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厚德載物1380647749
-
2 # 我不是隔壁的老王
要說這個問題首先要看古詞豪放派形成的年代,唐詩宋詞,唐朝中後期,詞這種文學體裁已經盛行起來,被人們熟知的李煜等就是那個時期的代表,我們不妨可以看一下李煜的父親李璟的一首詞《攤破浣溪沙》,四十八個字,搖盪回還,流傳千古: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細雨夢迴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珠淚何限恨,倚闌干。唐中後期已經漸顯衰敗,尤其唐後期,戰亂紛爭,這樣的歷史背景讓很多文人憂國憂民,或者婉約消愁,也就限制了很多人的豪放情懷。細讀唐中後期詞作,多為婉約悽婉之筆。宋滅唐之後,詞這種體裁幾乎取代了詩,在文人之間大為盛行,加之北宋繁榮,也就造就了一匹豪放派詞人,王安石、蘇軾、蘇轍,都曾用“豪放”一詞來衡量評論詩詞,第一個用豪放評論詩詞的是蘇軾。從蘇軾的很多詞裡可以讀出他的那種蕩氣迴腸恢弘豪放的胸襟,同時期豪放派詞人代表還有辛棄疾。相比較而言,雖然范仲淹出生早於蘇軾,其詞也豪放大氣,早於蘇軾寫出豪放的詞來,但由於在詞的影響上不及蘇軾,當時他也沒有標榜自己的詞相對於婉約派要豪放,也就不被稱為豪放派的開創者了,只能說他是豪放派的先行者。
一提范仲淹,就想起範公的至理名言,《先天下知優而優,後天下知樂而樂,》時至今日仍然流傳到民間。
範公者名仲淹,號文正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曾在京城為官,因其秉公,剛直,曾多次受到貶斥,再多地做知府,統判等職位,最後總結了一個名言,少說話,多磕頭。直到現在,老家的一句順口溜。
他在蘇州:做知府的時候,手下多被推薦,到京城做官,而且很多人還受到了重用。有一個小縣的巡察,叫蘇麟,也很努力,業績很好,清正兼明,就是沒被推薦,這事範公當然不知。一天偶然的機會,兩人會了一次面,這蘇巡察,送給範公兩句詩;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逢春。就是後來的成語《近水樓臺》聰明的範公心領會神,很快就提拔了蘇,後來蘇麟也得到了高升和重用。
范仲淹的一生是坎坷不平的一生,雖然只活了六十二歲,但是更是為官年歲最多的官員之一。最後死在了去做官的路上。
在青州做知府時,為官清正,不講私情,細心為民,除惡除霸,青州人為了紀念這位好官,在青州府向西建有《範公亭》以作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