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悠筱夢
-
2 # 白水90944696
這是日本的,主要是指現在日本的年輕人沒有什麼進取心,然後也沒什麼野心和強烈慾望,儘可能的過著低慾望,少花錢的生活。
日本之所以會如此:
第一,日本的經濟發展是一個L型。高速發展的腳步伴隨著經濟危機,戛然而止,從此經濟陷入低迷,難以復興。經濟發展遲緩,所以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能夠獲取時代紅利的機會就很少了。
第二,日本公司制度。日本很少解聘員工,分為正式工和臨時工。正式工差不多就是終身制的,臨時工幾乎不能轉正。所以,老員工佔著位置磨洋工,新員工待遇差,不穩定,未來也看不到希望,自然也是能省就省。
第三,日本曾經乍富過。當年經濟高速發展的時候,日本的奢侈品消費也是極其盛行,正是因為已經體驗過,所以現在開始追求極簡、追求斷舍離,追求低慾望。
追求低慾望,對於個人來說,是一種選擇,但是對於國家來說,經濟發展缺少驅動力,整體社會發展速度都會變慢,所以日本政府,這幾年一直在致力於改善這種情況,不過就目前來看,收效甚微。
-
3 # 治理科技王老師
人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要素和動力。由於計劃生育政策長期實行,中中國人口危機漸行漸近,帶來的經濟社會問題日益嚴峻。近年出生人口大幅減少,生育意願大幅降低,育齡婦女規模已見頂下滑,人口老齡化加速到來。
2018年中國出生人口降至1523萬,全面二孩政策不及預期,生育堆積效應業已消退。2018年出生人口為1523萬,較2017年大幅下降200萬,創1949年以來除1960-1961年自然災害時期外的新低。2018年出生率降至10.94‰,創1949年以來新低;總和生育率降至1.52,即一個育齡婦女平均生育1.52個孩子。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實行以來,出生人口攀升至2016年的1786萬,然後連續兩年下滑,政策效應明顯消退。
1.1什麼是低慾望社會?
日本著名學者大前研一曾針對日本的狀況撰寫出版了《低慾望社會》一書,所謂低慾望社會他是這樣說的:①年輕人不願意揹負過重債務,寧願租房也不願意揹負房貸;②少子化,人口持續減少,面臨人口超高齡化的問題;③年輕人對奢侈品消費嗤之以鼻,宅文化盛行,花費在手機、電腦的時間更多;④銀行信貸利率一再調低,依然無法提升消費者信心,改善經濟。
在這低慾望社會諸多指標中,日本低慾望社會的 ,就算結婚也不願意生育,生一個之後也不願意生第二個。2017年,日本新生人口數只有94.6萬,創歷史新低,而死亡人數卻達到134.4萬人,這意味著2017年,日本人口自然減少40.3萬人。日本低慾望社會帶來的一個大問題就是消費萎縮。 在當下網際網路時代,日本年輕人將大量的時間花費在手機、電腦上,而其他大量商品卻無法調動年輕人購物慾望。
1.2什麼導致了低慾望?
大前研一認為,導致日本低慾望社會的主要原因是負債壓倒了幸福感所致。日本國內房貸利率低於2%,還款年限長達35年,相比中國的房貸利率和還款期限更加寬鬆。而日本房價並不比現在的中國房價高,同時,日本國民收入水平遠超中國。可是,即使在這種環境下,日本人依然不願意買房。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租房。經歷過大蕭條的日本年輕一代心裡對於未來經濟的發展長期處於惶恐不安中,擔憂、焦慮阻礙成為一代人的心理特徵。
受此影響,越來越多的日本人不願意承擔房貸、結婚生子後的壓力。無論物價如何降低,消費無法得到刺激;經濟沒有明顯增長,銀行信貸利率一再調低,而30歲前購房人數依然逐年下降;年輕人對於買車幾乎沒有興趣,奢侈品消費被嗤之以鼻;“宅”文化盛行,一日三餐因陋就簡。
圖2非正規僱傭人數增長
關於人口減少問題,目前日本的最大課題就是戶籍制度。現在日本結婚的新人有超過一半是先有後婚,由於日本有戶籍限制,一旦懷孕時,女性會選擇奉子成婚,要不然就是被迫選擇墮胎(事實上也有資料推測,相較於選擇生下孩子,女性選擇墮胎的人數或許還要更多)。另外也有選擇不結婚,獨自養育孩子的單親媽媽,但是,以現在的社會制度來看,勢必落入單親貧窮的困境。現在的年輕人對於工作的熱衷度不高,工作對他們而言就是維持收入的工具。年輕人比較在意屬於自己的私人時間。從80年代之後,日本出現了“御宅族”,就是喜歡宅在家裡玩遊戲、上網、看動漫、科幻小說,這些人沉迷自己的興趣愛好,對買房子之類的事情不感興趣。
