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是個老記者,以前記者這一行備受社會尊重。現在我退休了,想知道大家如今怎麼看待記者?

13

社會

回覆列表
  • 1 # 科壇春秋精選

    我覺得優秀的記者還是很受人尊重的,雖然自媒體現在非常發達,但是還是需要一批優秀記者挖掘一些很好的新聞線索,做一些深度報道,引發社會重視和反響。記者是一個要承擔社會責任的職業,這個群體的工作其實非常辛苦,不僅要善於學習新知識,而且要把採訪的東西快速轉化為有價值的資訊傳達給公眾,具體來說就是眼尖,腦轉和手快,並且文章中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引導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 2 # 娛樂獨角獸

    一名記者需要具備的專業素養,除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新聞學專業知識、政治理論知識、社會科學知識、自然科學知識以及各類生活常識外,還要有一定的修養,尤其是在這般重要的場合裡,專業素養和修養缺一不可。

    就以今天“紅藍CP”這件事為例。

    44秒的時間,紅衣記者只用來提了兩個問題。之所以挑剔時間,是因為像這樣重要的新聞釋出會,領導回答問題環節一般時間都很緊張,畢竟是群訪不是專訪,一個記者僅提問就花費了近一分鐘的時間,再扣除領導回答問題,留給其他記者的時間真的不多。

    記者的社會接觸面廣,各行各業都可能涉及,除了要擁有廣博的知識,更需要具備一定的修養才能去面對每天的新人新事。尤其是在這麼重要的公眾場合,不管對方如何,自己還是得注重個人的身份與形象。況且現場不僅有國內記者,還有諸多外媒的存在,一言一行所代表的已不只是個人那麼簡單了。

  • 3 # 虛胖不是真的胖

    那個時候,作為唯一的媒體,報紙就已經是政府的喉舌了。

    到五四運動時期,國內混亂不堪,國外報紙肆虐橫行,我黨剛剛萌芽,報紙自然是打攻堅戰,宣揚我黨思想的好戰場。這其中包括李大釗等人的《新青年》等系列報紙。

    近現代以來。電視當道,廣播、報紙為輔。這些媒體依然起我黨的重要宣傳渠道。

  • 4 # 攝影愛好者張先森

    作為一名大學四年學的是新聞學,在媒體待過兩年、在宣傳部門待過一年的曾經記者來說,記者這一行准入門檻真的很低,我見過許多學的不是新聞學、中文專業的畢業生很輕鬆的進入了記者一行。有的是學美術,有的是學的計算機。但是人家僅僅是經過了幾個月的實習,之後做的一點都不比新聞專業的學生差,甚至更好。

  • 5 # 媒媒噠

    在此兩者之間,就形成了很多自由媒體人,或者民營的媒體單位。很多自媒體人,可以在相關媒體平臺上,就某些重大事件發表自己的觀點,甚至分享自己對某些行業的經驗、乾貨,這無疑是一種好現象。民營的媒體單位也是如此,一方面要生產出大量的文章內容,另一方面需要自負盈虧,畢竟他們不像很多媒體單位,相關部門會撥款下來的。在內容質量和利潤之間,很多媒體單位沒有掌握好平衡點,從而充當了企業公關打手的角色。

    未來應該不存在不愁收入的媒體單位,就連很多官方報紙,如果經營不佳照樣要停刊。

    所以,很多民營媒體單位把媒體的“傳播”這個概念擴大化,逐漸延伸的為企業提供傳播服務,為了給企業提供傳播服務,將企業本身的作為一個選題,從企業領導人、商業模式、企業重大新聞等角度入手,提煉出一些優質的文章內容,我覺得這才是媒體市場化最為理想的境界。

  • 6 # 手機使用者12883649162

    記者,是一個值得尊敬的行業。他/她們不顧個人安危、第一時間出現在抗洪第一線報導洪災救援現場實況。在戰火現場和重大車禍現場報道實況。在臺風猛裂襲擊現場報導受災實況。他/她們這種敬業精神值得大家敬重和好評!

  • 7 # 使用者6624936983

    覺得待遇不太好,工作也比較辛苦,但是,作為職業的跳板還是非常好的選擇。

    另外,我覺得記者需要的專業素質更強,要想成為一名專業的記者,你不僅需要本專業的新聞知識,更需要一些其他類似文學,社會學等等知識,如果跑專門的財經,科技等行業,相當於學習兩門專業,所以,記者需要隨時充電。

    我覺得記者最大的好處在於,通過採訪不同的人和事件,能夠比社會上很多人瞭解更多新的東西,新鮮的,背後的故事,瞭解每一個故事,都比別人多了更多的知識,所以,能夠當一名很好的記者,我覺得去其他任何行業,都可以找到一個合適的工作。

  • 8 # 辯白

    柴靜曾經在《看見》中寫道:“記者,就是記著。”作為一名即將從事新聞行業工作的準新聞人,我們要記著的究竟是什麼,這才是每位從事新聞工作的人應該深入思考的。正如電視劇《匹諾曹》中所言:“無論是匹諾曹還是記者都應該明白,人們會無條件的相信他們所說的話,所以他們應該明白他們所說的話比其他人的殺傷力更強,他們應該謹慎再謹慎。”

