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佔禮雜談
-
22 # 林林老板
皇帝貴為天子,擁有四海,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勢與尊貴,君要臣死,臣都不得不死,何況享用一個美人?!
中國歷史上女人只是男權的附屬品,生死去留本來就由不得自已,李世民既然當了皇帝,他又看上了弟媳,想吃就吃了唄?!
至於世民有否借此達成某些政治算計,或者因為愛情,還是純屬洩慾,無非是後人的談資罷了。他連兄弟都幹掉了,也挾制了父親退位。而今收納一個女人,又算什麼呢?
再說李唐有胡人血統,胡人本來就有這傳統,王昭君不就嫁了幾輪嘛!何況程朱理學倡導的那一套,是宋朝之後的事。這個時代的女人觀念,遠遠不似後來的纏足老太太。
再說,她畢竟是弱者,我也不想攻擊她什麼不守道義,就算是出於保全家族的政治考慮,她身不由已的被奉獻,也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正所謂髒唐臭漢嘛!這種事在整個封建世代,實在太多了。曹丕還不是娶了袁紹兒媳,也立為正妃咯,更不要講,武則天,楊貴妃的典故了!
-
23 # 趣談歷史閣
你們只看到了李世民搶占弟媳,卻沒看到這個弟媳是樣樣絕品,權勢地位相貌一應俱全,要你,你也不會拒絕。
不管李世民的風評有多好,玄武門之變算是其一生的黑點,洗都洗不掉,殺兄弒弟,還搶奪弟弟李元吉的媳婦。
這是怎麼回事呢?在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後,為了防止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的子嗣或者親信謀反,遂下令誅殺全部。
太子和齊王的子嗣全部被誅殺乾淨,親信黨羽更是一個不留,就連府中的女眷也都被李世民強行納入後宮當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李世民將李元吉的媳婦楊氏納為妾。
按理說當時李世民雖是秦王但已經確定是儲君,在這樣的情況下,要什麼女人沒有,為何偏偏戀上已婚之婦,還是自己親弟弟的媳婦,是不是太過分了?
其實不然,李世民收納楊氏完全是有理由的,而不是一時興起,將楊氏納為自己的妾實在是好處大於弊端。
弘農楊氏之後
楊氏本人沒什麼,但他背後的家族勢力厲害,她乃弘農楊氏之後,弘農楊氏乃關隴集團之一。
只要說到唐朝歷史,就繞不開關隴貴族這個話題,作為關隴集團之一的弘農楊氏有多強大呢?
弘農楊氏最早的始祖是漢昭帝時期的丞相楊敞,他還有一個身份,就是司馬遷的女婿,雙重身份給後代帶來莫大的優勢。
弘農楊氏自漢昭帝之後就一直繁衍擴大,到三國時期也依舊出名,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楊修,他就是出自弘農楊氏。
只是可惜楊修雖才華絕倫,但卻站錯了隊,賭上了曹植,後來不幸被處死,但其名號流傳百世。
到了隋唐時期,弘農楊氏已經非常強悍了,當初唐國公李淵能夠出兵靠的就是弘農楊氏的資助,以至於才有後來的李元吉和楊氏聯姻。
在這種種原因影響下,李世民才會選擇已為人婦的楊氏,獲得弘農楊氏的支持。
主要是當時唐朝雖已成立,但大陸仍不穩定,仍舊需要這些關隴貴族的支持,如果不由分說殺了楊氏,那後面的問題就更多了。
當初隋煬帝楊廣就是因為覺得關隴集團太過強大,想要削弱一點,但遭到反噬,最終國破人亡,實在令人惋惜。
李世民強占楊氏可以說是一石二鳥,這一鳥是楊氏背後的勢力,這二鳥自然是楊氏本身。
相貌卓越
據說楊氏的相貌在當時的長安城可謂一絕,在李世民初見楊氏的時候,就已經心動,只是當時楊氏已為李元吉之妻,所以不好下手。
在玄武門兵變之後,李世民自然也不顧的什麼顏面,如果不抓住這個機會,以後恐怕會遺憾終身,從李世民的十四個妃嬪就可看出,他並不是一個清心寡慾之人。
在得到楊氏之後李世民是非常高興,常常與之在一起,更是在李世民的原配長孫皇後去世之後又納楊氏為皇后的想法。
還有諫臣魏徵及時出面,勸告李世民不可為一名女子汙了自己的名聲,畢竟名義上楊氏還是李元吉之妻。
李世民也聽從了魏徵的建議,最終這件事就此作罷,但對楊氏的寵愛仍舊沒有停止。
可惜的是伴隨著楊氏的年齡逐漸增加,已經開始慢慢年老色衰,讓李世民提不起興趣,再加上唐朝愈發穩固,不再忌憚關隴集團的勢力,楊氏還是失寵了。
縱然楊氏給李世民生下兒子李明,也依舊沒能改變這種局面,可憐李世民在臨終前特意囑咐,楊氏不可陪葬昭陵。
可憐佳人楊氏,入了深宮皇家,從此便身不由己,可憐可憐。
-
24 # 前車智見
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是在玄武門之變弒兄殺弟後,用武力奪來一個皇太子的身份,而後他又逼迫李淵退位,才登上了萬眾矚目的皇帝寶座;李世民為了能將黃帝之位坐穩,不惜對自己的哥哥、弟弟和侄兒下了殺手;當他消滅了所有阻礙自己的絆腳石後,還將自己的弟媳婦楊氏納入後宮。那麼為什麼李世民要霸佔弟媳呢,下面我來告訴大家。
