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乄淡淡漣漪乄
-
2 # 鮮花小貓與酒
你沒理解這話意思。這句話是說人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就會掉以輕心,覺得自己沒問題,結果因為粗心大意,反而栽了。而外行人小心翼翼的,反而不容易出問題。會游泳的敢下野河,結果一個漩渦就拉下去了,而我這種不會游泳的,我根本就不下水,又怎麼會淹死呢?
這句話主要是提醒大家,在任何時候,哪怕自己很拿手的事,也不可以掉以輕心,否則就會陰溝裡翻船,而並不是跟你糾結統計資料到底哪種人淹死得更多。
-
3 # 鐘聲哈羅
就和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一樣道理,會游泳的常泳,看見那也能泳,不會遊的除了泳池不會野泳,就算野泳也會緊緊抓住救生圈
-
4 # 貝爾的貝
說謬論的就是抬槓,這句話就是一種生活的經驗我容易,又不是定義,你非得這麼說,那咱們來槓一下以下幾句話:為女子小人難養也(女子跟小人是一樣的嗎?女子不懂得感恩嗎)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既然大家都有責任那也就不能怪我咯)世上只有媽媽好(爸爸不好嗎?只有媽媽?)良藥苦口(我吃的人很多藥效果很好也不苦啊)
總結:最煩你這種人
-
5 # 泉語飛花
有理,換個說法經常打爛碗的,一定是經常洗碗的,經常幹事的,一定是出問題最多的人,不幹事,消極怠工、混日子的肯定少出問題,游泳技能再高,水的危險永遠存在,看似瀟灑,其實也是刀口添血。
-
6 # 使用者9707356389271
其實不奇怪!我在河中救過兩次人,幸運是成功了,現年齡大了早已不游泳了。很多人學過幾天游泳,就認為自已會了,但一遇風浪,泳距較遠就力不從心了。如果是不會游泳就不會強求水中的活動了。這就有了以上說法。
-
7 # 納蘭容若509
這個你不能拿著特例來反駁普遍現象,別拿偶然性來反駁普遍性。一切事情都有大概率事件和小概率事件,淹死的都是會水的,就是說的大概率事件。
-
8 # 天下為公1999
本人會游泳對這個更有發言權,所謂淹死的都是會游泳絕對錯的。我發現江裡淹死絕對是不會游泳,或者剛撲騰幾下就認為自己會游泳的。會游泳的人如果想浮在水面絕對不要用多大力氣,因為水有浮力,一個籃球就能使200斤漢子不至於被淹,你就能想象這才需要多少力量。平靜的水面上,如果經過嘗試,手腳不需要動可以躺很久的。這個我也試過10多分鐘沒問題甚至更長,手腳不動沉下去都會浮上來,完全可以換氣。說這麼多就是讓不會游泳明白,會游泳的人在水裡基本不要動都不會下沉,甚至用繩子綁起來都沒事。
-
9 # 賈全徵
———如果我們把火比作人類的”父親”,那麼水來當人類的”母親”自然是當之無愧了;———不會水的人如同”嬰兒”或”學生”;而會水的人就好比已長大成人的”孝子”和”逆子”;一個胡作非為不敬重母親的”逆子”;”上帝”不叫他去見鬼才怪了!—————————大家說說對不對呢?(敬畏自然,順從自然,珍惜生命)!