圖3日本正式社員組成
1.3迴圈中的低慾望日本
而更加惡性迴圈的是,本來就屬長壽國家的日本,在這樣一個價值觀驅動下,沒錢的年輕人開始牴觸社會交際,延緩結婚年齡,相應的生育數量減少,有很多夫妻甚至選擇終身不要小孩。最終導致,少子化現象加劇,過去十年,每年日本人口不斷下降,專家預計二零四八年全中國人口會低於一億。相對應的就是,適齡勞動人口數量快速萎縮,老齡化人口比例嚴重升高。
生活中,到處是多米諾骨牌倒下的聲音。平成前十年,日本平均每年自殺人數超32000人,是過往3倍。富士山下的青木原樹海,林木遮天蔽日,許多人絕望走入,再未出來。穿越蕭條的人們,總要經歷三重幻滅:第一重便是失速,一切都在降速。失速之後,接踵而來的是失信。失信久了,便會失望。在蕭條中長大的一代人,變得沉默封閉。他們謹慎小心,他們不敢消費,不敢的原因是對未來失望,“在我生長的過程中,印象裡全是黑色的訊息。”
2.1中國低慾望現象
日本如此,目前的中國情況也不容樂觀。日本的低慾望社會現象在中國已經開始萌芽發展。越來越多的中中國人不願意生孩子,甚至連婚都不願意結。2016年,中國開放了二胎生育政策,但二胎政策卻無法調動年輕人的生育慾望。2017年,中中國人口出生率只有12.43%,生育率不增反降,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到了5.32%的驚人低生育水平。資料顯示,2.7箇中國年輕人就要養1個老人。養老專家預計,到2030年中國的贍養比1.6:1。所以只要過個10多年,1.6個年輕人就要養1個老人。
2018年全年依法辦理結婚登記1013.9萬對,比上年下降4.6%,其中涉外及華僑、港澳臺居民登記結婚4.8萬對。結婚率為7.3‰,比上年降低0.4個千分點。—14—2018年依法辦理離婚手續的共有446.1萬對,比上年增長2.0%,其中:民政部門登記離婚381.2萬對,法院判決、調解離婚64.9萬對,離婚率為3.2‰。結婚率的拐點出現在2014年,這一年,全國的結婚率為9.6‰,從而結束了從2002年開始的連續12年的增勢.
圖42014-2018年結婚率和離婚率
2.2中國低慾望化的成因
物質財富增加。由於沒有經歷過那個窮困潦倒物質匱乏的時代,80、90後們不像他們的父輩那樣充滿對物質財富的渴望,雖然他們也有理想和報負,但是由於大多80、90後都是獨生子女,一直都受到來自父母的“厚愛”,獨立能力受到了相當的限制,所以他們都只是想想,沒有動手的慾望;而當這些80、90後步入社會開始當家,想做的事不敢做,不想做的事就不做,最後只能降低慾望普通的活著。
單身率增加。中國的單身人口已經超過兩億,全國獨居人口從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從經濟的角度來說,有房有車存款十萬幾乎成為結婚的標配,選擇結婚就等於選擇負債。為了能早日還上貸款,再正確不過的選擇就是減少開支,減少購買慾,為的就是能早日還清貸款;因為他們明白,當他們決定生兒育女時,這份經濟的壓力會變的更加沉重。
階級固化帶來的壁壘。21世紀中國的社會階層流動已經呈現出同代交流性減弱,代際遺傳性加強的趨勢,年輕人,受著上一代,甚至上兩代、上三代的影響,富有的更富有、貧窮的還是貧窮,在個人努力需要家庭資源、背景、人脈等的情況下,年輕人使勁奮鬥的動力逐漸減少,階層固化帶來的各種壁壘,如教育資源、就業機會等。如中國社科院一份名為《當代中國社會流動》研究報告表明,父輩具有社會資本的那些人比一般人更易於成為幹部。
疫情開始後,BCI創造了歷史新低,其他很多附屬指數也出現了下降趨勢。BCI以及其他附屬指數大幅度跌幅,這代表中國企業承擔著莫大的壓力,急需外部環境有所好轉。在無數人面臨著失業和破產的情況下,很多人都開始後悔,後悔自己沒有多攢一些錢,之前的消費標準也不得不下調。在這種局勢下,人們就會失去消費、聚會、買房買車的慾望。
但從目前的角度來說,中國進入“低慾望時代”也不太現實,尤其在疫情整個環境下。中國政府正通過出口轉內需促進經濟,通過新技術革命,包括電子技術和生化醫學相關革命,對經濟起到促進作用。可以說現在的中國在復工復產中是技術最密集,全產業恢復率最高的國家。