垂涎楊氏的美色
據史記載,楊氏在當時的唐朝是數一數二的美女,並且很有才華,可以說是一個才貌雙全的女子,早在之前楊氏進宮的時候李世民就垂涎她的美色,但已經嫁給了自己的弟弟,李世民只能“望梅止渴”,所以在弒弟以後李世民順理成章的納楊氏為妃。
楊氏可以鞏固李世民的皇位
楊氏是前朝皇族,從政治角度考慮,李世民把楊氏納為妃子可以穩定自己在前朝遺老遺少心中的地位;楊氏家族的支持對李世民來說必不可少。
由此可見,李世民霸占弟媳可謂是一舉兩得,是一個非常英明的決策。
-
25 # 亮月花郎
玄武門之變殺兄弒弟後,李世民費盡心思霸佔弟媳,除了喜歡還有啥
正如題目所講,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中奪勝而出,其實他不僅想要霸占齊王妃,而且還曾試圖強行占有太子妃鄭觀音。但是齊王妃和太子妃二人本性不同,她們二人在面對通過玄武門之變上位的唐太宗李世民,自然會表現出不同的態度。而二人價值觀的取向便決定了她們二人之後的是去是留,齊王妃選擇跟隨李世民,恐怕也只是為了貪圖餘生榮華富貴罷了;反觀太子妃,面對著殺夫屠子的凶手,鄭觀音選擇堅持了自己的貞節,為死去的丈夫和兒子保留住了最後一刻家庭底線,誓死不從李世民。
題目中講“李世民為什麼要霸佔弟媳?”,這裡所提到的“弟媳”就是我們上邊提到的齊王妃,而李世民和齊王妃二人之間的關系是一種相互取捨的關系,李世民確實有一種想要霸占齊王妃的心意,但是如果齊王妃不從李世民的話,果真能夠如同太子妃那樣堅決拒之,那麼恐怕即便李世民使出渾身解數,也不可能占有齊王妃,但事實卻相反。李世民之所以能夠霸占齊王妃,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齊王妃個人的主觀能動性。
簡而言之,是齊王妃選擇了投懷送抱,而且齊王妃的投懷送抱正中李世民下懷,能夠不顧滿朝文武百官的反對而納齊王妃為自己的嬪妃,可想而知,李世民對齊王妃喜歡程度之深。與此同時,齊王妃成功納入後宮也對李世民強迫太子妃產生了很大阻礙作用。霸占齊王妃就已經引起眾怒了,滿朝文武百官無一不滿腹怨聲,再加之鄭觀音本就態度堅決,李世民根本無從下手。
欲望,玄武門之變後成功者的姿態
李世民霸占齊王妃的舉動,可以算是一種以勝利者姿態所表現出來的占有欲,如果將齊王妃換作是其他人的妻子,或許李世民這種勝利者的占有欲也就不會過於強烈了,但也正是她是齊王妃的地位,所以才使得李世民對她情有獨鍾。同理,在對待太子妃鄭觀音的想法上,李世民也有著同樣的欲望。
玄武門之中李世民殺兄弒弟,玄武門之後,李世民儘數除掉了太子府和齊王府中的男眷家丁,只留下了這兩大府邸當中所有的女眷,凡是女流之輩,都被李世民放在了皇宮。而齊王妃楊氏則名正言順的被李世民納入了後宮,這應該算是一種很普遍的行為方式吧!尤其對於古代勝利者來說,在經過鬥爭之後,將輸掉那一方的所有東西恨不得都為自己所用。
因為我們從李世民後期的生活平常來看,除齊王妃楊氏以外,被他納入後宮的嬪妃,類似於齊王妃這種身份的,還有很多。比如隋煬帝楊廣的女兒大楊妃、參與楊玄感謀反被殺的李珉的妻子韋貴妃等等。也許有人會說到倫理綱常的束縛,難道李世民身為唐朝皇帝,真的不管不顧儒學主流思想當中的倫理綱常嗎?
這一點我需要和大家挑明:在宋朝之前,準確來說是在南宋之前(程朱理學被確立為主流思想之前),倫理綱常在當時的社會價值觀當中的地位不是很被看重,這也是唐朝開放的原因之一。再加之,李世民身上流的是胡人的血液,而胡人的性情天生豪放風流,這樣的舉動或許在漢人臣子的眼中很看不慣,但在那些流著胡人血統的大臣眼中,想一想還是可以接受的。
企圖,上位後穩住政局的需要
不得不說,李世民能夠榮登大統,確實是迎合了歷史潮流的,畢竟李世民統治下大唐的繁盛昌榮,我華夏子孫都是看在眼裡的。但是李世民即位是名不正言不順的,不管李世民能力有多大,他將李淵取而代之的背景是“殺兄—弒弟—逼父”。雖然最後唐高祖李淵主動迎合了李世民,自己穩坐太上皇的位置,將帝王之位讓與李世民,看起來還是比較符合新君繼承大統步驟的。
但實際上,當時的唐人,誰人不知、何人不曉李世民上檯的背景。所以李世民在登上皇位的第一時間想的就是要如何穩住大局,如若不然,等他前腳剛繼承唐朝天下,後腳唐朝的江山恐怕就要面臨“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厄運了。而歷史上的事實證明,在李世民初登大寶之後,盤踞於唐朝西北方向的突厥勢力,果真抓住此時機向唐朝發動了猛烈進攻。
所以李世民重新迎娶,或者說霸佔齊王妃,絕對不僅僅只是為了貪圖美色,這種評價未免太過有失偏頗。李世民霸占齊王妃,並且賜給她一定的名分地位,更多的還是出於政治考量而做出來的舉動。談到政治目的,我們就不得不入手齊王妃的背景了,齊王妃楊氏是齊王李元吉的正妃,而齊王李元吉是李淵的兒子,古代迎娶婚嫁講究的是門當戶對,這樣一想,這楊氏的地位又會差到哪裡去呢?
