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輕寒逐浪
-
2 # 文可之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屬於業餘水平,收藏書法作品不多,名家沒有,主要是囊中羞澀,但這並不影響對書法的愛好和執著,手中購買練習書法的碑帖很多,練書法之時,細心研究,如同神交古人,讀帖如同讀古人,古人云:字如其人!透過讀帖,可以一窺古人的風采,從不同的大家裡領略一點半點神韻,書法貴在有其神韻,有其魂魄,但這中間的路何其艱難,常有“八千里路雲和月”、“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體會!至於收藏書法,有機會有條件再說吧!
-
3 # 成253838728
謝邀!一個書法愛好者,自然有自己喜愛的書法作品。《大唐三藏聖教序》是我喜歡的作品。據記載《聖教序》,由唐太宗撰寫,最早由唐初書法家褚遂良所書,稱為《雁塔聖教序》 ,後由沙門懷仁從王羲之書法中集字,刻成碑文,稱《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此外,還喜歡《玄秘塔碑》。該作品是柳公權六十四歲時所書,字型端正瘦長,筆力挺拔矯健。自古至今,學大楷的人,往往以《玄秘塔碑》、以及歐書《九成宮碑》,顏體《多寶塔碑》為入門典範。
對當今名人字畫,不太喜歡。尤其一些所謂的名人,本身的人品就不值得稱頌,那麼,他書寫的書法。就更不值得去揣摩了。
-
4 # 中和之水
收藏的書法作品,也主要是古代名家的影印法帖。這也多是為了練習書法時在書店買的。但早一些的也值一些錢。但學習和欣賞是主要的。30年前存在一本顏真卿的《多寶塔》,也是為了臨寫學習用。那本字帖到後來都丟了好幾頁。當時我也搞不懂為什麼顏真卿的字型有那麼大的變化,《多寶塔》筋骨勁健,而《勤禮碑》怎麼那樣寬厚雍容。後來才懂。這是他不同時期習字的變化。看古代的一個書家他的書法也是不斷的變化的,他們的字也有一個從很好到更好的過程。這對我寫好書法也增加了一定的信心。才懂得,書法不但要有方法,還要下苦功實實在在的練習。
有啊!真正書法應自成一派而且被同道大家認可,只有認可才能書法家,不然成停留在臨摹階段,書法必須剛柔並濟有柔有剛,否則只能是書而非書法,至於書法家就是在獲取前人優點的基礎上又更進近了一大步,個人粗淺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