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肯定範可尼貧血是遺傳病。
我曾經遇到過這樣一個範可尼貧血家系,患兒的父親和母親來自同一個農村,父母健康,家系中也沒有遺傳病史,但是不幸的是他們出生的第一個孩子到7歲的時候被診斷出患有範可尼貧血,家人百思不得其解,家住農村環境良好,家族中也沒有遺傳病史,好端端的孩子怎麼會得範可尼貧血呢?醫生建議到我們公司做了基因檢測,透過檢測後發現孩子的FANCA基因存在1-6號外顯子純合缺失,家系驗證發現孩子的父親母親均是FANCA基因1-6號外顯子缺失的攜帶者。而這個孩子不幸繼承了父親和母親變異的基因(這個機率是25%),患者還有兩個弟弟,又對兩個弟弟進行的FANCA基因的驗證,發現二弟僅是雜合攜帶,而小弟弟不幸也是純合變異。患者媽媽說小兒子確實有貧血的症狀,但是以為是孩子小的緣故,沒太在意。孩子父親和母親攜帶同一突變位點的機率是非常小的,我當時與他母親溝通是否存在近親結婚,他說不是,我不好追問,後來我想可能同一個村子裡,系譜較近的緣故。
範可尼貧血也成再生障礙性貧血,是一種非常罕見的隱性遺傳病,以造血細胞減少為特徵,主要表現為貧血,有些患者還會存在先天畸形。面板色素沉著、先天性心臟病,發病年齡男孩通常在4-7歲,女多在6-10歲發病。約10%-30%為父母近親結婚。
目前OMIM中關於範可尼貧血的基因有以下幾個:
該疾病主要呈隱性遺傳,對於雜合攜帶者不會表現出疾病,但如果與另一個雜合攜帶者結婚,後代患病的機率為25%,攜帶的機率是50%。母親對於該病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法,一是進行輸血,患者貧血症狀,另一種就是激素療法,但均只是緩解病情。唯一能夠根治的方法就是骨髓移植,但價格昂貴,而且也有復發的可能。
因此避免患病孩子的出生才是硬道理,透過基因檢測,產前篩查等措施降低患病孩子的出生率。同時我們期待基因治療能早日應用到臨床,讓遺傳病不再可怕。讓我們除了防守外,還可以主動出擊。
首先肯定範可尼貧血是遺傳病。
我曾經遇到過這樣一個範可尼貧血家系,患兒的父親和母親來自同一個農村,父母健康,家系中也沒有遺傳病史,但是不幸的是他們出生的第一個孩子到7歲的時候被診斷出患有範可尼貧血,家人百思不得其解,家住農村環境良好,家族中也沒有遺傳病史,好端端的孩子怎麼會得範可尼貧血呢?醫生建議到我們公司做了基因檢測,透過檢測後發現孩子的FANCA基因存在1-6號外顯子純合缺失,家系驗證發現孩子的父親母親均是FANCA基因1-6號外顯子缺失的攜帶者。而這個孩子不幸繼承了父親和母親變異的基因(這個機率是25%),患者還有兩個弟弟,又對兩個弟弟進行的FANCA基因的驗證,發現二弟僅是雜合攜帶,而小弟弟不幸也是純合變異。患者媽媽說小兒子確實有貧血的症狀,但是以為是孩子小的緣故,沒太在意。孩子父親和母親攜帶同一突變位點的機率是非常小的,我當時與他母親溝通是否存在近親結婚,他說不是,我不好追問,後來我想可能同一個村子裡,系譜較近的緣故。
範可尼貧血也成再生障礙性貧血,是一種非常罕見的隱性遺傳病,以造血細胞減少為特徵,主要表現為貧血,有些患者還會存在先天畸形。面板色素沉著、先天性心臟病,發病年齡男孩通常在4-7歲,女多在6-10歲發病。約10%-30%為父母近親結婚。
目前OMIM中關於範可尼貧血的基因有以下幾個:
該疾病主要呈隱性遺傳,對於雜合攜帶者不會表現出疾病,但如果與另一個雜合攜帶者結婚,後代患病的機率為25%,攜帶的機率是50%。母親對於該病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法,一是進行輸血,患者貧血症狀,另一種就是激素療法,但均只是緩解病情。唯一能夠根治的方法就是骨髓移植,但價格昂貴,而且也有復發的可能。
因此避免患病孩子的出生才是硬道理,透過基因檢測,產前篩查等措施降低患病孩子的出生率。同時我們期待基因治療能早日應用到臨床,讓遺傳病不再可怕。讓我們除了防守外,還可以主動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