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慢文案
-
2 # 品優實業
首先作為一個正常人,在抑鬱時會是什麼感覺呢?悲傷、沮喪、自閉、懷疑人生、甚至有一點狂躁······其實如果真正是一個抑鬱症患者,那他一定這上面這些感受的放大版以及綜合體,是有可能看不見光明的,是會有可能極度鑽牛角尖的,也可能會極度厭生,所以還是很可怕的。
我覺得一個人調節情緒的能力是很重要的,無論遇到什麼人或者事,保持一顆寬容和接納的心,挫折會一直伴隨著我們,如何在逆境中不斷自我鼓勵也很重要,多看書,多出去看看世界,一定是會有幫助的,看的書多了,見的人多了,就會知道其實自己經歷的其實真的不算什麼。
-
3 # 溫吉煥醫生
抑鬱症發作的感覺常伴隨會有悶悶不樂,高興不起來,感覺生活沒意思,昏昏沉沉的,身上沒有力氣或者是痠疼,比較容易疲勞,胸悶氣短,長嘆一口氣會舒服一些,不願意說話,不願意活動,不願意上班,感覺自己幹不了熟悉的工作或者是家務等,不想吃東西或者是特別想吃東西,心煩意亂,想一個人待著,但是又感覺孤獨、寂寞、委屈,感覺被這個世界拋棄。
-
4 # 江棠錦
抑鬱症發作時會感覺心情非常不好,憂愁傷感、皺眉嘆氣、悲觀絕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
很難從日常從事的活動中體驗到樂趣,哪怕是從前特別喜歡的事情或工作也體會不到任何的快感,甚至很多患者對任何事情都感覺提不起勁,渾身發懶,走路緩慢,不想說話、不愛笑,嚴重的可能不吃不動。即使勉強自己去做,也體會不到以前愉快的感覺。思考問題困難,覺得腦子空空的,還有些患者會覺得自己腦子反應非常的遲鈍,腦子像是生鏽一樣或者是說像塗一層糨糊一樣,經常發呆。患者還覺得自己毫無價值、內疚、有缺陷、不值得人去愛,欲死亡或想自殺。不想吃東西或狂吃,煩躁、坐立不安、絕望、感覺自己很孤獨。脾氣暴躁,將所處的環境往往可能看成是災難,生活不再有意義。
-
5 # 歲月不折舊
我一朋友的母親,自從我朋友離婚後,她便想不開,得了抑鬱症,朋友帶她看了好多醫生,吃了好多藥,一度以為病好了。
直到有一天,剛到單位的朋友接了個派出所的電話,被要求回家一趟,他走到自家樓下,只看見被蒙上白布的母親和紅白相間的一攤。他的母親,趁他上班, 他父親出去送孩子上學捎帶買菜的功夫,從22樓的家中跳了下來。
我聽朋友說過,他媽媽心情不好,整夜睡不著。
我想,抑鬱症發作時,患者一定是生無可戀,生不如死,只想快快逃離這個世界結束自己的生命吧。
-
6 # 陽光旅途ing
看到抑鬱這個詞,肯定就是與心情有關。世界之大,每個人,每個個體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每個人的思想,感受都不相同!但如果說患了抑鬱症,那就有很多的相似之處!精神狀態不好,往往在生活中都很壓抑自己的情緒,不喜社交,對生活對一切都失去信心!如果得不到重視疏導,內心會一步步崩潰,以至於發生輕生的念頭!所以,抑鬱症患者是很可悲的!希望我們能在這紛繁複雜的世界裡,保持一顆積極Sunny的心……
-
7 # 小羅妹兒的
1.抑鬱症發作是急性發作,抑鬱症的患者發作時,會感覺生不如死。
2.急性抑鬱發作的時候,容易做出一些瘋狂的舉動,比如自殺。
3.患者也有可能出現暴怒的行為,容易遷怒於周圍的人。
視訊內容:
抑鬱症發作其實是急性發作,抑鬱症的患者生不如死,像行屍走肉一樣,好像靈魂出竅,或者說是自己的身體,跟自己的靈魂分離了一樣。急性抑鬱發作的時候,容易做出一些瘋狂的舉動,比如自殺,有的可能通過自殘自傷的行為,來去緩解情緒。當然抑鬱症患者也有可能出現一些很暴怒的行為 ,可能會遷怒於身邊的人。
-
8 # 長山
抑鬱症有好多症狀:對生活失去了信心,不喜歡與人交往,把自己關閉起來,厭食,失眠,對事物不感興趣……嚴重的會有自殺傾向
-
9 # 雩風杪
抑鬱症每次發作都是沒有徵兆的,突然之間就想哭,難過,什麼都不想做,不想說話,不想出門,不想吃飯,不想洗澡。極度厭惡自己,看見鏡子裡自己的臉就生氣,起床困難,每天蓬頭垢面,對任何事沒有興趣,一點小事做不好就崩潰,不想活了,注意力不集中,看不進書,發呆,控制不住情緒,吃著吃著飯就會落淚,情感麻木,嗜睡或者失眠,幾乎長在床上,頭痛,噁心,身體哪哪都痛,甚至自殘自殺……
以上就是我自己的感受,可以說是痛不欲生。很多人不理解抑鬱症患者也是有情可原的,畢竟他們沒有經歷過這些,自然無法感同身受。
望珍惜身邊人,善待抑鬱症患者,我們不是精神病,也不是矯情,我們只是生了一場病,一種叫做抑鬱症的病。
-
10 # 谷慧男
上面兩個圖片專門為了讓大家體驗抑鬱症的反應所配,抑鬱症發作比較嚴重的時候,臨床診斷確診以後,可以看到患者有情緒低落,對周圍的事物沒有興趣,自卑孤獨悲泣,一點小的刺激就會引起哭泣,情緒低落甚至悲觀失望,對生活工作沒有任何信心,喪失了正常的生活的興趣,可以有自殺尋求解脫的傾向。所以抑鬱症的患者是大腦神經細胞五羥色胺的濃度減低的表現的症狀,不興奮,不主動,沒有生活的動力。所以治療上就要針對性地進行治療,提高興奮度,克服抑鬱,才能達到臨床上控制病情的效果。
-
11 # 五味隨筆
現在,人們的生活來自各方面的壓力都很大。所以,精神上或多或少的都有些難以排解的情緒,心情煩悶、焦躁不安。
只是像這樣的人群,對自己的心情的好壞,都有自制能力和調節能力。
而抑鬱症患者,大多時候會任性自己的行為,也可以說有時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自制力很差。
這樣的人往往感覺:心煩意亂、坐立不寧、無所適從,有的心境低落、興趣減退、思維遲緩、語速較慢、記憶力減退、出現睡眠障礙、乏力、易哭、沒有食慾、嗜睡不起床,更甚者個人衛生也不願意打理!
