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八月笙

    記得以前工作中的一位同事問我有沒有和老公吵過架,我告訴他說沒有,他說你們生活真無趣,我告訴他沒有什麼好爭吵的,還傷感情,他說越吵感情越深,這個觀點我一點也不認同。

    我和老公脾氣都比較好吧,婚後沒有孩子的時候確實沒有事情能讓我們去吵去鬧的,有的孩子後,事情多了,生氣拌嘴的事情就會有發生。

    記得有一次,孩子兩三歲嗯時候,跟老公生氣了,沒有大吵大鬧,不過說話聲音和語氣確實不好,可還是把孩子給嚇到了,孩子楚楚可憐的樣子,膽怯的樣子突然讓我壓下了所有的壞脾氣,孩子小的時候,大人會是他的榜樣,我害怕孩子會跟著學習語言的暴力,同時給他心理影響,沒當要忍不住怒火的時候,我會看著孩子,逼著自己調整好自己的心情。

    其實孩子就是最好的良藥!

  • 2 # 胡蘿蔔長耳兔親子教育

    在每一個家庭裡,不可能出現夫妻之間沒有矛盾的情況,而以前對這類問題,很多心靈雞湯類的文章告訴我們,父母不能在孩子面前爭吵,這會對孩子造成極不良的影響。

    為此,很多家庭在出現夫妻矛盾時,會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將矛盾壓制,對矛盾事而不見,裝作無所謂裝作沒有的樣子,事實上,矛盾還是存在的,時間久了,矛盾越積越深,反而會引發導火索,引起更加激烈的家庭戰爭,最終孩子會在一片狼藉中成為最嚴重的受害者。另一種是,給孩子呈現一種表面的和平,揹著孩子兩人吵得不可開交,而可能兩個人的矛盾幾天沒有解決,面對孩子時又得假言歡笑,而孩子的觀察力是相當精準,也相當敏感的,他們會看清虛假背後的一切真相,這會對他們的心理造成更加無形的壓力,並且得不到釋放的出口,久而久之會在孩子成年後造成性格缺陷。

    對於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理解。如果父母的負面行為模式持續存在,始終支配著孩子的生活,問題父母終究會造成問題孩子。當夫妻之間出現矛盾時,可以適當宣洩自己的情緒,向家庭成員(包括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我們表達的方式以及態度,我們最終的目的不是吵架,不是誰贏了爭吵,而是解決問題。孩子也會在這個過程中明白,世界並非一片假象的和平,矛盾是必然存在的,而當矛盾出現時,並非透過暴力和吼叫,而是透過語言溝通、情感表達來解決問題,這樣孩子在家庭中學會了遇事積極表達,不是遇到困難遇到問題,去哭鬧或者是逃避。所有能夠表達出來的情緒都是積極的情緒,這也有助於孩子從幼兒到青春期的健康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適合高中女生的短髮造型有哪些好的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