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沒有十月,而是十月少了十天
我們知道,地球環繞太陽轉動的週期是365.2422天,而早先人們所使用的儒略曆中,因為每4年加進了1個閏日,即2月29日,所以平均下來,每一個儒略年為365.25天。可千萬不要小看了這0.0078天(約11分14秒)的差別。一兩年還無所謂,甚至十年二十年也過得去,可是幾百年積累下來就非同小可了。事實上,在13世紀時,儒略年比實際的天象已經超出了8天,春分日竟然變成了3月13日,而天文學上規定應當是3月21日。當時傑出的思想家、科學家、哲學家羅吉爾·培根,特意於1263年致信羅馬教皇烏爾班四世,敦促他們研究解決這個大問題(當時的制歷權在教會)。
可誰也沒有想到,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難倒了教廷,一直拖了三百多年,致使誤差進一步擴大到10天。直到1582年,格里果裡十三世教皇才同意了一位業餘天文學家的方案,頒發了改儒略曆為格里曆的法令,其實,改變的實質主要有二:即在當年扣除多餘的10天,具體說來說是把1582年10月4日(星期四)後面的那一天,作為10月15日星期五(本應是10月5日星期五);今後凡不能被400整除的世紀年,如1700年、1800年、1900年等不再作閏年,只有如1600年、2000年等那樣可以被400除盡的年份才仍用閏年。這實際意味著在每400年中加了397個閏日,比原先少了整整3天,也說是說,在新的格里曆中,一年長度平均是365.2425天,這與實際年長只差25.9秒,足可保證在二三千年內不出差錯
不是沒有十月,而是十月少了十天
我們知道,地球環繞太陽轉動的週期是365.2422天,而早先人們所使用的儒略曆中,因為每4年加進了1個閏日,即2月29日,所以平均下來,每一個儒略年為365.25天。可千萬不要小看了這0.0078天(約11分14秒)的差別。一兩年還無所謂,甚至十年二十年也過得去,可是幾百年積累下來就非同小可了。事實上,在13世紀時,儒略年比實際的天象已經超出了8天,春分日竟然變成了3月13日,而天文學上規定應當是3月21日。當時傑出的思想家、科學家、哲學家羅吉爾·培根,特意於1263年致信羅馬教皇烏爾班四世,敦促他們研究解決這個大問題(當時的制歷權在教會)。
可誰也沒有想到,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難倒了教廷,一直拖了三百多年,致使誤差進一步擴大到10天。直到1582年,格里果裡十三世教皇才同意了一位業餘天文學家的方案,頒發了改儒略曆為格里曆的法令,其實,改變的實質主要有二:即在當年扣除多餘的10天,具體說來說是把1582年10月4日(星期四)後面的那一天,作為10月15日星期五(本應是10月5日星期五);今後凡不能被400整除的世紀年,如1700年、1800年、1900年等不再作閏年,只有如1600年、2000年等那樣可以被400除盡的年份才仍用閏年。這實際意味著在每400年中加了397個閏日,比原先少了整整3天,也說是說,在新的格里曆中,一年長度平均是365.2425天,這與實際年長只差25.9秒,足可保證在二三千年內不出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