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家寶寶兩週歲了,他什麼都懂就是不會說話,教他也不學,而且孩子愛生氣該怎麼辦?
5
回覆列表
  • 1 # 哈巴谷早教社群

    首先,寶寶兩歲了,不怎麼會說話。一般來說,孩子的語言發展確實是滯後了一些。但問題不大。我們需要分析一下導致孩子不怎麼會說話的原因。比如說,一,孩子的父母,爸爸或者媽媽小時候就有說話晚的現象。二、是不是家裡的語言環境較複雜,爺爺奶奶用家鄉話,爸爸媽媽用普通話,甚至可能還有英語或其他語種等等。在多於兩種語言以上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因為不知道開口該講哪種語言,孩子講話自然會滯後。兩種語言的家庭環境是沒有太大影響,當孩子開口的時候,他就能夠講兩種語言。

    一到兩歲左右的孩子,是完全能明白你說什麼的。當他想要桌子上的水杯,他會指著水杯說:“嗯嗯”。這個時候,大人瞬間明白了,噢噢,你要這個水杯,馬上給孩子拿了過來,孩子就會覺得,原來我不用開口說話,我也能得到我想要的,導致孩子喪失了語言主動性。如果是家裡有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鼓勵孩子,你想要什麼?你要先告訴我,比如你想要水杯呢,哪怕他發一個“杯”,或者發一個“水”字,或者哪怕發一個嗯的聲音都是可以的,讓孩子有主動說話的意願。

    即使孩子只能發一個單音,平時也要注重多跟孩子交流,給他念各種物品的正確名稱或與他共讀繪本,為寶寶儲蓄詞彙量,孩子說話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如果都不會講,語言滯後有諸多原因,需要多方面觀察,建議做一下相關檢查的。

    然後,寶寶兩歲了,愛生氣。兩歲的寶寶正好處在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什麼事都會喜歡跟你對著幹,這個太正常不過了。專業來講,孩子這個時候順利的進入了“自我意識敏感期”,我們可以利用這個階段來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我們需要先能理解孩子,每個孩子到了一歲半到三歲之間,大部分孩子都會出現自我意識敏感期,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他渴望自己可以做決定。並開始有秩序意識,這個玩具擺在櫃子裡,那它就應該一直在這,哪天你突然挪了位置,孩子就會哭鬧著讓你搬回去,這是秩序敏感期。這都屬於正常現象。那該如何處理?制定規則--就是你給孩子制定一些原則。

    這裡分享三個原則,孩子想做的事情,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傷害環境,這個事我們就可以允許他做。比如我們今天讓他穿紅色的衣服,她一定要穿藍色的衣服。你可以先過一遍剛剛的三個原則,孩子堅持穿藍色的衣服,有沒有傷害自己傷害環境或者傷害他人,好像都沒有。衣服的厚薄就跟當時的天氣有關,這個就要另說。那單從顏色的選擇上來說我們就可以讓他自己做決定,對嗎?

    最後,孩子雖小,也能感受到你的情緒。所以成人在遇到孩子發脾氣的時候要沉下心來多問幾句,多與孩子溝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遠嫁的女兒如何處理媽媽寄過來的各種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