果不其然,齊王妃楊氏是隋朝皇室楊雄的侄孫女,而這楊雄,就是隋文帝楊堅的侄子。看吧!楊氏背後的政治勢力還是比較強大的,雖然隋王朝已經覆滅,但是他們楊家的實力仍然在盤根錯節地發展著。李世民初登大寶,他並不是想著如何解決掉這些盤根錯節發展著的舊勢力,而是如何和這些舊勢力勾肩搭背,借此來穩定大唐江山。
亮郎說
《新唐書》記載:“曹王明,母本巢王妃,帝寵之,欲立為後,魏徵諫曰‘陛下不可以辰嬴自累。’乃止。”
這句話出自《新唐書》,這句話的背景大概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當初將齊王妃納入後宮之後,竟然想要立齊王妃為皇后,儘管當時長孫皇后已經離世,但李世民的這種想法不免有些太不合規矩。面對著李世民的這一抉擇,首先站出來的就是敢於死諫的忠臣魏徵,後來在魏徵和群臣的眾諫之下,李世民才作罷。
由此也能表明,齊王妃確實是融入到了李世民的生活當中去了,李世民對這個弟媳真的特別上心。當時李世民已經坐穩了大唐江山,自然也就不存在考慮楊氏背景的因素了。或許李世民對齊王妃,真的有真情實感的流露……
-
26 # 林萌
此時此刻,我覺得,本題己有188個老師資深歷史的各位友友精彩詳細地回答了問題,各有千秋,有所不同。
我認為,是朝代適應造就了事情的結果。李闖王成功立業後,淫心大發,霸占親弟弟的夫人,實屬大逆不道!以強凌弱的霸道行為,是做為一代威風凜凜,聲譽威武雄壯王帝的色淫災難之根!
也說明了權力之下腐化腐敗現實的一面,並且體現出女性紅塵煱水隨勢可留的人性欲望!
這就是說,男人與女人之間的關系,重在權色之中生存著。男人好強並好色,女人愛美且愛錢,是人類最基本的原始人性!不可否認的事實。
因此,李世民的行為屬實是男人的本能與變態的特性。這就是為什麼盛世一時的唐朝敗落的原因。一個君子王帝,在戰場上威武霸氣,威嚴群尊,卻在盛世美顏的淫色下腐化自甘墮落,整天成月潛迷於女色之中,再不想進取,用千千萬萬人的鮮血與生命換成的江山,就因為一個人的自私自利而敗落,這是何等的可悲可歎!更可惜了!
所以說,創業容易保業難,也就是,萬惡淫為首的根原了!
從此可警示教育我們,做人做事,要知道一個道理,打鐵必需自身硬的原理,自尊自愛,自律守法,才是做人做事的基本條件與基本原理!這就是答案吧。✅
-
27 # 方程讀史
唐太宗李世民是大唐盛世的奠基者,對歷史的貢獻居功至偉,故而有“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說法,但在李世民身上也有很多備受爭議的地方,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弟手足,隨後又強搶霸占兄弟的妻子們,既然是“們”,那說明肯定還不是一個人,讓人懷疑在李世民眼中是不是“媳婦還是人家的好”。
在公元626年7月2日,天色微亮便奉旨入宮見父皇李淵的太子李建成,還有跟隨前來的齊王李元吉一起來到玄武門外,李建成已經感受到朝堂上的危險信號,但他沒有想到李世民會下手這麼快,等想要抽身撤退的時候已經晚了。
李世民在玄武門殺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太子府和齊王府的親兵得知自己主人深陷險境,集中力量猛攻玄武門,此時尉遲恭把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的項上人頭扔出城門,親信士兵一看主人一死,沒有接著反抗的必要,瞬間就鳥獸散,逃跑奪命去了。
秦王李世民以“護駕”的名義帶兵來到李淵面前,逼迫父親讓位給自己,幾乎是在同時,李世民派出的士兵已經“血洗”太子府和齊王府,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子嗣全部被殺死,府中的女眷則全部被帶回,安置在李世民的後宮之中。
在這些被帶回的女子當中最出名的就是齊王李元吉的愛妃楊氏,也就是自己兄弟的老婆。李世民霸占的兄弟老婆不止楊氏一人,還有廬江王李瑗的妻子。
廬江王李瑗是唐高祖李淵的堂侄,也是李世民的堂哥,李瑗和太子李建成關系很好,在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成為太子,對李瑗很不放心,便以李淵的名義下詔要李瑗進宮,李瑗心知肚明,心一橫舉兵造反,結果正好給了李世民理由來滅掉他。
唐太宗李世民強占兄弟媳婦到底是因為美色還是另有原因?