-
10 # tree5433
說的沒錯,你可以不學啊,我會游泳,四五千米的實力,當年遊密雲水庫湖心島往返,擅長蛙泳,自由泳,仰泳,在河裡,水庫救過落水者,到今天還快樂的活著,而且,游泳是我鍛鍊的主要方式,當然現在是去高檔游泳館了。
-
11 # 一夢千年137728258
這話說的沒毛病是對的,但不是絕對的,不會水性也不下河游泳啊!不下河就淹不死。只有那些自以為水性高多深的水都敢遊,危險區域也敢去游泳。
-
12 # 靜釣寒江雪one
生活中,“淹死的都是會水的!”這話太有侷限性了,通常所指在野外游泳時意外發生的情況,正常人思維:不會游泳的根本就不敢野遊,所以死的都是會水性的高手或半調子。
但我們似乎忽略了另幾種情況:水災突然發生死,輪船側翻時等,這種情況下會水的能活的機率很大,而不會水的,存活的機率那就微乎其微了。
我沒有可靠資料說明,但我認為:每年不會水的被淹死的,應該要比會水的被淹死的多出不少。
所以,我認為,淹死的都是會水的,不過是一種以偏概全的,某小部分不會游泳的人的心裡安慰罷了。
-
13 # 愛情在下一秒會出現
這句話是教孩子的,別當真,很多人學游泳是在場館或池塘裡,跟自然界的河流湖泊水庫小水坑等是不一樣的,有年輕人逞強,覺得自己牛比,跳進水庫就遊不出來了,自然界的河裡有旋渦有水草有淤泥,哪個都能要命,水庫太大,遊得太遠體力不支遊不回來的也是死,有的是沒有上岸的路,體力不支後也是死
-
14 # 河北三寸天堂
欺山不欺水 欺水變水鬼 因為水下對於人類是未知的 水性再好也不知道水下的狀況 上面風平浪靜 也許水下湍流泳急 水槽 未知的生物 都可以要了你的命 我們村東北角有個坑 每隔年都會有小孩喪生 也不深 死的千奇百怪 有小孩扎猛子 據說裡面有拴牛的牛軸一下撞上去了 還有一年一起死了叔伯三兄弟 都是孩子 水下未知 所以謹慎點為妙
-
15 # 8976547
這話其實是用來警告那些會游泳的人不要做冒生命危險的事。因為人一旦藝高就開始膽大了。那些不會游泳的人一般肯定不會下水的,更別說冒險了。
-
16 # 書海無塵
瓦罐不離井邊破
將軍總是陣上亡
這是概率統計學的規律
淹死的都是會水的
電死的都是搞電的
生命只有一次
對生命要有敬畏之心
這都是古人的經驗之談
莫以為技高便可以驕傲
規律就是規律
不以個人意志而轉移
常在河邊走
哪能不溼鞋
-
17 # 毛草堂靜觀
的確是淹死的都是會水的。因為會水的他們認為不會淹死。對水無所謂。他們對水沒有敬畏之心。因為不會水的他本身是怕水的。他們對水有敬畏之心。不會水的也不會去水裡。(事故淹死不會水的除外)
-
18 # tanglingjun
"淹死的都是會游泳的",這個"都是"就絕對化了,做為比較應是同等環境條件下的比較,不能一個躺在床上一個在海里沒有比較意義。同在水裡一個會游泳一個不會游泳你說淹死地都是會游泳的實在不能讓人信服,會游泳的生存概率一定高過不會游泳的這是公認地,所以娃娃從小就要學會游泳,除了健身主要是增加一種生存功能,不是嗎?
-
19 # 海群之馬
你說的這個是表面意思,按我的理解,它更深的意思是:因為是熟練老司機,所以膽子大,沒有考慮到“人有失手,馬有失蹄”的情況,所以栽了,而不會的,一般都在岸上玩著,從而避免了死亡。
-
20 # 程林4721
這不是謬論,這是事實。因為不會游泳的人,他也知道水會淹死人的。所以他絕對不會以生命去嘗試水的深淺也絕對不會溺水而亡。只有會游泳的人,他才不怕水深,所以才會麻痺大意在意外的情況下就會溺水而亡。
回覆列表
這句諺語是老一輩人傳下來的,當我們仔細去理解句中意思時,我們會發現這句話並不是在告訴我們一個事實,更多的是警示用語,傻子都知道淹死的並不全都是會水的,但這句話還是傳了下來,想想我們平時用這句話時的環境就會發現它只是在告誡我們一個道理,勿要盲目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