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博視娛樂
-
2 # 璟潤法務趙豔清
的評價,傳裡面的公孫勝其實是一個非常了得的人物,那麼大家對於公孫勝的評價到底是怎麼樣的呢?今天就為大家來簡單的介紹一下,順便看一下公孫勝這一個人物有著怎麼樣的經歷,希望大家對於下面的內容必須要認真的閱讀。
人物評價
餘象鬥:① 公孫勝一見、,便有思見公明之心,奈師、母之情難拋,故以推之,此實情也。② 觀公孫勝二人懇告羅真人,此尊師之禮當如此也。
金聖嘆:① 公孫勝便是中上人物,備員而已。② 古有諸葛借風,不如公孫借風之更奇也。
王望如:① 、公孫勝,不曰取之何益,而曰不義之財取之何礙。得無以強官劫民,強盜劫官,其報應果相當耶?② 公孫勝破高廉劫寨之法,妙在一聲霹靂,掩襲三百神兵。
陳忱:公孫勝學道人也,何以首劫生辰綱之謀,與劉唐一轍?稟於師,稟於母,而後出耶?戴宗、李逵來請破高唐州,必要稟於師稟於母而後出,致驚倒老母,斧劈真人,豈晚年進德耶?
人物經歷
1、人物出身
公孫勝是薊州九宮縣人氏,自幼好習槍棒,拜二仙山紫虛觀羅真人為師,道號一清先生,學得一身道術,能,駕霧騰雲,人稱。他家中雖有老母在堂,但常年雲遊在外。 公孫勝七星劫綱
北京樑中書為給岳父賀壽,搜刮十萬貫金珠寶貝,命提轄送往東京,號稱生辰綱。公孫勝認為生辰綱是不義之財,便有意劫取。
他久聞託塔之名,便到鄆城縣東溪村投奔晁蓋,想請晁蓋一同劫取生辰綱。當時晁蓋已得劉唐報信,並通過結識三兄弟,正在家中謀劃劫綱之事。 晁蓋得知公孫勝來意後,將他請進後堂,與吳用、劉唐以及相見。七人一同定下劫綱的計策,是為“七星聚義”。 楊志押送生辰綱經過黃泥岡,晁蓋七人扮作販棗商人,也到岡上休息。七人在的配合下,用蒙汗藥酒迷倒楊志等人,劫走了生辰綱。 之後,阮氏三雄返回石碣村,公孫勝則與吳用、劉唐留在晁蓋莊上。 公孫勝入夥梁山
宋江攻打高唐州,卻敗於太守高廉的妖法。吳用讓戴宗去薊州尋取公孫勝,李逵也隨同前往。二人在薊州機緣巧合遇到公孫勝的鄰居,得知公孫勝居住在九宮縣二仙山。戴宗趕赴二仙山,讓李逵假意傷害公孫勝的母親,將公孫勝激出相見。但公孫勝卻不肯出山,稱師傅羅真人不肯相放。戴宗苦苦哀告,又去拜見羅真人,請他放公孫勝下山。 羅真人傳授公孫勝五雷天罡正法,讓他下山輔助宋江“保國安民,替天行道”,又送八字真言,命他“逢幽而止,遇汴而還”。公孫勝到高唐州後,與高廉鬥法,以五雷天罡正法破了高廉的妖術。高廉欲要駕雲逃走,結果被公孫勝用法術從雲中打落,最終被雷橫砍死。梁山軍得以攻破高唐州。
攻打芒碭山時,公孫勝擺下八陣圖,擒獲、,降服,後收樊瑞為徒。
智取大名府時,公孫勝扮做雲遊道士,與一同潛入北京。
梁山大聚義時,公孫勝主持羅天大醮,掘出定下頭領排名的石碣碑。他位居第四,星號天閒星,擔任掌管機密軍師。
二敗時,公孫勝作法祭風,協助劉唐火燒官軍戰船。
4、公孫勝南征北戰
梁山受招安後,公孫勝隨宋江南征北戰,先後征討遼國、河北田虎、淮西王慶。
征討遼國時,公孫勝在幽州青石峪破除統軍賀重寶的妖法。 後又以五雷天罡正法,協助宋軍大破太乙混天象陣。
徵遼期間,公孫勝曾帶宋江去薊州二仙山,參拜羅真人。羅真人讓公孫勝隨宋江“去幹大功”,並請求宋江在“奏凱還京”時能放公孫勝歸山。
征討王慶時,盧俊義在南豐之戰中大戰金劍先生李助,卻不敵李助的劍術。這時,公孫勝隨中軍殺到,以法術使李助手中劍脫手落地。盧俊義方才將李助生擒。而在簡本水滸中,公孫勝曾“布起五里黑霧”,協助孫安奪取石祁城,又獻計攻克秦州。