李元吉的媳婦確實是美人,根據史書記載,楊氏眉目如畫,容貌姣好,肌膚白皙,算得上難得一見的美女。唐太宗李世民本身就比較喜愛美色,況且成為帝王之後更要彰顯自己的權威,為人更是肆無忌憚,即使是在晚年的時候也經常大量選美充實後宮。
根據《新唐書》的記載,唐太宗李世民的長孫皇后去世後,想要讓齊王媳婦楊氏來接任皇后大位。但是遭到了魏徵的勸說,魏徵用一個歷史故事巧妙地告訴李世民這樣做可能會引發國家的動亂不安,考慮到唐朝的朝政穩定,李世民選擇聽取魏徵的建議。
李世民雖然寵愛楊氏,但最終什麼名份也沒有給她,甚至是作為自己妃子的名份都沒有。正是因為楊氏侍奉李世民多年卻沒有名份,在她死後,她只能算是李元吉的妃子進行下葬,估計黃泉之下的李元吉要被氣得再死一次。
在李世民處理了堂兄李瑗之後,他的妻妾也全部都照單全收。後來有一天,當時擔任侍中職位的王珪看到唐太宗李世民身邊帶著一位美女,正是李瑗的妻子,李世民對王珪說“廬江王李瑗平常就作惡多端,多行不義之事,殺了我身邊這位美女的丈夫,然後強行霸占她作為自己的小妾,所以李瑗的滅亡是早晚的事。
王珪聽了太宗的話,說“陛下您既然知道李瑗滅亡原因中的一條是強占別人妻子,那您為什麼還要把這位美人留在自己身邊呢?”唐太宗李世民聽後感到王珪的勸諫很有道理,所以就把這個堂兄的老婆放出皇宮。
從這裡可以看出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能夠聽得進去勸諫的君王,也和歷史上李世民虛聽納諫的事跡相吻合,李世民強占兄弟的老婆並不是完全因為美貌,要不然也不會放走李瑗的老婆。
李世民對於楊氏的霸占更多的還有家族勢力和朝堂局勢的考量。
李世民的長孫皇后就是家世背景非常強大的,在中國歷史上,門第制度在隋朝時期得到很大的發展,不少名門望族在隋唐之前就赫赫有名。楊氏家族就是其中一個。
在北周時期,弘農楊氏家族中有一個人叫楊忠,此人武藝高強並且很有遠見卓識,他跟隨獨孤信征戰四方,在此時期立下不少的戰功,也許在歷史上他的名字很少被提及,但是他的兒子就不一樣了,他的兒子叫楊堅。
楊堅的開掛人生經過一番弱肉強食之後,他成為隋朝的開國皇帝,其家族自然也確立了不同凡響的地位。楊堅之後兒子接班,可惜的是成為了歷史上的短命王朝,隨著天下大亂後地方新勢力崛起,重新整合之後的割據勢力再次爭奪討伐,最終是李淵建立的唐朝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雖然楊氏統治天下的時間很短,但楊氏家族仍舊是根深葉茂,多年的積累不是一朝一夕就衰落的。反過來再看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後謀取的皇位,剛剛穩定的天下再次面臨動亂的威脅,拉攏名門望族的勢力顯得非常重要,畢竟新生唐朝的很多資源都控制在家族勢力中。
這也正是李世民看上楊氏的原因之一,依靠楊氏背後的大家族勢力能夠幫助自己迅速穩定朝局,而楊氏家族也能保證自己的榮華富貴和地位,這是兩全其美的辦法,雙方都樂於接受這樣的安排。也許有人會問楊氏如何面對自己的殺夫仇人,兩人之間會有真感情嗎,難道不會在某個夜深人靜的夜晚一刀結果了李世民?
如果從感情的角度看楊氏,她一直都是家族利益的犧牲品,她的婚姻都是政治聯姻,包括嫁給齊王李元吉同樣也是政治婚姻,哪有所謂的感情基礎。李世民將自己納入後宮之後,只不過是換了一個更有權勢的人而已。另外,刺殺皇帝會牽連到自己的家人,相信楊氏寧願為自己的家族而活著。
作為千古一帝的唐太宗,愛慕美色是有的,手段時而狠辣強硬也是有的,相信更多的是從唐朝的角度出發思量的。
-
28 # 南飛
李世民為什麼霸佔弟媳?是因為李世民具有鮮卑血統,雖然李世民是漢人,卻保留著不少胡人的習慣,最常見的一種是夫兄弟魂,還有弟亡收弟婦。
李世民的父王李淵,出生於北周的貴族家庭,(為建立北周的宇文是來源於東部鮮卑時期的宇文部,宇文部的祖先是北匈奴,遷往中亞後留在故地漠北部隊東遷與鮮卑族混居,以後被同化的族群,為匈奴裔。所以李淵和李世民,雖然是漢族,但卻有胡人生活習慣)北周貴族系統中,打敗對手,把對手的你間收入後宮,是當時北朝貴族的傳統,也就一直延續到隋唐交替時期。還有一個這樣的習俗,父死,妻其後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妾之。
翻譯成現代的漢語,意思是,父親去世以後,繼承家業的兒子可以娶後母為妻,如果哥哥或弟弟死了,活著的男丁可以取寡居的嫂嫂或弟妹為妻。
這也就是為啥唐朝時期後宮非常亂的原因
李世民娶了李元吉的妃子,李治娶了壽王李瑁的武惠妃楊玉環,李隆基娶了兒媳婦楊貴妃,唐順宗李誦娶了爺爺的才人
就是李世民娶他的弟媳婦,楊氏的原因!