中國年輕人也特別具有個性,年輕一代表現出自己的獨立思考。面對疫情期間的公共事件時,青年不從眾,對問題有獨立見解,比如大家對於“方方事件”的表達,對於“後浪”和馬雲視訊的回覆。我們所謂的這個低慾望時代短期內是不會出現的,換句話說,我們並不是落入這所謂的消費主義的窠臼上去的。
社會有活力,國家才有發展。中國也並非處於一個低水平重複的這種停滯階段。即使是最平凡的工作,年輕人也能在他工作崗位上發揮它應有的價值,無論你是醫者、學生還是警察,都有其獨特的意義。此次抗疫體會最深刻的是青年一代“一疫之間”便起來了、成熟了,80後是中堅、90後是先鋒、00後是新銳,佔了本次抗疫力量的80%,志願者中年輕人也是多數,作為獨生子女,在疫情面前經受住了考驗,都是戰士,是可信賴的一代、可依靠的一代,成為祖中國人民可託付的新生代骨幹力量。
五四精神即:憂國憂民、熱愛祖國、積極創新、探索科學的。在最後也送給青年一段話: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份熱,發一份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夜裡發一點發光,不必等侯炬火。
-
4 # 少年心態
低慾望時代來臨,那就是法律的威嚴,生命呈可貴,健康價更高,以人為本,關愛生命,什麼金錢作怪,人販子拐賣的作案份子重加以思考,得不賞失,因為此金錢作怪犯經濟錯誤!人販子拐賣是兩重罪,為了金錢而失去了人類的道德觀,而犯罪入獄,得不償失,大有醒悟!
-
5 # 神州狂龍
“低慾望時代”來臨實際上是人類社會的倒退。在金錢物慾的薰陶下,我們的社會人沒有了愛心,沒有了理想的追求,沒有了對真、善、美的辨別能力和嚮往之心。人是越來越自私,越來越自我,人的一切奮鬥目標只為了金錢與物質。人的精神世界正在步步癱塌。成功的標誌就是發財,就是能夠亨受榮華富貴。人與人之間友情越來越淡,愛心越來越少。生活是越來越無趣,幸福是越來越濛瀧。世界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今天的人們是越來越物質,我們的精神世界是越來越空虛。人們的“低慾望時代”實際上是一種時代的病態,其實我們的精神與靈魂都處在於痛苦的掙扎之中。生命來之不易,我們的一身就在這樣的無聊之中度過,我們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在那裡?讓我們每個人各自多多的去思考吧!!!
-
6 # 吃飽還是美少女
與其說“低慾望”時代,不如說是“正視慾望”時代。
中國目前的狀態和日本還是很不一樣的。
1、中國的階層還未完全固化,底層還有突破侷限、實現人生階級躍遷的可能。換句話說,中國的年輕人,尤其是底層或基層年輕人,對未來還是抱有希望的,而未來確實也給他們留了一些位置。這點跟日本階層固化的社會狀態很不一樣,年輕人的心態也不一樣。
2、低慾望直接相關的是消費減少,一般來說,主要跟年輕人的收入水平相掛鉤。老齡化國家,老年人儲蓄平均水平高於年輕人,但消費支出遠遠低於年輕人,導致所謂“低慾望”現象出現。跟日本相比,中國的老齡化遠還未達到造成消費降低的程度。
2019年全球老齡化國家排行榜
可以看到,中國的老齡化程度比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等都低,還未到直接影響國民經濟的地步。
3、關於題主說的“社會資源不公平,有錢的更有錢,沒錢的即便再努力機會都被有錢人佔有,與其努力白費不如好好休息”,這話我不敢苟同。
資源分配不公平是絕對存在的,而且除非共產主義提前實現,否則你我有生之前,都看不到題主心中的公平。
資源是有限的,人是自私的,既然不可能人人有權分配,那有權分配的人自然會向自己傾斜。
有錢的更有錢、貧窮的更貧窮,確實,這種分化在未來十幾或幾十年內可能還會繼續深化,這是市場和經濟發展必然伴隨的現象。所幸,我黨提倡的分配製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種兩極分化的矛盾,但要想絕對平均,那是不可能的。神仙也做不到。
不想被佔有,那麼你不賺錢,就可以不被剝削了麼?
