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嘴大吃四海
-
2 # 柔酒綿懷
“煮酒論英雄”可以說是三國裡最經典的一場對話了。煮酒,在古代文人墨客也有,如:紅泥小火爐,往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閒話少說,我們迴歸正題
為什麼要煮酒,古代的酒不同於現代的白酒,那是一種自然發酵的酒,酒精度不太高,更多是黃酒那樣的,煮酒喝一般都在寒天時候。
現代的白酒是蒸餾酒時代,糧食經過發酵蒸煮,收集來的酒,酒精度更高。如果要用古代那樣的直接煮酒,會有以下幾個現象。
酒體裡酒精被蒸發掉了,喝起來如同白水。酒的口感下降,感覺不到酒的醇香。影響健康,白酒含有健康因子,煮沸的白酒會讓健康因子流失掉。建議,喝酒還是不要煮的溫度太高,溫會兒就行了。
我是學化工的,我來回答下這個問題。俗話說“青梅煮酒論英雄”,可見酒和青梅更配喲。那麼古代人喝白酒的時候為什麼要熱一下呢?
1.是因為冷啊,冬天喝點熱乎酒全身都暖和。
2.是熱完口感好,現在很多人喝白酒也願意熱一下。
3.是古代很多酒是黃酒,必須要熱一下才順口。
4.是古代的釀酒工藝沒有現代這麼先進,酒中含有甲醇、醛類等其他有害物質較多,熱一下有害物質就會揮發,不傷害身體。
有的人可能就會問了,甲醇不是會導致人失明嗎,怎麼古代白酒中會有甲醇呢?沒錯,幾十年前有黑心酒商用甲醇勾兌白酒,那樣就會導致失明,但是現在基本不會有這麼做的了,損人不利己。
而且,小夥伴們是不是以為現在的白酒中就不含有甲醇了?too young too simple,常喝白酒的人可能會注意到,現代有很多白酒也是有甲醇的,不過含量比較少而已,國家規定含量不超過0.04mg/100ml就可以的。
~get到了這個知識點的小夥伴們請點下關注哦,以後會有更加精彩的文章呈現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