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推薦大家不要聽CD版,而是題主給的那個LIVE。陳奕迅再次向大家證明自己“唱直播好過CD”。
曲子本身,公平一點說,不是謝霆鋒作品裡的上等。同樣的撕裂感,就差過《潛龍勿用》,至於優美性,和《遊樂場》《啟示錄》《未簽收》什麼的更是不能比了。而且旋律也過分簡單了點,基本上就是四段不連貫的音符重複,好在王雙駿的編曲救場,挽回一點分數(想起CYKONG救周杰倫那次,沒錯,就是《淘汰》)。
詞呢,潘源良(哦不對是袁兩半)其實是寫這類暴烈詞作的高手,達明一派時期就相當的浪蕩不羈,有這麼暴烈詭異的旋律,本來可以搞出一首同樣暴烈詭異的作品出來。可惜,大概是因為《The key》那張專輯八首歌有六首無法過審(天知道內地的審查部門是什麼腦回路),把陳奕迅搞怕了,這張《準備中》的詞作有目共睹,是歷年來最最最保守的一次,甚至比二十年前剛出道的那張《陳奕迅》還要保守……那張裡畢竟還有一首《時代曲》,由不聽話的黃偉文一語雙關道出隱喻。如今這張《準備中》……歌詞相當平庸。
於是乎,也導致《起點·終站》有一個不錯的命題,有一個雖然曲子只有中上水準但是足夠暴烈詭異的旋律、有一個還很帶勁的編曲,但因為歌詞嚴重拖了後腿,所以聽起來沒什麼營養……起點和終站,可以寫很多事情,但潘源良的筆下,這首歌變成了接受現實麻木戀愛的情歌,歌曲裡主歌的疲憊感顯露出來,貼合歌詞;但副歌的暴烈卻無法表達出主角的情緒。也就只有“衝過山外原來更是山”有點點念想了。
首先,推薦大家不要聽CD版,而是題主給的那個LIVE。陳奕迅再次向大家證明自己“唱直播好過CD”。
曲子本身,公平一點說,不是謝霆鋒作品裡的上等。同樣的撕裂感,就差過《潛龍勿用》,至於優美性,和《遊樂場》《啟示錄》《未簽收》什麼的更是不能比了。而且旋律也過分簡單了點,基本上就是四段不連貫的音符重複,好在王雙駿的編曲救場,挽回一點分數(想起CYKONG救周杰倫那次,沒錯,就是《淘汰》)。
詞呢,潘源良(哦不對是袁兩半)其實是寫這類暴烈詞作的高手,達明一派時期就相當的浪蕩不羈,有這麼暴烈詭異的旋律,本來可以搞出一首同樣暴烈詭異的作品出來。可惜,大概是因為《The key》那張專輯八首歌有六首無法過審(天知道內地的審查部門是什麼腦回路),把陳奕迅搞怕了,這張《準備中》的詞作有目共睹,是歷年來最最最保守的一次,甚至比二十年前剛出道的那張《陳奕迅》還要保守……那張裡畢竟還有一首《時代曲》,由不聽話的黃偉文一語雙關道出隱喻。如今這張《準備中》……歌詞相當平庸。
於是乎,也導致《起點·終站》有一個不錯的命題,有一個雖然曲子只有中上水準但是足夠暴烈詭異的旋律、有一個還很帶勁的編曲,但因為歌詞嚴重拖了後腿,所以聽起來沒什麼營養……起點和終站,可以寫很多事情,但潘源良的筆下,這首歌變成了接受現實麻木戀愛的情歌,歌曲裡主歌的疲憊感顯露出來,貼合歌詞;但副歌的暴烈卻無法表達出主角的情緒。也就只有“衝過山外原來更是山”有點點念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