也有人說李世民為了拉攏人心,才娶的李元吉的妻子楊氏!因為李元吉的妻子楊氏是前朝皇室之女,隋觀王楊雄侄孫女。當時隋朝隨然滅亡了,但是前朝的楊氏皇族櫻顏氏一股影響很大的政治勢力,如果能善加利用,將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也有人說李元吉的妻子,齊王妃楊氏,是世間少有的美女。李世民很小的時候,就暗戀著這個小美女,只是陰錯陽差的變成了他弟弟的媳婦兒。這次李連杰被他殺了,順手把楊氏收了,也完成了一件美事。
也有人說李元吉的妻子楊氏對李世民有救命之恩,李世民為了回報救命之恩才娶的楊氏。
李世民也非常喜歡這個楊氏,非常寵愛,視如己出,在長孫皇后病逝後,李世民也曾提議讓弟媳楊氏做皇后,只不過因為種種原因,大家反對,沒有被通過!(大臣們反對的原因是,因為當時想立李治為太子,如果楊氏當皇后後,楊氏和李世民生的孩子李明,會與李治有爭皇位的危險)
李世民娶她的弟媳婦,楊氏,無論什麼原因,都給他的歷史留下了汙點,宋朝起,很多人譴責李世民的做法
李世民,聰明果斷善於用兵,為唐朝的統一立下赫赫戰功。玄德九年,發動玄武門之變,被立為太子,登機後對內以文治天下,開創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為唐朝盛世奠定基礎。
當時的玄武之變,因李淵在太原起兵的時候,答應立李世民為太子,但是李淵建立唐朝後,立李建成為太子。使得唐朝出現兩種勢力,相互衝突和鬥爭。因李建成聯合李元吉要謀害李世民,李世民被迫在玄武門殺死皇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
貞觀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廣開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虛心納諫,採取了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學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安定的局面,並大力平定外患,尊重邊族風俗,穩固邊疆,最終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
貞觀之治,為後來全盛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雄才偉略,懷柔政策,對中國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並能民族團結和國家的統一,他的豐功偉績,值得後人肯定和學習。
-
29 # 凌煙閣主
玄武門之變時,李元吉差一點要了李世民的小命。
李世民痛恨李元吉,不僅要殺了李元吉,還要將李元吉的女人都要弄到自己床上,來發洩自己的情緒。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霸占了四弟李元吉的老婆楊氏,李世民後來還跟楊氏生了一個兒子曹王李明。
歷史記載李世民和李元吉的關系十分不好。玄武門之變時,李元吉差一點就殺了李世民。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也就是公元626年7月2日。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之間的矛盾已經公開化了,兩人之間是你死我活,水火不容的關系。
李建成準備在李元吉出兵抵抗突厥的出兵儀式上,殺了尉遲敬德秦叔寶程咬金,然後再回頭幹掉李世民。
李世民身邊的文臣猛將,比如房玄齡杜如晦侯君集長孫無忌等人都被外放了,而這都是李元吉給李建成出的主意。李世民狠下心來,要和李建成一決高下。
李世民提前布局,向李淵誣告李建成和李元吉與後宮有染,李淵猶豫不決,準備讓李建成、李元吉和李世民進宮當年對質。
而李世民則買通了玄武門守將常何,在進宮前的晚上就埋伏了人馬在長安城宮城玄武門,就等待著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
當天李建成、李元吉來到皇宮,準備面見李淵。可是他們察覺到了皇宮中的變化,覺得事情不對,立即掉轉馬頭,準備返回東宮和齊王府。
可是已經遲了,李世民來了,而且還跟在他們後面發生呼喚。太子和齊王沒有心理準備,知道自己大禍臨頭了。
還是李元吉反應快,準備彎弓搭箭幹掉李世民。只是當時情況緊急,李元吉心虛有點慌張,一連兩三次都沒有將弓拉滿,箭沒有射中李世民。
