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輕舟疾發
-
2 # 小妹品生活
我理解的“吃虧是福”是選擇性的吃虧才是福,就是在明知道會吃虧的情況下要不要去做某件事,有些虧是需要我們主動去吃的,比如剛入職場時我認為無償的加班是吃虧,帶著抱怨的情緒去做老闆交代的工作,後來發現這些都是職場小白的必經之事,在完成這項任務的過程中發現自己懂的太少,做事的效率太低,而且還磨礪了我剛出社會那種焦躁的心性,後面就慢慢的就會在這樣的“虧”中去學習領悟和總結,如何更好的融入工作,更高效的完成任務,不再吃或儘量少吃這樣的“虧”,這樣的小虧我們經常吃是可以吃吃的,但是不能經常吃同樣的小虧;而所謂的“會吃大虧”是在做明知不可為或者風險很大的事,在造成不好的結果後被動去吃的虧,這樣的虧就要經過多煩思考多聽他人勸導,如果能夠承擔吃“大虧”帶來的後果可以闖一闖,如果不能那這樣的“虧”我們不能輕易吃;還有一種是吃暗虧,這種多半是固執己見、一意孤行、草率行事導致的,這樣的虧是讓我們漲見識或漲記性的,不能再吃第二次的虧;以上是我的粗淺見解,感謝你的發問
對於這類事,只要自己心中能承受了,就無所謂,若承受不了,就向對方說明。因為超過了自己的忍耐限度,沒有必要忍受了,再忍受不是珍惜自己,而是縱容對方了。
若有人勸,視情而定,看勸人的這人,若是做人挺好,做事認真的人,看他情面可以忍耐一二,是有條件的,不是無原則無節制的讓步。還得看這人可否駕馭得了對方,駕馭不了,只管做自己的。
再則勸人這人,是否處事有偏執,偏向對方我們不高興,偏向自己對方肯定不樂意。或者從中挑唆,這類人根本不能用。不說一碗水端平,基本可以就行了。沒有絕對公平,只要相對公平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