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拉丁小子
-
2 # 黃聰明777
可以說從改革開放40年後,多數農民青壯年都早已成為工人,不管是高樓大夏,基礎設施建設,工廠等都少不了農民工。但是政府那一個部門真正為這些工人養老保險或施工保險關注過。這些都是政府沒有計劃內的零工人。才造成如今這些農村老人養老大缺口。
-
3 # 楓林聽雨207970404
值得商榷的說法。中國的國情看,人口眾多,吃飯的口多,農民減少,糧食哪裡來?絕不能把我們口糧掌握在別人手裡。這是國家戰略。應該提高農民待遇,鼓勵有知識的人經營土地,高效經營土地,才可持續發展的大計。
-
4 # 慣看秋月一散人
這些磚家是80後吧?以前的老磚家大概不會說這些話,畢竟計劃經濟時代是農民上繳的公糧養活的他們。祖國的大好河山和建設哪點少了農民?戰爭年代打仗是不是農民?建國後高基礎建設(修水利工程修路等)是不是農民?交公糧養活城市人的是不是農民?改革開放後城市建設蓋樓的是不是農民?現在在城市仍然在幹著最贊最累的基層服務行業的也都是農民,這個磚家的八輩祖宗也肯定是農民,不然他就姓孫叫悟空,是石縫裡崩出來的。
-
5 # 大樹下的螞蟻
減少?減少多少才合適?這是個錯誤的說法!如果農產品價格高,農民會種地,他們自然富裕!農民人口減少不減少,與富不富不是對等的關係,人口因素是有些影響,但不是全部!況且,中國現在本來也沒多少農民了!
一個國家的經濟狀況好,物價合理,那所有人都會受益,也包括農民!反之,種什麼跌什麼,好收成卻無好收益,農民永遠也不會富裕!
-
6 # 使用者3470888007550
狗屁專家,放你媽的屁。中國經濟創新不足,本來工業、服務業吸納的就業就有限,再增加幾億農民就業,去你家上班,去你家吃飯啊???
個人觀點,應該把農民搞成明星一樣的待遇,全國明星也不算少數,農民就應該跟他們一樣,農民伯伯的作用比明星大,起碼他們不搞什麼八卦新聞,不亂來,不變性,社會早就該關注下,在地裡辛勤勞作的人,現在有些人,開豪車,出入高檔餐廳的,他們消費一天的,等於農村一年的支出,農民伯伯說什麼了,是因為他們不會說嗎?不是因為他們懂得,不是他們的羨慕也沒用,他們懂得腳踏實地的幹,麥子才可以長出來,他們的職業,才是人們應該敬佩的,因為沒有他們,全都得喝西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