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431248350557

    講故事對於小孩子的成長從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有非常實際的作用。

    從生理上講,孩子的大腦在孩童時期處在飛速發育成長的階段。左腦負責邏輯的文學語言、文字,右腦負責整體的視覺空間,體驗情感,以及與他人的情感互動。從人生存和發育的本能來說,講故事能很好地把右腦的需要跟左腦的需要整合起來,共同發展。

    從心理上講有兩個層面:

    1. 講故事可以幫助孩子透過故事來理解、整合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事件。生活太真實,很多時候就連成熟完整的成年人都覺得難以直面。對於孩子來說,把生活中的很多東西放到故事裡面去,拉開跟自己的距離,這樣可以有效地降低焦慮,增加左腦工作的機率,整合事件。比如在兒童創傷治療裡面,故事也是我們經常會用到的一個道具。重複的好處是增強記憶和學習,透過故事,孩子會增加對於負面事件的耐受性並學習到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如何全面地看待創傷事件。

    2. 講故事的時光,孩子享受的不僅僅是故事。與媽媽溫暖的相互依偎,你摸摸我的耳朵,我看看你的眼睛,這裡面有非常多親子依戀的愛和暖意。很多時候,孩子不只是用耳朵在聽故事。她/他是在用整個身心吸收著講故事的時光。在講故事的時候,媽媽是完整地屬於自己的。這個親子相處的時光品質相對會比其他生活時刻要高。這對於小孩子來說充滿著吸引力。所以有時候故事本身並不重要,聽了一遍又一遍也沒關係,只要媽媽在這個時間全神貫注地跟我在一起就好了。

    所以忙碌的爸爸媽媽,如果生活和工作讓你無法長久地陪伴孩子,至少睡前15-30分鐘的故事時間,跟你的娃娃一起享受當下吧。

    來自中心諮詢師 Ban Ying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胎兒在肚子裡面打嗝,會影響發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