-
3 # 埋汰孩自媒體
公孫勝的性格特點可以用八個字概括,剛勇、強橫、猛烈、暴躁。《水滸傳》中的公孫勝是個牛鼻子老道,他通曉陰陽八卦、識五行運轉、觀天象、降妖邪。他的師父羅真人是位神通三界、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載的世外高人。
公孫勝是非常有正義感的人,這從他聯合晁蓋一起劫取生辰綱就能看出來,所謂的生辰綱其實就是樑中書給他岳父送的十萬貫金銀珠寶,而這些都是他們從百姓手中搜刮來的,所以公孫勝才會想要劫走這筆錢。
也是因為這件事他才上的梁山,上梁山之後,他的地位在宋江、盧俊義和吳用三人的下面,排名第四,雖說排名是在吳用的後面,但其實是和他一起做的梁山軍師。
而吳用的本事大多數人都是知道的,他最大的優點就是他的聰明才智,而公孫勝既然可以和他並稱,這也就說明公孫勝的智商也是很高的,在梁山呆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就提出要回家看望母親,從這方面來看他還是一個孝子。
擴充套件資料宋江等攻打高唐州時為高廉妖法所敗,只得再請公孫勝下山相助。公孫勝大破高廉的妖法,從此與梁山泊英雄為伍。
宋江派史進攻打芒碭山,史進首戰不利,公孫勝過後趕到,擺下八陣圖,破了樊瑞的妖法,收服樊瑞等。
公孫勝也是梁山泊掌管機密的軍師,隨眾好漢接受朝廷招安、征伐遼國,旋即討伐田虎。田虎的軍師喬道清以妖法打敗梁山好漢,公孫勝道高一尺,破了他的妖法,把他收服,梁山好漢才能順利消滅田虎。
公孫勝在消滅王慶後,即出家修道。他雖為國立下大功,卻不重名利,功成身退,回薊州潛心修道。
-
4 # 老和尚來了
公孫勝,《水滸傳》中梁山好漢之一,複姓公孫,單名勝,道號“一清先生”,生得一雙杏眼,落腮鬍須,身長八尺,相貌堂堂,乃薊州人氏,自幼在鄉中好習槍棒,學成武藝多般,大家都呼他為公孫勝大郎。後來師從羅真人,學得一身道術,善能呼風喚雨,駕霧騰雲,江湖上都稱他做“入雲龍”。公孫勝隨眾接受朝廷招安,征伐遼國,討伐田虎。田虎的軍師喬道清以妖法打敗梁山好漢,公孫勝破了他的妖法,把他收服,梁山好漢才能順利消滅田虎。公孫勝在消滅王慶後,即出家修道。他雖為國立下大功,卻不重名利,功成身退,回薊州潛心修道。
姓名:公孫勝綽號:入雲龍師傅:二仙山羅真人 公孫勝
道號:一清星名:天閒星排 名:第4位籍貫:薊州(今天天津市津薊縣)使用兵器:松紋古銅七星劍、拂塵技能:蒼龍追月,奇門遁甲,風火雷動梁山職司:副軍師出場回目:第15回(一百二十回本)[1] 第二次上山回目 第54回[2](一百二十回本)出場外貌描寫:頭綰兩枚胡鬆雙丫髻,身穿一領巴山短褐袍,腰繫雜色彩絲絛,背上紋古銅劍。白肉鞋襯著多耳麻鞋,綿囊手拿著鱉殼扇子。八字眉,一雙杏子眼;四方口,一部絡腮鬍。簡介公孫勝是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人物。梁山泊主將之一,一百單八將第四。薊州人士,是個雲遊四方的道士。他身高八尺,相貌堂堂,長著八字眉、杏子眼,身穿短袍,揹著鬆文古銅七星劍,腳穿麻鞋,道號“一清先生”。公孫勝自幼在鄉中好習槍棒,學成武藝多般,大家都呼他為“入雲龍”。
