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箭箭4819

    據出土文物證實,遠在四千年前,我們的先民就在此山上留下足跡。春秋戰國時,越王勾踐曾將普陀山及附近諸島稱為“甬東”,秦朝安期生、晉朝葛洪等人都先後來山採藥和修煉。

    相傳漢代大儒梅福曾來山隱居,故普陀山初名梅嶺山。唐朝佛教盛行,公元九世紀中葉,有天竺(今印度)僧人來山,並得梵名“補怛洛迦”(意即美麗的小白花)。

    唐大中十二年(858年),日本僧人惠鍔從五臺得觀音像歸國,途經普陀洋麵,遇風受阻,來到普陀。

    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開始在普陀山正式建寺,賜名“寶陀觀音寺”。

    宋高宗紹興元年(1131年),朝廷將島上所有漁民遷出,闢為“佛地淨土”。宋寧宗嘉定七年(1214年)指定普陀山重點供奉觀音,山中各寺院內均塑觀音像,於是觀世音與普陀山結下不解之緣。

    因《華嚴經》載:“於此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彼有菩薩,名觀自在”,遂被附會為觀音菩薩的道場,成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元、明、清各朝都曾對普陀山賜金撥銀,進行修繕和擴建。

    清康熙年間,荷蘭殖民者點據普陀山,將寺院焚燬殆盡。後來,康熙皇帝兩次撥款修復,到清中葉已擁有三大寺、八十八庵院(中型佛寺)、一百二十八茅棚(小型寺院)。

    大部分建置在島的東南部。當時山上香火鼎盛,僧眾多達三千餘人。普陀山成了聞名海內外的佛教勝地,國內各地以及日本、東南亞的佛教徒前來此“海天佛國”朝拜的,絡繹不絕。

    直到1945年抗戰以後,普陀山尚有大小寺院庵堂八十餘所。這個所謂佛國聖地,名揚海外,尤其在東南亞佛教界和華僑中影響很大。

    解放後,國家對主要寺院和風景點進行了多次整修,國內外遊客更是紛至沓來,四季不絕。普陀山現正在修復中,目前對外開放的有三大寺、四大庵等二十多個風景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暗黑3》中法師塔隕流的BD是怎樣的呢?怎樣玩好這款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