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給人的印象並不僅是寬大飄逸,一些細節問題往往被人忽視,但恰恰是這些不起眼的細節,才構成了漢服的味道,也正是這些細節,說明了漢服所代表的文化意義,比如領子和袖子,還有剪裁,個人覺得這些一丁點是輕易不能被動的,他們是一種文化象徵的體現,而往往要比僅外觀看上去的寬大飄逸更能說明問題,比如交領,並不是單純這麼設計的,兩直線像交於衣中線左右代表傳統文化的對稱學,顯出獨特的中正氣韻,代表做人要不偏不倚,如果說漢服表現天人合一的話,交領既代表天圓地方中的地,地既人道,既方與正;而袖子,其實都是圓袂,既代表天圓地方中的天圓,因此形制與剪裁,是半點更改不得的。其實天圓地方按現在科學眼光當然是不對的,但,古代的天圓地方學並不僅僅是地理概念上的,它講的是一種道,一種規律,一種文化,比如地既人,講究的是方,正。中,和,地行有規律;而天的圓,代表的圓而神,講究的是一種天道,一種迴圈,一種和諧,一種規律。因此這才是天圓地方所表現的真正的價值,而正是透過這些,去達到反映漢服天人合一的目的。所以,領是交領(從一開始的方形的矩領演化過來)右衽;袖是圓袂收祛,都是像一種圖騰一樣體現了文化的.而右衽,交領左右兩邊對稱的“建築”,右覆蓋於左之上,其實也多體現了傳統意義上右衽為陽在外,右為正,既正道,左衽為陰在內的陰陽觀念,另外,交領在構造上也是護心合氣的作用,如果衽在左邊,相信也會非常不方便的。而收祛(即封閉寬大袖子的下端),可能也有天賁規正,有始有出的概念,但不管怎樣,如果不收祛,相信古人也不會把袖子直接當成了行禮袋,也不會直接在袖子裡藏東西(像敞口的廣袂,就無法做到這一點)了。其實,一直以來,漢服袖子的標準樣式就是圓袂收祛,先秦到漢朝所反映的實物無一例外都是如此,而漢朝時期所有的“廣袂”只是“胡”很寬大而已,廣者大也,真正的廣袂,也並不是現在這種的敞口,像大三角一樣的袖子,其實一直以來,除了唐以後在常服中有敞口的小袖外,漢服袖的主流依然是圓袂收祛,(有唐,宋,明實物為證,尤其是明,基本恢復了漢朝的圓袂收祛)而袖制,恰恰也是今天漢服中最被忽視的
見下圖
http://218.16.121.6/bbs/UPLOADFILE/2006-1/200612015049034.jpg
漢服給人的印象並不僅是寬大飄逸,一些細節問題往往被人忽視,但恰恰是這些不起眼的細節,才構成了漢服的味道,也正是這些細節,說明了漢服所代表的文化意義,比如領子和袖子,還有剪裁,個人覺得這些一丁點是輕易不能被動的,他們是一種文化象徵的體現,而往往要比僅外觀看上去的寬大飄逸更能說明問題,比如交領,並不是單純這麼設計的,兩直線像交於衣中線左右代表傳統文化的對稱學,顯出獨特的中正氣韻,代表做人要不偏不倚,如果說漢服表現天人合一的話,交領既代表天圓地方中的地,地既人道,既方與正;而袖子,其實都是圓袂,既代表天圓地方中的天圓,因此形制與剪裁,是半點更改不得的。其實天圓地方按現在科學眼光當然是不對的,但,古代的天圓地方學並不僅僅是地理概念上的,它講的是一種道,一種規律,一種文化,比如地既人,講究的是方,正。中,和,地行有規律;而天的圓,代表的圓而神,講究的是一種天道,一種迴圈,一種和諧,一種規律。因此這才是天圓地方所表現的真正的價值,而正是透過這些,去達到反映漢服天人合一的目的。所以,領是交領(從一開始的方形的矩領演化過來)右衽;袖是圓袂收祛,都是像一種圖騰一樣體現了文化的.而右衽,交領左右兩邊對稱的“建築”,右覆蓋於左之上,其實也多體現了傳統意義上右衽為陽在外,右為正,既正道,左衽為陰在內的陰陽觀念,另外,交領在構造上也是護心合氣的作用,如果衽在左邊,相信也會非常不方便的。而收祛(即封閉寬大袖子的下端),可能也有天賁規正,有始有出的概念,但不管怎樣,如果不收祛,相信古人也不會把袖子直接當成了行禮袋,也不會直接在袖子裡藏東西(像敞口的廣袂,就無法做到這一點)了。其實,一直以來,漢服袖子的標準樣式就是圓袂收祛,先秦到漢朝所反映的實物無一例外都是如此,而漢朝時期所有的“廣袂”只是“胡”很寬大而已,廣者大也,真正的廣袂,也並不是現在這種的敞口,像大三角一樣的袖子,其實一直以來,除了唐以後在常服中有敞口的小袖外,漢服袖的主流依然是圓袂收祛,(有唐,宋,明實物為證,尤其是明,基本恢復了漢朝的圓袂收祛)而袖制,恰恰也是今天漢服中最被忽視的
見下圖
http://218.16.121.6/bbs/UPLOADFILE/2006-1/20061201504903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