他又到二仙山拜羅真人為師,學得許多道術,能呼風喚雨,駕霧騰雲,深藏不露。公孫勝去找豪傑托塔天王晁蓋,共謀奪取貪官搜刮的不義之財——生辰綱,後上了梁山落草為寇。梁山好漢劫江州法場,救出宋江後,他因思念母親而下山回鄉。後來梁山軍馬攻打高唐州時為高廉妖法所敗,只得再請公孫勝出山相助。公孫勝大破高廉的妖法,從此留在了梁山。宋江派史進攻打芒碭山,史進首戰不利,公孫勝趕到,擺下八陣圖,破了樊瑞的妖法,收服樊瑞。公孫勝也是梁山泊掌管機密的人,隨眾好漢接受朝廷招安、征伐遼國,旋即討伐田虎。田虎的軍師喬道清以妖法打敗梁山好漢,公孫勝道高一尺,破了他的妖法,把他收服,梁山好漢才順利地消滅田虎,公孫勝位居首功。公孫勝在消滅王慶後,即離開梁山人馬,回到家鄉。他看透世俗紛擾,名利浮華,功成身退,回薊州潛心修道。
-
5 # 悔昔道來
筆者悔昔來回答這個問題,切合筆者曾經所寫的文章《公孫勝看清晁蓋、宋江之志向與大義之舉相悖,於是先後離其等而去》,正好回答這個問題:
《水滸傳》中入雲龍公孫勝是整部書中為數不多的先生,以拯救天下蒼生為己任,願望就是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使之免受“風雲”之摧殘。公孫勝為人仗義,自幼喜歡舞刀弄槍,拜紫虛觀羅真人為師,學得一身好法術,不僅能呼風喚雨、撒豆成兵,還能騰雲駕霧,江湖人稱其為入雲龍。
公孫勝人物影視形象劇照(圖)
按理來說,公孫勝是個學道之人,紅塵之事皆很搭理,可是他為人是個疾惡如仇,對於不公之事便會義憤填膺。大名府樑中書搜刮民脂民膏,禍害百姓,為得是準備“生辰綱”以獻其岳父蔡京。入雲龍公孫勝看不慣,毅然入世與那晁蓋等人在黃泥崗義劫了樑中書準備的“生辰綱”。“七星聚義”上了梁山。
公孫勝之所以會追隨晁蓋,概因其認為晁蓋是個志向遠大,以救天下蒼生百姓為己任,能夠劫富濟貧解萬民於倒懸之人。於是他撇下母親,離開師傅,一心輔佐晁蓋,開創了氣勢浩大的水泊梁山基業。
公孫勝人物影視形象劇照(圖)
然而,晁蓋胸懷大志與公孫勝所認為的胸懷大志不一,公孫勝的胸懷大志是拯救天下蒼生,而晁蓋的胸懷大志是立足梁山基業,兄弟大聚會,有酒同喝,有肉同吃的逍遙生活。後來,宋江上了梁山,成為了晁蓋一人之下的二頭領,其與晁蓋的初衷截然相反,公孫勝是個聰明人,知曉宋江的為人,也注意到了梁山暗流湧動,晁蓋、宋江爭權隱隱而來。入雲龍看透了一切,於是藉機回家探母,離開了梁山,這一去便再也沒有主動回來過。
後來,梁山的發展局勢果然如公孫勝所料,權利發生了變更,晁蓋不幸而亡,宋江成了梁山的老大。宋江知曉入雲龍公孫勝的為人,知曉他的本事,為實現其目標,尤其是兵阻高唐州,入雲龍絕對是有利的助力,於是他積極策劃將入雲龍尋回來之目的。通過努力,入雲龍最終無奈的被宋江尋回,如此,梁山軍隊也成功大破高唐州。之後,公孫勝更是助梁山軍隊贏了許多戰役。本以為宋江能夠匡扶正義,然而宋江卻有著自己的小九九。
公孫勝人物影視形象劇照(圖)
宋江為了自己的地位,已經為今後被朝廷招安鋪好路子,於是策劃要在忠義堂搞個大法事,而法事的目的是:宋江原話:“一則祈保眾弟兄身心安樂;二則惟願朝廷早降恩光,赦免逆天大罪,眾當竭力捐軀,盡忠報國,死而後已;三則上薦晁天王早生天界,世世生生,再得相見。”目的如此明顯。公孫勝本對北宋末年的腐敗朝廷失去了想法,宋江卻還要效忠於腐敗朝廷,公孫勝徹底認清了宋江,與當初的願望背道而馳,倒不如出世,一心求道。公孫勝便有心裡想離開,可是一直沒有好的機會。
後來梁山被招安,公孫勝假意看望師傅羅真人,借羅真人之口向宋江提出了離開宋江的想法,希望公孫勝在幫助宋江徵遼國、徵田虎、徵王慶得勝後,讓公孫勝回來,繼續潛心修道。宋江心裡一想,那時候仗都打完了,都被朝廷封賞了,放手就放手,讓他回來自然是可以的,於是答應了羅真人。
-
6 # 允知
如何評價《水滸傳》中的公孫勝?