有一個網紅,從短視訊裡總看見,她自稱抑鬱症患者,每次看到她的視訊段子,心就發緊、讓人心疼不已。
看上去她很堅強,可總像是自己努力的在掙扎著什麼……那盪漾在臉上的快樂,讓人看著心酸,能感覺到她拼命在掙脫被抑鬱症包圍的那張網。
“為了生活穿上厚厚的偽裝,變得不再倔強,卻學會了堅強……”這首歌在她的視訊裡唱著!
大多數抑鬱症患者,一般都是孤獨、寂寞或遭到某種打擊和壓力所致,自己感覺被這個世界孤立、拋棄!往往這時會有了厭世的傾向。
所以,一旦發現一個人有了抑鬱的跡象,自己或家人要高度警惕,第一時間去看醫生,並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加強身心調養,多出去走走、運動健身,多與人交往、聽聽音樂,看看書。這些,對抑鬱症患者的康復都有很好的幫助!
在此呼籲大家,我們不要蔑視和排斥這樣的人群,給他、她們以關心和幫助,讓他們早日走出陰霾,迎向Sunny!
回覆列表
像一個不會游泳的人,突然溺水了,腦子一片空白,心裡只有恐懼感,拼命掙扎卻只會越陷越深,可以說是很絕望了。
總有人對抑鬱患者說,你就是太悲觀了,凡事往好的方向想不就好了嗎?
其實不是的。你想想,一個不會游泳的人突然溺水了,難道他心裡不是很慌,滿腦子都是對未知的恐懼,手腳瞎撲騰嗎?能冷靜的想“我正好學個游泳”的,大概經受過“特種訓練”。
一,抑鬱症發作時到底是什麼感受去年有一段時間壓力很大,總是睡不好覺,心情低落,去醫院檢查,結論是輕度抑鬱。當時我的症狀比較輕,所以還沒有那種特別絕望的感覺,只是覺得“渾身不得勁兒”,“怎麼都高興不起來”,然後就是,動力不足,覺得做啥都沒意義。
但當時身邊親近的人對這個症狀認識不足,總覺得我應該“積極一點”、“不要有消極的念頭”,這反倒無形中給我增加了心理壓力。
二,抑鬱症為什麼很難實現自救專業的事情需要專業的人來做,如果大家生病了,可以自己給自己治,那還要醫生和醫院做什麼呢?抑鬱症作為心理疾病的一種,需要我們正確看待。
如果覺得自己很難實現自我調節,那麼一定要去專業的醫院,向專業的醫生求助。一方面,醫生比我們更有經驗,會根據我們的情況,給出合理的治療方案;另一方面,醫生可以給我們引導,讓我們少走彎路、避免加重病情。
三,怎麼判斷自己是否需要治療雖然說抑鬱症很難自救,但也不是所有的症狀都需要去醫院,這麼說有點矛盾,舉個例子:
就像感冒,因為著涼引發的輕度感冒,不用上醫院,“多喝水、多休息、發發汗”,靠自身的免疫力也能恢復,但病毒性感冒,靠自己恢復就有點難。或者感冒很久都沒好,就需要去醫院看看,以免發展成其他病症。
抑鬱症也是如此,如果只是一時的壓力,造成暫時的心情不佳,那可以試試自我調節。
1.輕度抑鬱如何調節
①多運動,因為運動可以分泌多巴胺,使人感到快樂。
對大多數人來說,每週保證至少3天,每天跑個3公里不是難事。那麼,你可以先從1公里開始跑,慢慢增加,直到可以輕鬆跑下3公里。
不要覺得這麼做是為了改善抑鬱症,你就當是給自己建立了一個新目標好了,邊跑邊聽一聽輕音樂。
實在不喜歡運動的話,散散步也不錯。
②冥想,抑鬱的一個表現就是“精力不足,感覺做什麼都沒意思,很容易累”,而冥想剛好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另外,冥想的好處還有很多,不光會讓你精神放鬆,比睡覺更能保持精力,還可以讓你更加專注,記憶力也變好。
2.什麼情況下,需要及時去醫院
①試了很多方法,比如運動、冥這些你都試過了,依然沒什麼作用,甚至反而增加了心理壓力,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那就需要尋求專業的幫助。
②抑鬱的狀況時間很長。比如你已經有一年或者半年,都覺得生活無趣,對什麼都打不起精神。
最後,請大家多重視自己的心理狀況,像定期體檢一樣,心理也需要定期做做體檢,這樣有什麼小苗頭才能及時掐滅。祝大家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