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51242362059

    【1】《白種人上帝的驕子》。

    寫在自己國家電車頭等車廂裡,受西洋小孩兇惡的目光的逼視而生的屈辱,憤怒和“迫切的國家之念”:“誰也是上帝的驕子;這和昔日的王侯將相一樣,是沒有種的!”

    這裡,被壓迫者的階級意識昇華為半殖民地的華人民的反帝的民族意識,後來朱自清拒領美國救濟糧兒貧病以終的華人的氣節,由此可見。

    【2】《生命的價格——七毛錢》。

    寫了農村底層兒童和婦女的普遍的非人的“人生”:在人口可以買賣的黑暗舊中國,“人貨”成了商品的一種,“人貨”中,婦女是價格低廉的一種,男女小孩又是價格最低的“生貨”,而低廉到七毛錢便可以買一條人的生命,更是超出人的想象。

    然而,這還不是被賣的女孩飛人生涯的開始,等待她的將是輾轉被賣的命運:或賣為婢,或賣為妾,或賣為妓,總之,她將度過的是血與淚的一生。對照祥林嫂和包身工,便可知道這類花七毛錢便可以買到的女孩今後的萬劫不復的命運。

    【3】《阿河》。

    寫的是年輕的阿河被賣,幫傭,逃婚,被綁,再逃,告貸贖身不得,而終於自賣的事,題材有些近似祥林嫂前半生的故事,結局雖不如祥林嫂的悲慘,但在冷酷人群的笑罵聲中獨自和命運作拼死一搏的阿河,也是欲哭無淚了。

    對個人家境和生活艱難的描寫,也是朱自清寫人生的一個重要的側面。

    【4】《兒女》。

    寫的是“蝸牛背了殼”的那種“幸福的家庭”,無論自責或自嘲,都透露著艱辛生活得苦澀。

    【5】《背影》。

    文中“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是東奔西走,家中的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謀生,獨立支援,做了許多大事。那知老境卻如此頹唐······”,若非自身也領嚐了人生堅信的況味,便不能發此浩嘆。

    兒子從背後看父親,既掃去了平素父親面對作者時所作的對一切不如意之事的掩飾,使其喜怒哀樂真實呈現,又暗示了兒子是在一種為父親所不知的情形下去領會這份愛心的。

    【6】《荷塘月色》。

    透過對月下荷塘的描寫,抒寫作者在政治形勢劇變之後,在嚴酷現實的重壓下的苦悶、彷徨和寂寞的心境,表現了作者對黑暗現實的不滿情緒以及對未來美好自由的嚮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旅行中如何快速搭夥結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