公孫勝,在水滸傳出場很早,是晁蓋智劫生辰綱的主要人物,得知大名府樑中書為了給自己老丈人蔡京慶壽,在當地大肆搜刮民財,搜得十萬貫金珠寶貝去給岳父送生日禮物,名曰“生辰綱”。公孫勝得之訊息後,就去找了晁蓋,商量如何擷取這十萬貫珠寶,和晁蓋莊、劉唐、吳用、阮氏三兄弟一拍即合,決定幹一票大的,也稱這次事件為七星聚義。
公孫勝可是個厲害的角色,本身武藝很高,後來又到二仙山拜羅真人為師,學得許多道術,能夠呼風喚雨,駕霧騰雲,所以江湖人稱“入雲龍”公孫勝。和晁蓋劫生辰綱的事發之後,又和晁蓋等人上了梁山,把原來梁山老大王倫幹掉了。公孫勝在梁山可是中心人物,也是最高管理層之一,排名很靠前坐第四把金交椅,也就在晁蓋、宋江、吳用之下,公孫勝是可以決策梁山的重大事宜的。
最後在晁蓋死後,宋江當家做主之後,公孫勝就回家孝敬老孃去了,不想參活梁山的事情了,估計是看透了宋江了,也看到了梁山的結局吧。雖然梁山攻打王慶的時候,出來幫了梁山一把,但是自從梁山詔安之後,公孫勝就和梁山不是一心一意了,因為違背了他當初上梁山的初衷了吧。公孫勝也是梁山眾好漢中,下場最好最幸福的一個了吧。
其實公孫勝的性格是淡泊名利,當初和晁蓋等人智劫生辰綱估計也是看不過樑中書的所作所為吧,想救民於水火之中,想在塵世中建功立業,不想埋沒自己學到的一身本領,所以選擇了上梁山這條路。當最後發現自己不能改變什麼,也只能隱遁深山繼續修道,去過閒雲野鶴的生活了。
-
7 # MR謝先生丶
其實我們都知道,水滸傳是一本小說,而且也不是紀實的小說。所以我們不用考慮公孫勝這個人是否真實存在。那麼公孫勝在小說裡到底什麼作用呢。
公孫勝是二仙山羅真人的徒弟,那麼一般人覺得他就是個道士了。其實公孫勝應該說是術士更恰當,只是近道罷了。不是說會了法術就是道士,那道士也太好做了。打扮成道士也可以不是道士,可以腦補搬山道人。而公孫勝所學的天心五雷正法,倒卻有其法,鄙人不才,也是略懂一二。天心五雷法,此法始於北宋初,有紫霄五雷譚真人擅其法,後有洞天饒真人得其法,開天心一脈,由此承襲。(後來還有路真官,混元雷真人等天心法,在此不表)後此脈併入正一之中,至今已無分別。而其法則稱為北極天心正法,在宋代有莫大的影響力,學這個法可以說是一個潮流啊,甚至連和尚都會!可想而知,所以另一個方面,也反應了這個法還是比較好學的。更多關於此法的事蹟,有興趣大家可以看看古代的志怪小說。
正因如此,羅真人傳公孫勝天心正法也就不足為奇,趕潮流嘛。而且這法也著實厲害,呼風喚雨無所不能,公孫勝用了也是得心應手。幫助梁山好漢打出一片天地。
為什麼會出現一個公孫勝這樣的人物,那是因為這是作者施耐庵一部分的寫照。據說施耐庵不僅文采好,還精通醫卜之術,所以對於法術應該也是略知一二。而且據說水滸傳成書,羅貫中也是參與的。羅貫中寫了三國演義,而三國演義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便是諸葛亮,羅貫中將諸葛亮塑造成足智多謀,能掐會算,呼風喚雨,無所不能的神仙。那麼作為水滸傳裡,也應該安排這樣的角色啊,好了,智多星吳用出現了,但是不夠厲害啊,不能呼風喚雨啊,啪,一拍腦子,公孫勝就出現了。無疑公孫勝和吳用的合體,像極了諸葛亮。而再想想水滸傳的創作,也不難發現和三國演義的相似性。
-
8 # 騎豬晒陽陽
公孫勝,綽號入雲龍,道號一清,薊州人氏。他與晁蓋、吳用等七人結義,一同劫取生辰綱,後上梁山入夥。後離開梁山,回鄉探母,直到大破高唐州時方被戴宗請回。梁山大聚義時,排第四位,上應天閒星,擔任掌管機密軍師。徵方臘前返回薊州,潛心修道!
