王陽明的理解不同,他的知行觀是分裂的,所以,陸九淵雖然也主張“心即理”卻沒能提出“知行合一”說。
五百年來,多少仁人志士視王陽明為精神導師,日本整個明治維新都依託在王陽明心學的思想下,只因為知行合一。王陽明開宗立派,所以截然不同於朱熹、陸九淵,也只因為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