李世民見李元吉動手了,自己也張弓搭箭射向李建成,李世民由於準備妥當一箭就射中了李建成,李建成命喪當場。
這時尉遲敬德帶領騎兵七十人相繼趕到,李元吉不是對手,被秦王府兵馬用箭射中了,李元吉受傷後跌下馬來。
沒想到,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李世民的坐騎受到了驚嚇,竟然胡亂奔跑,不受控制,帶著李世民奔入玄武門旁邊的樹林,李世民又被林中的樹枝掛住,從馬上摔下,倒在地上,一時爬不起來。
李元吉見機會來了迅速趕過來,從李世民手中奪過弓來,準備用弓弦勒死李世民,李世民危在旦夕,尉遲恭躍馬奔來大聲喝住了他。
李元吉知道自己不是尉遲敬德的對手,趕緊放開李世民,想快步跑入武德殿,尋求李淵庇護,尉遲恭快馬追上他,放箭將他射死了。
《舊唐書》:建成、元吉行至臨湖殿,覺變,即回馬,將東歸宮府。太宗隨而呼之,元吉馬上張弓,再三不彀。太宗乃射之,建成應弦而斃,元吉中流矢而走,尉遲敬德殺之。
《舊唐書·尉遲敬德傳》太宗所乘馬又逸於林下,橫被所繣,墜不能興。元吉遽來奪弓,垂欲相扼,敬德躍馬叱之,于是步走,欲歸武德殿,敬德奔逐射殺之。
這就是玄武門之變上的情況,李元吉差一點就要了李世民的命,換誰面對這種情況,都會對李元吉十分痛恨。
李元吉這個人在歷史的評價是非常不好的。其鎮守晉陽的時候,就不愛惜百姓,打獵的時候踐踏莊稼。也不聽人勸諫,失去了民心人望。
導致劉武周進兵晉陽的時候,百姓都支持劉武周。李元吉不是劉武周對手,不戰而退,直接就跑了。李淵起兵的大後方就淪陷於劉武周之手了。
最後還是李世民打敗薛舉騰出手來,然後打敗了劉武周和宋金剛,收復了河東太原。穩定了大唐的大後方。
李元吉實際上是個小人,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間的關系不好,其起了非常惡劣的影響。
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間的關系惡化,原因比較複雜。其中有權力的作用,也有李淵的作用,而李元吉的作用更加惡劣。
尤其是李元吉在李建成身邊不僅挑撥是非,讓李建成和李世民的關系不斷惡化。而且還在李建成身邊出各種餿主意,還準備殺了李世民。
當李世民平定山東群雄竇建德王世充等後,李元吉在當地就開始屠殺俘虜,竇建德部下劉黑闥就起兵反抗,李世民又不得不帶兵平叛,終於廢了九牛二虎之力,犧牲了猛將羅士信,平定了叛亂,劉黑闥跑到了突厥。
沒想到劉黑闥從突厥回來後,又拉起了一支隊伍,這時秦王李世民功勞太大,李淵為了壓制李世民,讓太子李建成帶兵討伐劉黑闥。
而且李淵還給了李建成隨機行事的權力。李元吉看到李建成有便宜行事的權力,勸說太子李建成趁早除去秦王世民,他說:“我自當替哥哥親手將他殺掉!”只是李建成當時和李世民的關系還很好,沒有答應這麼做。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紀七》齊王元吉勸太子建成除秦王世民,曰:“當為兄手刃之!”
後來李元吉做的事情太絕了,絲毫不念兄弟親情。有一次,李世民隨從李淵前往李元吉的府第,當時李建成也在。
當晚李世民要下榻齊王府宅,李元吉覺得除掉李世民的機會來了。于是命令手下人宇文寶埋伏在寢室裡,準備當晚刺殺世民。
李建成生性頗為仁愛寬厚,連忙制止了他。可能是李建成也怕在齊王府幹掉李世民,恐怕李淵會追究李元吉的責任。李元吉惱怒地說:“我這是為哥哥著想,對我自己有什麼好處!”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紀七》世民從上幸元吉第,元吉伏護軍宇文寶於寢內,欲刺世民;建成性頗仁厚,遽止之。元吉慍曰:“為兄計耳,於我何有!”
甚至李元吉曾經還對李淵當面說過,殺了李世民。其理由就是李世民平定洛陽後,觀望形勢,私下裡發散洛陽的財物收買人心。這不是謀反,這是什麼。應該立馬殺了李世民。李淵沒有同意。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紀七》元吉曰:“秦王初平東都,顧望不還,零錢帛以樹私恩,又違敕命,非反而何!但應速殺,何患無辭!”上不應。
李元吉千方百計除掉李世民也是有原因的,那就是李建成這個人好對付,而李世民不好對付。
如果李世民被除掉,那麼除掉太子李建成還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到時候自己不就可以當皇上了。
《資治通鑑》:齊王喜曰:“但除秦王,取東宮如反掌耳。”彼與太子謀亂未成,已有取太子之心。亂心無厭,何所不為!