公孫勝是樑上108將中聰明的人,同時也是樑上中最明白的人!
第一 公孫勝聰明
公孫勝樑上地位已經被架空,他自己認為已經沒有留下的必要了,經過征討遼國,田虎和王慶等一系列戰爭磨合!樑上集團已經分化為宋江和盧俊義兩個集團,兩個集團已經自己多次單線作戰,這兩個集團的人員也是越來越固定,基本上已經形成了兩條平行線,宋江這邊,宋江是主帥,吳用是參謀。盧俊義那邊,盧俊義是主帥朱武是參謀!這樣的權利分割讓公孫勝這個四哥基本已經沒有權利了,就是被架空了,在作戰方面這個四哥的權利還不如神機軍師朱武,這讓入雲龍這個血性的漢子根本受不了,所以乾脆一走了之,既然你們不讓我有權利,我也不賠你們玩了,乾脆回山上做老道去,但是入龍雲走的時候表現出他聰明的一面,沒有說不滿意了,或者是對自己的權利行使不夠而走!看看他走時說的話!眾人飲酒之時,只見公孫勝起身對眾頭領說道:“感蒙眾位豪傑相待貧道許多時,恩同骨肉,只是小道自從跟著晁頭領到山,逐日宴樂,一向不曾還鄉看視老母。……””等等原因,從話語中我們可以看到公孫勝這個人聰明絕頂,沒有鬧以看母親為名及時脫離這個集團,這跟現在我們辭職時候因為待遇不滿大鬧一場而離去完全不同!從這點上你也可以看出入雲龍看似血性,其實還很細心,他深知宋江會挽留,但是他不想留在這個沒有發揮的地方,所以以母親為由撤除了梁山!
第二 公孫勝不恥宋江招安,有血性
宋江向著招安,公孫勝想轟轟烈烈的幹一番事業,從智取生辰綱中我們可以看到,公孫勝之所以同意擷取生辰綱是因為要籌錢辦大事,不是一般的打家劫舍,而且他早已經看不慣宋朝的作風,所以同意參見,但是宋江呢一天只想著招安,而且宋江想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忠誠的臣子留名千古,傷害了很多兄弟最初的理想,上樑上大家為的是一起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然後一起幹一場轟轟烈烈的大事,宋江確總是要招安,這對於血性的公孫勝來說簡直是一種侮辱,隨即受不了趕緊下山!
第三 重情重義,公孫勝既然走了,為何又回去
1.公孫勝對梁山,尤其是當初一塊劫生辰綱的那幫老兄弟,是很有感情的。梁山遇上難事,自己當然不能袖手旁觀。
2.此時的梁山被宋江搞得不錯。公孫勝也許懷疑自己的眼光了。他既然有建功立業的慾望,那麼,如果宋江真的很能幹,跟著他幹又何妨?
這也恰好能夠解釋,為何公孫龍迴歸梁山後一直沒再離開——直到出征方臘之前。
他也許早就嗅到了不祥的氣息,更大的可能是,他對宋江徹底絕望了。從接受招安後,梁山好漢們不管立了多大的功勞,仍然是處於不受待見的處境中。宋江的臉上,也是整日掛著愁雲。用李逵的話說,真是”受盡了鳥氣“。而宋江根本沒有能力改變這種狀況,他只能像條狗一樣甘受驅使。
所以,在出徵方臘之前,公孫勝第二次退夥。這次,他的世俗慾望徹底熄滅了,開始專心地隱居山林,修道養身。
從出世到入世,再從入世到出世。這一個圓圈,繞住了多少能人異士!