除非肚子餓了會自己飽,否則你是沒辦法啥也不幹好好休息的。
態度不要消極,三觀不要極端。
這個世界有它自己的執行規則,我們要做的不是看規則不順眼就去打破,而是學會在規則中生存。
認識規則、尊重規則、利用規則,說不定有一天,你就可以在某個層面改變規則了。
-
7 # 櫻花大道盡頭松下聽風
低慾望社會是一種新的社會現象,這個詞出自日本學者大前研一所著《低慾望社會》一書,該書與《M型社會》一樣,考察了日本社會的變遷。大前研一發現,新世紀以來,日本收入兩極化趨勢非常明顯,富人更富,窮人更窮,橄欖型社會中的主體中產階級逐漸萎縮,中產階級出現了生存危機。伴隨著M型社會的出現,日本社會也逐漸出現新的特點,如年輕人不買房、不結婚、不生育,大前研一把這些總結為低慾望社會。
低慾望社會與日本的巨集觀經濟問題密切相關,上世紀九十年代,日本戰後最長的平成景氣結束以後,日本經濟停滯不前,失去的十年,失去的二十年不斷延伸,人口老齡化、少子化等社會問題十分突出,日本政府刺激經濟的措施屢屢受挫,包括現任首相安倍的三支箭都收效甚微。在消費者信心低迷的情況下,低慾望社會也就呼之欲出了。
最近兩年,中國年輕人開始推崇佛系,有人擔心中國陷入低慾望社會,包括《致後浪》演講詞引發的巨大社會反彈讓更多人關注年輕人的現實處境。應該說,由於中國的經濟發展階段、社會結構和消費文化與日本有較大差異,在調整人口政策、增強消費信心、促進社會公平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完全可以擺脫低慾望社會的陷阱。
-
8 # 東道主財商
這是個非常好的話題,也是值得我們深思的話題。
低慾望社會的提出《低慾望社會》是日本著名管理學家、“策略先生”大前研一的一部社會觀察類著作,在大前研一的著作中,描述了日本當前的社會經濟現狀和特點,並結合其他發展中國家還未遇到的社會問題,用一個概括性的詞進行了總結,“低慾望社會”——人口減少、超高齡化、失去上進心和慾望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國民持有大量的金融資產,企業也有高額的內部準備金,卻未能有效運用資金,無論是貨幣寬鬆政策或公共投資,無法提升消費者信心,撒錢政策亦無力振興經濟……
身邊故事在廣州的一家大型中外合資公司裡,3年前入職了一批新人,基本都是985/211院校的優秀學生。其中有一對小情侶,都是研究生畢業,畢業就27歲了,畢業後來公司就結婚了,有了不錯的收入,兩人開始了各自興趣愛好的拓展,組織參加各種工會活動,當主持人,外出攝影,玩吉他,外出旅遊等等,同事們問他們打算什麼時候要小孩,這位姑娘說,養小孩好可怕哦,有小孩了我什麼都做不了了,所以我現在養貓···
如今的思考我們看到低慾望社會的各種問題,並不是要指責年輕人慾望低落,因為這種無慾無求的傾向,當前的時代背景下,也是一種再合理不過的選擇。但我們必須思考的是,面對“低慾望社會”的到來,國民與企業應該怎麼應對。
-
9 # 廿三年禪
低慾望時代,總體來講是好事,但你這想法有些消極了。
低慾望時代,並不是說像你說的“社會資源不公平。有錢的更有錢,沒錢的即便再努力機會都被有錢人佔有,與其努力白費不如好好休息。愛誰誰”。不是讓大家消極或者抱怨不公平,而是倡導一種節約極簡的生活方式。
日本進入代慾望時代,最典型的現象,是年輕人不願意結婚,不生孩子,生活上崇尚極簡,反對奢靡和浪費。
我找了一段關於日本低慾望時代的描述:
2017年,日本人口1.26億,位居世界第10,日本出生人數94.6萬人,較去年同期減少3.4%,為歷年最低;2017年,中中國人口13.90億,世界第1,出生人數1723萬人,中中國人口出生率是日本2倍。
日本50歲之前未結過婚的男性比例為23%,女性14%;18歲至34歲女性中有39%是處女,有50%沒有男朋友,男性中有36%是處男;到2035年,日本將有50%的人終身單身。
社會發展都是向前的,物質極大豐富,消費觀念提升,生活越來越講究享受與品質,為什麼日本會產生看似“反社會潮流”的現象?
