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社盟如今定位的逼仄,來源於其無論在面對社會發展,還是面對聯邦時,都對自己的成功過於心安理得。
近期的德國巴伐利亞州大選,在過去一個星期後依然餘波未平。在此次選舉中,作為現屆執政黨之一的基社盟得票率僅為37.2%,創下了1950年代以來的最低紀錄。基社盟或轉向“人民黨”
基社盟,全稱巴伐利亞州基督教社會聯盟。由於其他基督教保守黨派均在上世紀50年代被基民盟完成“招安”,基社盟由此成為德國唯一一個作為基督教保守主義地方黨派活躍在聯邦層面的政黨。自那以後,基社盟在賴以生存的巴伐利亞州的票數幾乎常年維持在50%以上。
面對這個結果,有高層黨員提出要回歸不以小眾定位,儘可能符合社會多數群體訴求的“人民黨”的路數。
回覆列表
-
1 # 希爾維
-
2 # Ssummer
難民問題,是默克爾政府執政陷入危機的重要原因。因與其他黨浱在難民問題上長期存在分歧,致使默克爾政府的執政理念遭受逅病,信譽下降,政府的公信力不斷打折,以致默克爾本屆政府處於搖搖欲墜,風雨飄搖之中。俗話說,失民意者失天下。默政府執政時代的結束。只是,時間問題,早晚問題。
這一選舉結果是對只知道爭權奪利,不肯踏實做事的基社盟的懲罰,也充分表達了對默克爾領導的聯邦政府的不滿。
基社盟是默克爾所在基民盟的姐妹黨,自1962年來就在德國最大、最古老也最富有的巴伐利亞州單獨執政,當個土皇帝。早在此次巴伐利亞選舉之前,基社盟就已經在各類民調中預知了自己的頹勢。但基社盟並沒認真思考應該為透過什麼樣的“民心工程”,挽回選民的心,而是簡單粗暴地將失利歸咎於默克爾,在聯邦層面給默克爾拆臺,在難民問題上與政府對著幹,希望以此贏回對默克爾難民政策不滿的選民。但沒想到,基社盟這種“不識大體”的行為反而讓德國選民感到厭煩,認為基社盟只知道喊口號、爭利益,卻不肯在踏踏實實在移民與安全之間尋找平衡,不能拿出改善就業、提振經濟的具體措施。因此,雖然主張接受難民,但注重民生的綠黨成為了這次選舉的最大贏家,而基社盟卻輸掉了單獨執政權。
同時,聯邦政府執政黨之一的社民黨在這次選舉中支援率遭“腰斬”,從第二大黨變成了第五大黨。選後採訪結果顯示,選民對社民黨在聯邦政府中寂寂無聲、毫無作為表示不滿,認為其沒有起到執政夥伴應有的“制衡”作用。
這次選舉,默克爾領導的執政聯盟均遭遇滑鐵盧,為默克爾敲響了警鐘。雖然現在普遍認為聯邦政府不會輕易解散,但如果不能採取有效措施、任由民心流失,那麼離解體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