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已經過期了

    “鬥卮酒”是多少酒?張斤夫

    關於樊噲的酒量,在司馬遷的《史記·項羽本紀》裡這樣寫道:“噲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張良曰:“沛公參乘樊噲者也!”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之鬥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短短几句話,不但生動地描寫了項王的大度,更生動地刻畫了劉邦的大將樊噲的勇猛與豪爽,繪就出一副鴻門宴千古不朽的畫面。

    然而,“鬥卮”是多大的容量?樊噲一口氣喝下一斗卮的酒,這需要多大的酒量?有的專家認為,“鬥”這個字是衍文,是因抄寫錯誤而多出來的字;也有的認為,“鬥”是古代的一種酒器。所謂“鬥卮”,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大杯酒的意思。

    考古專家裘錫主教授說,馬王堆漢墓簡帛中,有一份記載陪葬物品的遺冊,它上面不但記載著“鬥卮”,而且,還發現了鬥卮實物:原來,秦漢時期的一斗相當於今天的兩升左右。一“鬥卮”酒,也就是我們今天的兩升酒。另據筆者考證,中國唐宋以前的酒,並不是白酒,而是黃酒。比如唐代的李白,斗酒詩百篇:喝一斗酒,作一百篇詩。這裡的斗酒,就是米酒,或者說是黃酒;武松在景陽岡一口氣所飲的十八碗酒,也是黃酒。曹操所說的“杜康”,那時也還是米酒。後來發展成今天這樣的高度數的白酒。與李白的“斗酒”以及武松的十八碗酒相比,樊噲的鬥卮,酒量就不算太大了。《史記》儘管是歷史,但在一些具體細節的描寫上,不免有些誇張,這是十分正常的。或者說,歷史家描寫的很客觀,但我們後人的理解不正確,比如這個鬥卮的“鬥”,被誤解或誇大,我們翻閱了許多有關項羽本紀的註釋,大都憑想像解釋為形容詞,而沒有一本把“鬥”理解為容量單位的,因而,認為樊噲的酒量大得不得了,似乎只有這樣,才能突出樊噲的英雄形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看某些電影或電視,你會流淚嗎?一般是什麼打動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