這是與日本社會經濟發展,以及日本人的文化觀念緊密相關的。
最重要的社會背景,是日本長達三十年的經濟失速。1990年代以前,日本在二戰後經濟高速發展,1980年代到90年代初達到頂峰,史稱日本經濟泡沫,經濟飛速發展帶來房價和股市泡沫,跟今天的中國極其類似。
但是,1990年代開始,泡沫破滅,進入長達三十年的經濟停滯期。三十年,這是整整兩代人的青春!從巔峰跌落凡塵,給日本人造成極大的心理落差,很多人無法接受。很多年輕人生活壓力很大,工作繁重,精神受到極大影響。
另一方面,日本地域狹小,資源有限,人口密度又很大。戰爭年代極度好戰,是因為日本民族危機感和自尊心,通過戰爭掠奪資源。在這種地理文化背景下,日本人養成節約環保的好習慣,這是非常正能量的。
經濟從巔峰跌落,生活壓力大,地理文化造成節約環保意識,疊加到一起,造成今天日本倡導低慾望時代,倡導極簡生活,一方面降低生活壓力,另一方面不要浪費社會和自然資源。
當面,也不排除一部分人內心真的喜愛極簡生活。
二、中國低慾望時代來臨了嗎
中國今天的經濟發展,泡沫現象,與當年的日本極其相似,因此這兩年陸續有多名經濟學家呼籲,警惕日本經濟泡沫,警惕中等收入陷阱。
那麼,中國低慾望時代來臨了嗎?
以鄰為鏡,當我們看日本的時候,就看到了自己。看日本,我們能看出來,低慾望時代是一種被迫的選擇,是因為生活壓力太大,地域狹小人口密集,這種情況下無奈的選擇。試問人的慾望是無窮的,能享受生活誰願意過極簡生活?
中國的今天,經濟發展速度慢下來,很多人壓力越來越大,特別是年輕人,房子是一座大山,消費是多座小山。大城市壓力大,人口擁擠,資源有限。年輕一代選擇極簡生活,這也算是一種自然的選擇。
三、極簡生活的美與健康
當然,我們也不可否認,極簡生活也有它的美,也有它的好。
從審美上講,極簡就是美。從好的方面講,極簡生活意味著健康,簡單的幸福。
中國快速膨脹起來的物質享受也帶了肥胖、三高等慢性疾病。極簡的居家意味著人可以更多的活動空間,健康的生活方式,極簡的飲食意味著減肥和健康。
所以,今天的中國,低慾望極簡生活,節儉和簡單,是應該被倡導的。一部分人是內心喜歡,一部分人是生活壓力的被動選擇。這都不妨礙這種生活方式的美與健康。
-
10 # 魚兒吃蛋撻
低慾望時代是因為現在經濟生活大體還不錯,都能吃飽穿暖,而不用為了一日三餐而去奔波勞累。滿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
低慾望指的是對金錢,物質的低慾望,不是對生活的低慾望。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當人們滿足生理需求以後,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等需求便凸顯出來了。在自我需要實現之後,還有自我超越需要。
人人都會希望得到相互的關心和照顧,希望自己有穩定的社會地位,個人的能力和成就能夠得到社會的承認。能夠充滿信心、獨立自主,也會希望自己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別人的尊重、信賴和高度評價。能夠實現個人理想,抱負,達到自我實現。
所以現在並不是低慾望時代,而是社會進步了,我們看淡了物質,看淡了金錢,更多的是去思考人生,自己怎樣才能快樂生活,什麼樣的生活才是我們想要的生活,怎樣才能對得起自己來這世界走一圈。只能說我們的慾望脫離了金錢,物質,正在往更高更好的層次發展
-
11 # 我是安琪亞
何為低慾望時代呢?我覺得有以下特點:
1.減少工作時間;
2.不談戀愛,不結婚;
3.不生孩子;
4.不買車;
5.賺錢維持最低生活;
6.崇尚極簡生活
7.減少社交
8.迴歸自己內心的想法。
低慾望群裡在年輕中擴張,為什麼低慾望人們會降低自己的慾望呢?是因為總感覺到沒錢,永遠想花錢,永遠覺得錢不夠。
之所以渴望錢,錢並不能對我們有太多的使用價值,追求這些更多的是為了面子問題。當明白了這種虛假的主人體驗,回到現實後的巨大的落差,讓我們每次消費後陷入更深的悔恨中,如此陷入惡性迴圈。
