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揹包包大人

    敏感期也叫“關鍵期”,其理論來源於洛侖茲的動物研究:小鴨子在剛孵化出來的時候,會把第一個動的物體看作它的“媽媽”,於是會和這個物體形影不離;對小鴨子來說,剛出來的那幾個小時就是其建立母子關係的“關鍵期”,錯過了這個階段,就再也無法建立這種關係了。後來洛侖茲和其他心理學家把這個研究繼續深入,發現幼兒在建構各項能力的時候,也有類似的“關鍵期”,比如語言發展、親子關係、建立秩序感等。由於“關鍵期”的提法太絕對化,現在更多的使用“敏感期”這個詞。

    如果在“敏感期”內沒有發展相應的能力,以後再發展就要付出更大的代價,有些能力甚至是不可獲得的。最經典的例子就是狼孩:在狼群中長大的孩子,後來回到人類社會,再也無法習得語言能力。

    所謂閱讀敏感期,就是最容易讓孩子對閱讀產生興趣的這段時期,通常指5歲左右。

    抓住敏感期對孩子進行閱讀習慣的培養,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2 # 幼兒園陶陶

    不請自來了。

    對於孩子閱讀敏感期,我感受非常深的。

    因為幼兒園三年,小班孩子對閱讀基本上興趣不大,閱讀區活動鮮少問津,孩子們都會去角色遊戲區活動。

    可是到了大班後,孩子的閱讀興趣突然就發生了轉變。他們會對識字感興趣,每次看書或者講故事,他們都會跑過來指著題目問你,老師這讀什麼?

    當孩子對識字開始感興趣,對各種書籍能有意識地去翻看去講述,這就說明孩子的閱讀敏感期出現了。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很多能力發展的關鍵期。爸爸媽媽要認識到關鍵期出現的時間,再去對比孩子的反應,如果出現了某些行為,就可以認識到孩子關鍵期出現了。

    像0-3歲,感官敏感期,孩子會透過觸控、吃東西等熟悉環境,瞭解事物。

    有些媽媽一看孩子在那裡吃小手就會把她小手拉出來,其實是孩子在探索自己的身體。

    像3-6歲,孩子語言發展關鍵期,爸爸媽媽就要經常給孩子講故事、提問、談話,鼓勵刺激孩子多說話,促進孩子的語言發展。

    像5-7歲,孩子進入大量識字階段,8-10歲進入自由流暢閱讀階段。這兩個階段都是孩子閱讀的關鍵期,就需要大人抓住關鍵期,不斷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如果錯過了敏感期、關鍵期,再進行培養,則需要花費更大的力氣。

    有句話叫:忙趁東風放紙鳶。孩子的敏感期就是那陣東風,在敏感期內進行培養,就容易把各種能力習慣很好得養成。讓它們在敏感期東風內,發展得更高更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孤獨,在精神和行動上有什麼表現。為什麼有人又說人生本來就是孤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