-
9 # 鋒哥說電影
他是個不忠,不義之人。公孫勝人稱“入雲龍”道號一清先生,自幼習武,後師從羅真人,習得呼風喚雨,騰雲駕霧等一身道術。這是水滸中的介紹,至於對他的評價網上並不多,這裡我來談下自己的看法,不喜歡的勿噴。
1. 不忠 師從羅真人學習法術,道教之人本該清心寡慾潛心研究道術,確按耐不住世俗之心。羅真人本不願放人下山,奈何擋不住戴宗等人的苦苦哀求,再加上公孫勝本有意下山。師傅只得成人之美放人,這一點說明公孫勝求道之心不堅,不忠於自己的追求,貪戀錢財,不忠於師傅。
2. 不義 雖然梁山反對詔安的大有人在,但是像公孫勝這樣一走了之的還真只有他一個。林沖跟朝廷是不共戴天之仇,害得他家破人亡。你公孫勝沒有他的仇恨大吧?他都沒有因為宋江的決定而決裂,你一沒仇二沒狠的,就這樣撇下眾兄弟們獨善其身,這是不義之舉。就算你預知到詔安是條不歸路,那你也不能不管兄弟們的死活啊。你應該儘量周旋,幫助宋江出謀劃策,將兄弟們的損失減少到最低啊,這樣才對得起聚義堂108好漢義結金蘭的誓言啊,可惜他沒有這麼做。
所以說水滸中的公孫勝是個不忠不義之人。
-
10 # 只會亂剪輯的傻茄子
公孫勝是小說《水滸傳》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因為從小就開始學習練武,所以他的武藝很高,而且他出身道家,師父是二仙山羅真人,會很多高深的法術,能夠呼風喚雨,有很大的本領。後世對公孫勝的評價大多還是不錯的。
有人評價公孫勝是一個非常有正義感的人,這從他聯合晁蓋一起劫取生辰綱就能看出來,所謂的生辰綱其實就是樑中書給他岳父送的十萬貫金銀珠寶,而這些都是他們從百姓手中搜刮來的,所以公孫勝才會想要劫走這筆錢,也是因為這件事他才上的梁山,上梁山之後,他的地位在宋江、盧俊義和吳用三人的下面,排名第四,雖說排名是在吳用的後面,但其實是和他一起做的梁山軍師,而吳用的本事大多數人都是知道的,他最大的優點就是他的聰明才智,而公孫勝既然可以和他並稱,這也就說明公孫勝的智商也是很高的,在梁山呆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就提出要回家看望母親,從這方面來看他還是一個孝子。
在宋江同意朝廷的招安之後,公孫勝原本打算不再管梁山上的事了,但是因為宋江等人的挽留,看在兄弟情分上,公孫勝才答應幫忙征戰,說明他很重情義,另外,公孫勝不貪戀權勢,在幫宋江等人平定了淮西,一夥人開始往京城走的時候,公孫勝並沒有跟著宋江一起去見皇帝要什麼封賞,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選擇跟著師父繼續學習道法,好好照顧母親來過完自己的一生。
回覆列表
延伸閱讀
公孫勝是薊州九宮縣人氏,自幼好習槍棒,拜二仙山紫虛觀羅真人為師,道號一清先生,學得一身道術,能呼風喚雨,駕霧騰雲,人稱入雲龍。他家中雖有老母在堂,但常年雲遊在外。
北京樑中書為給岳父蔡京賀壽,搜刮十萬貫金珠寶貝,命提轄楊志送往東京,號稱生辰綱。公孫勝認為生辰綱是不義之財,便有意劫取。他久聞托塔天王晁蓋之名,便到鄆城縣東溪村投奔晁蓋,想請晁蓋一同劫取生辰綱。當時晁蓋已得赤發鬼劉唐報信,並通過智多星吳用結識阮氏三兄弟,正在家中謀劃劫綱之事。[2] 晁蓋得知公孫勝來意後,將他請進後堂,與吳用、劉唐以及阮氏三雄相見。七人一同定下劫綱的計策,是為“七星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