當人們意識到這種虛假的慾望之後,就會遠離這種慾望,過上簡單的生活,他們覺得錢掙不完,人終會老去,漸漸地對金錢和外物都不再擁有強烈的慾望。
在改變自己心態的瞬間,人生也就出現了轉機。此前的惡性迴圈被切斷,良性迴圈開始了。
當這種慾望慢慢減少,生活變得更加簡單清晰,人們的時間越來越多,人們有更多的時間去關注自己,去了解自己,改變自己,成就自己,把生活真正的過成了自己喜歡的日子,也會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
我不認為低慾望群體不好,低慾望群體只是降低了不需要的外物,更多的精力在用在自我舒適,迴歸內心真正自我的平和。
願那些低慾望的群體在放棄物質的同時找到真我,對生活,對愛情,都能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眼中有光,心中有愛。
-
12 # 青春答案分享社
“低慾望時代”最開始是日本著名管理學家大前研一提出。
日本已經陷入低慾望社會,年輕人對周圍一切喪失興趣,無買房、結婚、生子、買車、購物等慾望。
他們沒有體驗過高度成長時代,年少至今日本一直經濟不景氣,為減少人生風險,日本年輕人養成低慾望性格。
2017年,日本人口1.26億,位居世界第10,日本出生人數94.6萬人,較去年同期減少3.4%,為歷年最低;2017年,中中國人口13.90億,世界第1,出生人數1723萬人,中中國人口出生率是日本2倍。
日本50歲之前未結過婚的男性比例為23%,女性14%;18歲至34歲女性中有39%是處女,有50%沒有男朋友,男性中有36%是處男;到2035年,日本將有50%的人終身單身。
日本社會不鼓勵女性參加工作,認為女性就應該為家庭服務,為男性服務;日本家庭中,結婚、生子、撫養孩子、贍養父母是捆綁一起的,女性結婚後往往辭職照顧家庭,男人必須一個人養起一個家。巨大的壓力使年輕人更願意選擇獨居生活。
許多年輕人不在乎獲取社會認可,不願犧牲自己的個性去為了所謂的成功;男人覺得自己婚後像一部掙錢機器,拼命努力,還滿足不了一家人的美好生活;女人覺得結婚生子,整天待在家裡伺候孩子、伺候老公失去人生的價值;無論男女,更願意去享受一種自由自在的單身生活。
中國也正進入低慾望時代,年輕人更願享受生活中國跟日本有很多東西可以對比,日本1951年經濟起飛,1990年經濟泡沫,近50年時間,日本非常發達,當時甚至產生日本會不會把世界買下來的話題;
中國40年改革開放,經濟飛速發展,中國商人在全世界買買買,買下了大量國外酒店、地產。
日本的低慾望社會現象在中國已經開始萌芽發展,越來越多的中中國人不願意生孩子,不願意結婚;
中國單身人群已超2億,佔總人口的1/7;
但是還沒有完全進入日本意義上的低慾望時代,中國有龐大的人口與寬廣的地域,可以在消費、投資上拉動中國經濟發展,不會出現日本極端情況。
慾望是雙刃劍,個體的需要是積極和動力的源泉,人有物質和精神方面需要才會產生積極性,有慾望才有追求、有動力。
-
13 # sniper19870118
低慾望時代,日本已有前車之鑑。
經濟高速發展時期,年輕人大量湧入一線城市,推動一線城市高速發展的同時,也推高了一線城市的房價。在一線城市經過一番大規模擴建後,城市容量已經飽和。房價已經從原本普通人10年左右淨收入增加到40年以上,一線城市安家無望,大量年輕人湧入二線城市,推動二線城市的高速發展的同事也在推動二線城市房價上漲,二線城市也效仿一線城市的規模比例進行擴建。
於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發現,除非是自己很優秀,否則無論怎麼努力也無法圓自己的城市夢。那麼既然這樣,不如放慢節拍,慢節奏地生活。
如今房價已經不再高速增長,大量資本回歸實體經濟,但是房地產泡沫卻居高不下,由此引發大量的社會問題,20年後的中國將要買單。
1、新生兒人口大幅度縮水,人口紅利快速流失,未來人口老齡化加劇。
2、大量不婚族產生,社會結構失去家庭的穩定支撐,導致大量孤寡老人無人照料。
3、高樓拆遷不起,城市出現大量空置舊樓房。