李建成還是知道李元吉的野心的,也知道李元吉是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人,時刻壓制李元吉。
李元吉帶兵打仗的本事不咋地,做人也遜色一籌,但是還想著當皇上。其能力不高,野心賊大,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自己的本事駕馭不了自己的野心。
之後,太子和秦王的關系不斷惡化,李元吉在一旁煽風點火,甚至出餿主意要害李世民。
這才導致了李世民對其非常痛恨,在其去世後將他的老婆納入後宮,用來發洩自己的怒火,甚至給了李元吉一個不好的諡號剌。
剌在諡法上來說是下等諡號。其意思就是剛愎自用,忘恩負義。
諡法:“愎很遂過曰剌。不思忘愛曰剌。”。
而李建成的諡號為隱,是中下等諡號。後來又恢復了李建成皇太子的身份。這無疑表明了李世民對李元吉的痛恨之情。
楊氏長的漂亮也是被李世民霸占的主要原因,楊氏長相漂亮,一直在李世民後宮中很受寵愛。
有人說李世民霸占楊氏是為了拉攏弘農楊氏,從家族顯赫來說,太子李建成的妻子鄭觀音是山東士族五姓七望中的滎陽鄭氏,其家族顯赫不亞於弘農楊氏。
從這個角度來說,應該將鄭觀音納入後宮,可是李世民並沒有這麼做。而且如果是拉攏士族,那麼也應該給楊氏一個名分,但是李世民從來沒有給楊氏名分。
所以其原因出了好色,別無選擇。當然楊氏確實美貌,李世民覬覦楊氏美貌很久了,只是沒機會下手,玄武門幹掉了李元吉,這不機會來了嘛。
只是李世民還是心大,有點不講究,這樣把楊氏弄進皇宮,就不怕楊氏突然給李元吉報仇,那麼李世民不就慘了。
只是奇怪的是楊氏不僅沒有給李元吉報仇雪恨,反而在宮裡沒名沒分給李世民當妃子,當時宮裡人都以巢剌王妃來稱呼楊氏。
-
30 # 老威觀史
玄武門之變,可以說是唐朝史上最為重要的一個歷史事件,李世民在皇城之內發動政變,只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成功除掉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並軟禁了皇帝,其速度之快,手段之高明令人驚嘆。
但是在完成了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很快就做出了一件令人感到荒唐的事情,那就是在殺了四弟李元吉後,就順便連他的媳婦楊氏也一併收納了,因此李世民在歷史上也留下了殺弟霸妻的惡名。
通常來說,一個男人見了美女都會動心,但李世民本身就是一個不簡單的人,不然也不會有“千古一帝”的名號,那麼他為什麼要去霸佔弟媳呢?這究竟是道德的淪喪,還是別有隱情呢?
要解讀這個事情,我們就要先了解一下玄武門之變時期的情況,在玄武門之變的時候,唐帝國內部有三大勢力,分別是皇帝李淵、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其中李世民對唐帝國的功勞最大,尤其在洛陽一戰中,李世民更是一戰就消滅了王世充和竇建德兩大勢力,這是什麼概念呢?當時全天下的勢力,排名前三的就是李唐王朝、王世充和竇建德了,一下子老大幹掉了老二和老三,剩下的勢力,就基本都是戰五渣的存在,消滅他們也不需費什麼力了。
李世民立了這麼大的功勞,李淵一時間也不知道該給什麼封賞了,因為能給的封賞此前都給了,最後沒辦法,就乾脆發明了一個天策上將的榮譽稱號,同時還賦予了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一樣的權力,可以開天策府自行安排府內官員,于是李世民就擁有了能與太子李建成分庭抗禮的實力了。
PS:整個唐朝來說,天策上將只有李世民一人獲得過這個稱號。
得到了開府的權力後,李世民的秦王府在當時來說就集結了一支超豪華的陣容,文的有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武的有尉遲敬德、秦瓊、侯君集、程咬金等,實力極為強勁,但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作為太子的李建成自然也不可能坐視李世民的勢力發展壯大,于是李世民與李建成兩方勢力之間就經常發生摩擦衝突,李建成就更是不惜動用政治資本將李世民的心腹給一一調走,這就使李世民日益感到了危機。
當秦王府的幹將被一個個調走的時候,李世民也知道這樣下去自己遲早會成為孤家寡人,而李世民也不是一個會坐以待斃的人,便與房玄齡、杜如晦等幕僚經過多次討論,形成了玄武門之變的計劃,而從玄武門之變的實施情況來看,李世民能在一天之內就誅殺太子囚禁皇帝,同時還斬草除根,如此高難度的事情,自然是不可能一時興起就能辦到的,沒有詳細而周密的計劃也不可能完成。
那麼李世民霸占的弟媳究竟是何人呢?關於這點,史書上也沒有詳細的記載,只是簡單地記載為楊氏,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弘農楊氏,我們熟知的三國時期被曹操斬殺的楊修,就是出於這個家族。到了隋唐時期,這個家族的勢力也是異常地強大,家族中的大量子弟都在朝中為官,屬於當時的頂級家族。
李世民在成功地發動了玄武門之變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鞏固自己的權力和地位了,而搞政治這個東西,就需要盡可能多地得到支持,只有得到了支持越多,自己的地位才能越發地穩固。
對於楊氏這樣的大家族來說,李世民也自然不想得罪,所以李世民在斬草除根的時候,就留了楊氏一命,那麼對於李世民來說,留了楊氏一命也就罷了,為什麼還要把楊氏納入後宮呢?難道是貪圖了楊氏的美色麼?
其實楊氏確實長得很美,根據史書記載,楊氏生得玉貌雪膚,眉目如畫,能在惜墨如金的史書上得到這樣的評價,楊氏在當時來說也絕對稱得上是一等一的美女了。
面對這樣一個一等一的美女,要說李世民沒動心,是怎麼說也說不過去的,雖然歷史上李世民是個自制力很強的人,但之前的自制都是為了將來獲得更大的政治地位而做的,到了這個時候,天下已經到手,多納一個美女也不會影響大局的情況下,因貪圖楊氏的美色而納了楊氏,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不然如果楊氏長得跟鳳姐一樣,你看李世民會不會納?
