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老是想著要討好別人,這樣的心態是出於什麼原因形成的呢?
8
回覆列表
  • 1 # 鵜鶘心理

    問題中的“討好”一詞,讓我第一時間想到了美國心理治療師和家庭治療師維吉尼亞·薩提亞,當然也想到了薩提亞個人成就,是她在人際互動姿態理論中提出了討好型溝通姿態。

    薩提亞將個人和他人之間的互動模式稱為溝通姿態,溝通是人們傳遞資訊的方式,溝通將個人所要表達的資訊傳輸出去,同時,也將外部資訊接納進來,經過處理後在內心和行為上做出反應的過程。薩提亞認為任何一種溝通姿態都涉及自我、他人和情景三個層面,由於三個層次的分配存在個體差異,因此溝通姿態呈現五種型別,分別為:討好型、指責型、超理智型、打岔型、表裡一致型。除了表裡一致型之外,其他四種都是不良溝通姿態。

    討好型作為不良溝通的一種,其外在表現特點是自我價值佔的比重極低,個體非常關注他人和情景,根本不多加考慮自己的感受和自尊,以犧牲自己價值換取令他人愉悅接受的面目出現,因此在現實生活中討好型的人似乎能獲得較多數人的接納。當他們在討好他人時,儘管內心並不接受和認同,仍然會對別人意願和需求惟命是從。

    討好型溝通姿態的產生,可能與成長早期所受到的影響有關。家庭教育過於嚴苛,處處包辦代替,使幼小的個體習慣於順從於大人的意志,失去了自我價值發展的大好時機。也可能是被大人強化出來的行為。這類聲音大家或許都司空見慣,親友們說:“這個小孩真聽話,父母讓他做什麼就做什麼。”家長聽了也會默許這樣的讚揚說法。這種表揚起到強化作用,促使了討好型的出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的女人在與男人發生矛盾時會說“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