4、社會生產力無法適應老齡化社會,物價上漲,退休金偏低,大量孤寡老人生活窘迫,無錢看病,死於家中。
5、年輕人更不願意奮鬥,更不願意結婚,廢材增加,進一步壓縮社會生產力。
不要以為這一切不可能發生,日本人可是不亞於中國的勤勞民族,當年他們可以一天工作16個小時地奮鬥,看看如今…
-
14 # 妞妞美食兔
你好,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下,慾望,夢想,幹勁,統統沒有,買房,結婚,生育,什麼都不想。甚至,連出門都不想了。
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都變成了“佛系青年”低慾望是我們佛系的典型特點。
最開始,“低慾望”一詞出現在日本的著名經濟學家大前研一的著作《低慾望社會》一書中,指的是市場經濟低迷的狀態,日本年輕人都不願意結婚生子,不願意貸款買房買車。他們不想出人頭地,因為他們對物質沒有強烈的慾望,在中國,這種現象也在慢慢擴散。
“喪“、”佛系青年“等詞成了十分流行的熱詞。
年輕人不想結婚買房,不想要孩子,沒有了夢想,慾望很低,甚至沒有前進的動力,“佛系”不僅僅是90後的真實寫照,更是社會問題的縮影。
佛系也反映了一些年輕人走出校門面臨社會問題難以適應,90後的年輕人與以往的年輕人相比面臨的是更多的生活壓力,時代背景,房子問題,結婚戀愛,教育醫療等等。
面對這些社會壓力,這一代年輕人不得不依靠自身努力承擔重負,現實和理想的落差,快節奏的生活,激烈的競爭,這讓年輕人倍感壓力。從學校到社會,年輕人產生了很多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於是,一種自嘲式調侃的亞文化在社會中蔓延流行。
說不上從什麼時候開始,年輕人喜歡上了獨居生活,那樣的話就沒有人逼著她上進,沒有人逼著她早起了,完全可以放飛自我。
前段時間,朋友和我說家人想讓她搬回家住,但是她覺得家裡離單位太遠了,於是不願意搬回去,更重要的是,她覺得獨居的日子更美好,想什麼時候吃飯就什麼時候吃飯,週末可以睡到中午,想玩手機就玩手機,簡直是人間天堂,她不喜歡交朋友,更喜歡獨處,更不想戀愛,她甚至說過,人為什麼要結婚生孩子呢,明明一個人就很好。
我相信很多低慾望的年輕人都是這樣想的,什麼走上事業巔峰,找到另一半,似乎已經不再是他們的追求了,
下面這些話大家是不是很熟悉?
“買房子嗎?”
“先不把,房價貴的買不起。”
“想結婚嗎?”
“不太想,我覺得一個人就挺好的。”
“想生孩子嗎?”
“我連自己都要養不起了,還談什麼生孩子啊,再說了我自己還是小孩呢。”
“想升職加薪嗎?”
“這個,順其自然吧。”
低欲青年,他們的特徵很明顯。
1、宅,不談戀愛
除了校園之後,他們找一個獨自的房子蝸居,不社交,喜歡宅,所以,戀愛嘛,根本不存在啊,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在自己的小世界裡,連吃飯都覺得是多餘的。無論男女,現在都喜歡這種單身生活了。
在日本,終身未婚的男性平均4人就有1人,女性平均7人就有1人。
2、不想結婚不想生小孩
結婚生子,對於大多數年輕人來說是一種負擔,因為現在大多數年輕人都是月光族,更害怕自己的孩子沒有別人家的孩子優秀,自己也給不了孩子想要的生活,呱呱墜地的那一刻,他們就已經落後了。
3、不買房不買車
不買房不買車,那是因為他們買不起,但是房子可以租,沒有車可以坐地鐵,你看,沒房沒車日子一樣可以過得下去。
但是,難道“佛系”就給我們不求上進的權利了嗎?
現在有多少年輕人表面上說自己是:“低慾望”。其實是以此為藉口不進取,但依然有很多人在努力,為什麼呢?
最好的答案在這裡:
01、你的成功速度永遠趕不上你父母老去的速度,因為你的嚮往自由,不願意卑躬屈膝。
02、你愛的人有困難的時候,他需要你的幫助。
其實,我們90後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團火,偶爾喪不要頹廢,偶爾消極不要放縱,因為一切並不能憑空產生。
-
15 # 生活從美好開始
一、窮!