不過接納楊氏,也有很深的政治意義。
首先是為了安撫楊氏一族,楊家原先將楊氏嫁給齊王李元吉,目的也是為了攀附李元吉勢力,如今李元吉被消滅,李世民明顯成為了朝中最具權勢的勢力,眼看李元吉這個靠山沒了,對於楊家來說也是一大損失。但在這種情況下,李世民納了楊氏,對於楊家來說就反而因禍得福了,從此就攀上了實力更強的李世民,想必楊家不但不反對,反而會支持。所以李世民納了楊氏,不但能使自己少一個政敵,還為自己添了一股支持的勢力,可謂一舉兩得了。
其次,李世民在玄武門政變中雖然打敗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的勢力,但這些勢力多少還有不少的殘餘,如果要徹底消滅這些殘餘,接下來也還要費去不少力氣。不過與其徹底消滅,更高明的做法就是搞搞統戰,把能拉攏過來的盡量拉攏過來為己所用。
比如我們熟知的魏徵,原先屬於太子黨勢力,曾多次建議李建成殺了李世民。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中獲勝後,就把魏徵抓到了自己的面前,並質問魏徵,為什麼要殺了他?魏徵就不慌不忙地給出了他的回答,各為其主。
其實魏徵的言下之意就是,我為了原先的主人李建成可以提出非常高明的建議,如果你能當我的主人,我也能像服侍李建成一樣來服侍你。
而對於李世民來說,如果能夠接納魏徵,一個即便是曾經要殺了他的人,那麼對於其他的太子黨殘餘勢力來說,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只要歸附了李世民,以前不管你們做了什麼,我李世民都能既往不咎。
所以接納魏徵,就成了李世民統戰中的重要一環,太子黨的殘餘勢力也是在李世民的這種統戰下,被一一瓦解了。
同理,李世民接納楊氏,也有這麼一層的含義,楊氏屬於楊家這麼個大家族,而楊家的影響也遠不止楊家這一家,還會牽連很多盤根錯節的勢力,接納了楊氏對於統戰太子黨的殘餘勢力,其中也有很大的意義。
當然,最為重要的是,李世民此舉也是不想讓別人說他閒話。畢竟,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是對自己的兄弟和老爹下了手,這樣的事情怎麼說都是不道德的,也是會被記錄在史書上的,後來雖然李世民多方篡改過歷史記錄,但不管怎麼說,李世民的所作所為,也是他人生的一大汙點,而李世民也非常在意自己的名聲。
于是將楊氏納入後宮,收納魏徵等人做小弟,就是為了將一些原先敵對陣營的人收到自己的陣營當中,這些人既然成了自己陣營的人,就自然會替自己說話了。
不過,楊氏和魏徵這樣的人能被李世民接納,多少是因為他們都有其利用價值,而李建成勢力的其他很多人,就沒這麼好的運氣了,李建成被定為了謀反大罪,按律法來說可以誅滅三族。
三族就是父族、母族和妻族,李建成、李元吉的老爹是李淵,也是李世民的老爹,李世民也不能宰了自己的老爹,而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母族就是太穆皇后的娘家竇氏一族,與李世民也同出一個母族,李世民不能把自己老娘的一家也宰了。
李世民沒法殺李建成、李元吉的父族、母族,但他可以殺他們的妻族和親信,于是李世民就擬定了一份一百多戶的名單,打算把這些人全都抓起來殺了,而就在李世民動手之前,他就已經殺了十個親侄子了,而這十個倒霉的孩子分別是李建成的五個兒子和李元吉的五個兒子。
不過殺到這一步,尉遲敬德就出來勸了李世民,李世民也算是清醒了過來,就對原太子黨採取了懷柔政策,他首先發布命令,表示惡首已除,其餘人等一概既往不咎;其次就是太量啟用了原太子黨的人,讓他們入朝為官;最後,對於外地的太子黨餘黨,就派了魏徵前去安撫。經過一番安撫,太子黨餘黨都放棄了抵抗,李世民的位置也就在玄武門之變以後穩固了下來。
回覆列表
李世民為什麼要霸佔弟媳?
第一,肯定是他的弟媳比較好看,李世民相中了。
這一點現在人肯定難以理解,作為皇帝要什麼美女沒有,非得要自己的弟媳,不會讓人恥笑嗎?
這就是現在人和古代人想法不一樣的地方。古代的人沒有現在人那麼多講究 ,那時候,男人最在意的是女人是否有姿色。只要女的比較漂亮,不管是姑娘還是媳婦,不管是長輩的媳婦,還是晚輩的媳婦,只要沒有血緣關系,你如果有能力,都可以弄回家。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李治皇後武則天就是李世民的妃子。按現在說法,李治和他小媽搞到一塊了,多讓人笑話。可是在那時候很正常,沒有人會笑話。
還有唐玄宗李隆基的妃子楊玉環就是他的兒媳。跟自己兒子搶媳婦,這個當父親的簡直不是人。可是那時候卻沒有人認為這是什麼很惡很了不起的醜事。
搞父親兄弟兒子的媳婦還算比較講道德,不講道德的連自己的姊妹都不放過。比如楊廣,據說他的妹妹因此自殺。
總之那時候的人的所作所為和道德標準,是現在人難以理解的。
現在人的觀念形成是從宋朝開始的。宋朝有一理學家,思想家叫朱熹,他提出一些做人做事必須要尊守的標準:“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就是他總結出來的,世稱“朱子八德”,是做人必須遵守的的基本道德。現在人的觀念,也就是從那時候一點點慢慢形成的。
因此,別說李世民霸占已經死去了弟弟的媳婦,就是霸占他爹和他兒子的媳婦也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