    派克鋼筆在其廣告中曾經宣言:筆比劍強。對於記者來講,筆,話筒,就是他的一切,是他最堅實的依靠和最可靠的盟友。筆和話筒的力量遠遠勝於劍或者槍這些兵器。劍或者槍是殺人於有形,而筆和話筒則是殺人於無形。在《匹諾曹》中,因為記者的一次妄斷推測,讓其他新聞機構順著這個導向而進行新聞報道,也就最終形成了一個家庭的悲劇。而這本是沒有詳細論證的推測,居然可以肆虐一個國家的所有新聞機構,除了與政治和經濟的掛鉤之外,新聞工作人員也逃脫不了關係。

    在謊言的精心偽裝之下,真相也許會被埋沒在暗無天日的地下。新聞工作者要做的就是揭露謊言,還原真相。記者要做的是傳遞事實,而非推測。因為沒有經過求證的推測就僅僅是推測而已,它永遠不可以取代事實在新聞中的地位,如果任之堂而皇之地鳩佔雀巢,那勢必會是新聞機構和新聞工作者的一大恥辱。

    如果每個新聞工作者都打消心中的懷疑,那麼真相也許真是永無翻身之日了。“當我們所找到的東西不是真相時,真相會向我們發出瑣碎又細微的訊號,那就是懷疑。與看似完美的真相併不相配的細微碎片——懷疑。在打消懷疑的那一刻,真正的真相就會隱身消失。”保持著心中的疑慮,挖掘疑慮背後的每個不銜接的環節,將真相用事實一一串起,而不是用推測來強行貼上起來。這是新聞記者應該做和必須做的。

    事實與推測,真相和謠言總是糾葛在一起,也因此有了新聞存在的價值和意義。而這撥開雲霧重見光明的任務便落在了每一位新聞工作者的肩頭。我們每的位新聞工作者在追求真相的路途上都需要更加謹慎。

  • 9 # 叨逼叨逼叨

    我是今年剛畢業的,學新聞出生,現在也在做媒體,就姑且簡單談談我對記者這一行的看法吧。我覺得社會整體上對記者還是比較尊重的,不然也不會專門把每年的11月8日定為記者節了。記者節像護士節、教師節一樣,是中國僅有的三個行業性節日之一。有記者證的旅遊、坐車也是會有優惠的。但不可否認,社會中也有人對記者存著諸多誤解,每年記者被打的例子也不在少數。其實我想說的是,真正接觸到記者這個行業,會明白,這是一個特別辛苦的行業,也有著太多的辛酸。

    有一種群體只有上班沒有下班,整日在外奔波;這個群體無私無畏,一臺攝像機,一支筆,就是他們的武器;這個群體敬業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他們就是工作在新聞戰線最前沿的新聞工作者——記者。我對記者一直是存在著敬佩之情的,在一開始選擇新聞時就是憧憬著做一個記者。在大學期間每每看到他們辛苦奮鬥在前線,看著前輩們堅持做報道,我都會熱淚盈眶。這幾年我見過被保安打了的一個小姑娘,仍在繼續做記者寫稿子;也見過一個老前輩,做調查記者的,因為報道觸犯商家利益,最後被告到監獄,出來後依舊在堅持做調查。

    我在之前實習時做過社會記者,哪裡有路況,哪裡有電梯事故,哪裡有跳河的,基本都是社會小事,但依舊需要派記者出去採訪,不能因為事情小就不能報道,因為新聞真的無小事。但也總會有人說,怎麼天天屁大點兒事也要報道,可生活有時候就是小事啊,我們的職責就是關注大小事,關注身邊事啊。

    我在實習時也會遇到不願意接受採訪的,需要一次次的奔波,費盡口舌才能採到稿子。一次去做報道,是一個街頭拆獎的圈套,我問清事實,之後拍了照,準備走時,突然6個大男人圍住我,要我刪除照片,說我侵犯他們的肖像權,不刪不讓我走,我就僵持和他們,最後還是刪了幾張無關緊要的照片才得以離開。可我當時真的沒想到害怕,想的全是怎麼保住照片。也不是我多高深,只是那一刻的本能想法,事後才覺得害怕,萬一那6個男人真的打我,我怎麼辦?我也遇到過做藥業財經的稿子,因為稿子涉及到他們的利益,發出去可能對他們的品牌有一定的影響,他們也會賄賂我這個實習生,要求我謹慎發稿子。也遇到過發了稿子,被各路網友在留言區罵的狗血淋頭的。

    如今畢業,我在一家大型媒體做編輯,也會因為怕引起社會恐慌,接收指令,不發一些稿子的。這都是正常的事。

    我主要處理的是應急的稿子,全都是突發事件,各大預警資訊也要釋出,發不及時,到時出了問題,第一受到指責的肯定是我們這些人。我們的記者在各大地方到處奔波,要把各類突發稿件第一時間發出去,我們的部門都是24小時值班,有時候一個人連上12個小時的班也正常。我們的辦公室裡隨時準備帳篷之類的東西,哪裡要突發地震,突發地質災害,無論是編輯還是記者,我們都會背起行囊,第一時間趕往現場,救援也罷,報道也罷。

  • 10 # 故行

    說句心裡話,每次在電視中看到記者下鄉去採訪某些農村百姓的生活受到威脅的事情,大家是不是都覺得這個地方有人為百姓排憂解難來了?我覺得這樣的記者是一個很高尚。但人無完人,記者也是魚龍混雜的,最討厭娛記當作工具給明顯炒作維持人氣,為了利益傳遞虛假資訊。但我也能理解他們,每個崗位都不容易,總體來說我對記者的職位一直是尊重愛戴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用過的科技產品中,有哪些科技好物的功能出乎你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