二、不窮的,也是付出了巨大犧牲換來的物質利益。房貸一項就讓人不敢有啥慾望了。
這兩點基本包括了全社會80%的人。
後面的發展大概率是加快兩極分化,為什麼是加快呢,因為已經兩級分化了。
房子這個最大的單件物品,對於條件比較好的,買的早,不到沒啥負擔,本身也比較便宜。條件沒那麼好的,不但單價貴,而且要分期20年,甚至30年。這就加劇了貧富分化。還有就是首付都沒有的,對於沒有房子的人來說,很難說是好是壞,也許因為沒房子而抬不起頭,也許會因為沒房子反而活的輕鬆,開心。還房貸也有兩種,一種是比較輕鬆的,這個就簡單了,慢慢還。還有就是要時時刻刻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否則可能房貸都還不上,這一種最嚇人,經濟形勢好,問題不大,咬咬牙還是可以還的上的,但是經濟不好怎麼辦呢,比如現在(肺炎疫情)很多人壓力巨大,都在吃老本還房貸,一旦形成斷貸潮,就是08年美版的經濟危機。
一切都是房子惹的禍。
-
16 # 前進銀
對於慾望來說,人手裡有錢了,慾望就來了。有錢了為家裡購置方方面面的物品提高生活質量,沒錢了總想著怎麼存錢來維持生計……
回覆列表
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日本的房地產泡沫破滅後,日本正式進入“失去的30年”,經濟增長停滯,而日本的消費也進入了著名管理學家大前研一所謂的“低慾望社會”。
此後,日本人告別了很多奢侈品牌的消費,而像優衣庫和無印良品這種不講究品牌,價格比較親民的企業開始崛起,優衣庫的柳井正也成為了日本的首富。
而剛剛過去的三個月,我們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病情黑天鵝的衝擊,而這隻黑天鵝,當前已經飛到了歐美,未來還可能飛到印度。大家宅在家裡的這兩個月,解鎖了很多新技能,加上收入的下滑,很可能我們也會進入“低慾望社會”,消費觀念迎來徹底變革。
比如在所謂消費升級的這波熱潮中,新式茶飲行業誕生了幾隻獨角獸企業。而從朋友圈的資訊來看,很多人在家都學會做奶茶。而且我認為,大家很可能比茶飲店做的更好,因為可以使用更好的原材料,技術又不復雜。那麼未來很可能會減少這些網紅奶茶的消費。
現在,奈雪和喜茶都已經漲價了,未來我們還可以看到門口排隊的盛況嗎?
反正海底撈的漲價已經泡湯了。在復工之後,海底撈價格漲價上了熱門,我當時在知乎上評價:漲價可以理解,這是市場行為,畢竟原材料的確上漲了,合情也合理。但是海底撈打錯了算盤,高估了居民的消費能力。反正我踩點過重慶的三家海底撈,以前的排隊沒有出現。
漲價四天之後,海底撈宣佈道歉,而且價格回到原來水平。此後,西貝莜麵村重複了海底撈的這一輪操作。如果這些店還是排隊盛況如前,他們會選擇道歉取消漲價嗎?
在1月19號,全球最大的奢侈品牌路威酩軒股價創歷史新高,而其Quattroporte阿爾諾也擊敗貝索斯,成為了全球首富,而其中,中國市場是各大奢侈品牌增長最快的市場,貢獻了增幅的三分之一。中國人在海外瘋搶各大奢侈品商店的新聞隔三差五就會出現。
但是很快,風雲突變,各大奢侈品公司都發布了盈利預警,路威酩軒預計一季度銷量下跌14%,而像擁有古琦等品牌的開雲集團,同樣下調了銷售額度。
此外,豪車市場在國內也遭遇罕見的滑鐵盧。過去兩年,我們的汽車市場終結了高速增長的勢頭,整體出現了銷量的同比下跌,但是像寶馬、賓士、奧迪這三大傳統品牌,卻連續保持增長,增幅甚至高達20%,但是在今年一季度,BBA三家也宣佈銷量平均跌幅在20%。
而同樣是買衣服的優衣庫,則認為自己的銷售額在2-6月只會下降4%。
最大的贏家莫過於是涪陵榨菜。去年,涪陵榨菜股價暴雷,從高位差點腰斬,因為榨菜提價,涪陵摘菜的銷售和利潤大跌。這也被臺灣人一名人嘲笑,認為大陸吃不起榨菜了。
而現在,在股市整體大跌的情況下,涪陵榨菜的股價居然創出了新高。這是因為市場預計今年開始涪陵榨菜又回重新回到增長。
很多經濟學在兩個月前,都認為我們會迎來報復性消費。但是我認為消費受兩個方面的影響,一個是收入的預算,另外一個就是消費觀念。前者不用過多分析,相信大家都有感受。
在消費觀念上,過去十幾年,消費主義成為了主流,甚至可以說是這個時代新的宗教。人們通過消費品來劃分自己的階層,尋找自己的歸屬。
而現在,我們可以對這種情況說再見了。未來,大家的消費,可能會對品牌的關注下降,更加註重產品的價格、品質、體驗和設計等等,而這,我認為也才是消費的本質,這樣的消費也更加健康和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