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遠帖》是王珣寫給從兄弟伯遠的一封信扎,王珣和伯遠都是東晉丞相王導的孫子,“書聖”王羲之的侄子。
《伯遠帖》目前來看,是存世最早的,著名的行書墨跡真本,一直為歷代鑑賞家珍藏。乾隆將此帖列為“三希”之一,視為稀世之寶。
(請把手機橫過來看)
引首的“江左風華”四個大字,是乾隆所寫,上面鈐有“乾隆御筆”一璽。
接下來是乾隆寫的“家學世範,草聖有傳,宣和書譜”12個字,下面鈐有“乾隆宸翰”“幾暇臨池”“耽書是宿緣”三璽。接著是乾隆御題的兩段,分別鈐有“乾隆宸翰”“涵虛朗鑑”二璽,和“乾”“隆”二璽。
順著看,就是王珣所書《伯遠帖》。
此帖筆力遒逸,結體開張,如清風,如煙霞,盡顯“東晉風流”。
再往下看,就是董其昌的題跋,和乾隆繪的枯枝文石,並又有題跋,鈐“幾暇怡情”一璽。
接著是王肯堂跋。
卷尾是董邦達繪圖。
最後是沈德潛所書的《三希堂歌》。
以上就是《伯遠帖》全卷的內容。
《伯遠帖》是王珣寫給從兄弟伯遠的一封信扎,王珣和伯遠都是東晉丞相王導的孫子,“書聖”王羲之的侄子。
《伯遠帖》目前來看,是存世最早的,著名的行書墨跡真本,一直為歷代鑑賞家珍藏。乾隆將此帖列為“三希”之一,視為稀世之寶。
《伯遠帖》全卷都有些什麼內容,我們先看看他長成什麼樣(請把手機橫過來看)
下面,我們分段介紹每一部分的內容引首的“江左風華”四個大字,是乾隆所寫,上面鈐有“乾隆御筆”一璽。
接下來是乾隆寫的“家學世範,草聖有傳,宣和書譜”12個字,下面鈐有“乾隆宸翰”“幾暇臨池”“耽書是宿緣”三璽。接著是乾隆御題的兩段,分別鈐有“乾隆宸翰”“涵虛朗鑑”二璽,和“乾”“隆”二璽。
順著看,就是王珣所書《伯遠帖》。
釋文:頓首頓首,伯遠勝業情期群從之寶。自以羸患,志在優遊。始獲此出意不克申。分別如昨永為疇古。遠隔嶺嶠,不相瞻臨。此帖筆力遒逸,結體開張,如清風,如煙霞,盡顯“東晉風流”。
再往下看,就是董其昌的題跋,和乾隆繪的枯枝文石,並又有題跋,鈐“幾暇怡情”一璽。
接著是王肯堂跋。
卷尾是董邦達繪圖。
最後是沈德潛所書的《三希堂歌》。
以上就是《伯遠帖》全卷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