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7
回覆列表
  • 1 # 文飛776

    從孔乙己這一面看,小說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對讀書人的毒害,控訴了科舉制度的罪惡;從民眾這一面看,小說揭示了封建社會的世態炎涼,人們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狀態,社會對於不幸者的冷酷,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封建社會的腐朽和病態.

    透過對外形的整體描寫揭示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這一外形的整體描寫,集中而簡練的概括了人物的特殊身份,預示了悲劇的必然性.

    透過肖像描寫揭示孔乙己的不幸遭遇.“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鬍子”.活畫出一個窮困不得志,又經常捱打的老書生的形象.斷腿前後肖像的對照,更顯出他遭遇的悲慘.

    透過服飾的細節描寫揭示了孔乙己懶惰而又死愛面子的特徵.“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髒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又髒又破,長期不洗不補,既說明孔乙己很窮;只此一件長衫,又說明他很懶,連洗衣服都不肯動手.不肯脫下這麼一件長衫,是唯恐失去他讀書人的身份.作者透過一件破長衫的描寫,把孔乙己的社會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的教育揭示的十分深刻.

    透過個性化的語言描寫,揭示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課文多次描寫他滿口“之乎者也”,反映他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孔乙己用“四書”“五經”中的所謂“聖言”為自己辯解,連偷書也說成“竊書不能算偷”.這些性格化的語言極能表現人物鮮明的個性.

    透過對人物動作、神態的描寫,顯示孔乙己善良的心地.孔乙己教“我”識字,分茴香豆給孩子們一人一顆,表現了他善良的心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突然血壓大幅度升高,並且出現了一些以前沒有的症狀,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