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278361049623

    本體論:Ontology(本體論)一詞是由17世紀的德國經院學者郭克蘭紐首先使用的。

    此詞由ont(??ντ)加上表示“學問”、“學說”的詞綴——ology構成,即是關於ont的學問。ont源出希臘文,是on(??ν)的變式,相當於英文的being;也就是巴門尼德的“存在”。“本體”的研究,在希臘哲學史上有其淵源。從米利都學派開始,希臘早期哲學家就致力於探索組成萬有的最基本元素——“本原”(希臘文arche,舊譯為“始基”)。對此“本原”的研究即成為本體論的先聲,而且逐步逼近於對being 的探討。之後的巴門尼德深刻地提出,“是以外便無非是,存在之為存在者必一,這就不會有不存在者存在”。並且認為存在永存不變,僅有思維與之同一,亦僅有思維可以獲致此真理;而從感覺得來者僅為意見,從意見的觀點看,則有存在和非存在,存在既非一從而有變滅。巴門尼德對being(是,存在)的探討, 建立了本體論研究的基本方向:對於被“是者”所分有的“是”,僅只能由思維向超驗之域探尋,而不能由感覺從經驗之中獲取;此在超驗之域中尋得之“是”,因其絕對的普遍性和本原性,必然只能是一。不過,這一點只有蘇格拉底和柏拉圖才能真有領會,與他同時的希臘哲人或多或少地有所忽略。因而,如原子論者雖然也區分了真理認識和闇昧認識,認識到思維與感覺的不同;但其探尋的“本原”可否由經驗獲致卻極模糊,因而實際上並未能區分超驗和經驗。而在蘇格拉底那些沒有最終結論的對話中,已破除了經驗歸納方法獲取真理的可能性;在柏拉圖的理念論中,則鮮明地以超驗世界的“理念”為真理之根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多少當後媽的?如何擺正在家裡的位置,總感覺是多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