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蘭的母親是李紈,這似乎沒有什麼爭議。但李紈為人如何,這個很值得說一說。
李紈與兒子賈蘭相依為命。除了賈蘭,她再沒有什麼精神寄託。大觀園的繁華熱鬧,與她沒有關係。她只是“槁木死灰”。
李紈沒有什麼貼心可靠的人。她看到平兒,就會感慨,甚至想念賈珠當初的“屋裡人”:
不管是王夫人和趙姨娘、夏金桂和寶蟾、王熙鳳和賈璉原來的通房丫頭,妻妾關係總是很尷尬的。就是平兒這樣有名無實的侍妾,王熙鳳也會偶然吃囑醋。李紈居然渴望賈珠能有個守節的通房丫頭,可見她內心孤寂到什麼程度。
李紈在賈家不受寵。寶玉曾說過:“我說大嫂子倒不大說話,老太太也是和鳳姐姐一樣看待。”這只是出於她青年守寡的表彰和憐憫,除了鳳姐過生日免除李紈出錢湊分子之外,我們看不出李紈有什麼愛寵的地方。
反倒是李紈思念丈夫、感慨沒有幫手,不由滴下淚來,眾人的反應:
這一句寫得很涼薄。林黛玉那麼愛哭,也總有人安慰;小戲子小丫頭蕊官燒紙,寶玉遇到了也會關心一番;王熙鳳受了邢夫人的氣,自己偷著哭,鴛鴦很快就報告給賈母,並且在眾人面前替她報不平。而李紈傷心,大家卻說“不如散了倒好”,不僅沒有安慰勸說,反而表現出一種厭煩。況且這不是某一個人的表現,而是:“眾人都道”,是大觀園裡所有人(還包括平兒)的集體表現。試想李紈當此之時,心裡該作何感想?
所以到賈府勢敗,李紈會獨善其身,不加援手。雖然她很可能是有能力的。她的收入多,而開支很小,應該積累了一定數量的財富。但是她的判詞裡寫著“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明說她為了不受老來貧,貪財吝嗇,做出了“損陰騭”的事情,甚至報應在兒孫身上。
判詞中還有一句“昏慘慘黃泉路近”,過去人們分析是李紈在兒子賈蘭當官後不久就死去。我卻認為,這個“黃泉路近”早死的,不是李紈,而是賈蘭。是李紈做出見死不救傷損陰德的事,報應在兒子身上,結果賈蘭早死,她失去了最後的、唯一的精神寄託。
賈蘭的母親是李紈,這似乎沒有什麼爭議。但李紈為人如何,這個很值得說一說。
李紈與兒子賈蘭相依為命。除了賈蘭,她再沒有什麼精神寄託。大觀園的繁華熱鬧,與她沒有關係。她只是“槁木死灰”。
李紈沒有什麼貼心可靠的人。她看到平兒,就會感慨,甚至想念賈珠當初的“屋裡人”:
若有個好的守得住,我倒有個膀臂。不管是王夫人和趙姨娘、夏金桂和寶蟾、王熙鳳和賈璉原來的通房丫頭,妻妾關係總是很尷尬的。就是平兒這樣有名無實的侍妾,王熙鳳也會偶然吃囑醋。李紈居然渴望賈珠能有個守節的通房丫頭,可見她內心孤寂到什麼程度。
李紈在賈家不受寵。寶玉曾說過:“我說大嫂子倒不大說話,老太太也是和鳳姐姐一樣看待。”這只是出於她青年守寡的表彰和憐憫,除了鳳姐過生日免除李紈出錢湊分子之外,我們看不出李紈有什麼愛寵的地方。
反倒是李紈思念丈夫、感慨沒有幫手,不由滴下淚來,眾人的反應:
眾人都道:“又何必傷心,不如散了倒好。”這一句寫得很涼薄。林黛玉那麼愛哭,也總有人安慰;小戲子小丫頭蕊官燒紙,寶玉遇到了也會關心一番;王熙鳳受了邢夫人的氣,自己偷著哭,鴛鴦很快就報告給賈母,並且在眾人面前替她報不平。而李紈傷心,大家卻說“不如散了倒好”,不僅沒有安慰勸說,反而表現出一種厭煩。況且這不是某一個人的表現,而是:“眾人都道”,是大觀園裡所有人(還包括平兒)的集體表現。試想李紈當此之時,心裡該作何感想?
所以到賈府勢敗,李紈會獨善其身,不加援手。雖然她很可能是有能力的。她的收入多,而開支很小,應該積累了一定數量的財富。但是她的判詞裡寫著“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明說她為了不受老來貧,貪財吝嗇,做出了“損陰騭”的事情,甚至報應在兒孫身上。
判詞中還有一句“昏慘慘黃泉路近”,過去人們分析是李紈在兒子賈蘭當官後不久就死去。我卻認為,這個“黃泉路近”早死的,不是李紈,而是賈蘭。是李紈做出見死不救傷損陰德的事,報應在兒子身上,結果賈蘭早死,她失去了最後的、唯一的精神寄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