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海覓蹤

    我剛好寫了一篇文章,詳細地闡述了李廣為何難封,有興趣的朋友直接移步我賬號,置頂文章就是。

    這裡就簡單介紹下吧!

    李信的確是李廣的祖先,兩人相差60多歲,所以不是李廣的祖父便是曾祖父。李信時任秦始皇的大將時,就騎射出眾,所以,李廣也繼承了李信的一身武藝和勇猛。

    李信最大的功勞便是平定燕國,曾經自告奮勇以20萬秦軍對壘楚軍,結果楚國的降兵臨陣倒戈,李信腹背受敵,慘敗而歸。但是,贏政並沒有處罰他,而是繼續讓他蕩平燕國和齊國。

    李廣雖然個人勇猛非常,但是作戰謀略一般,遠遜於先人李信。

    具體來說,李廣的特點大致可概括為兩點。

    (1)善守。

    李廣大部分戎馬生涯是在邊境的幾個郡中輪流駐守。那時,文景二帝對匈奴的國策是和親為主,防禦為輔。

    由於李廣比較拼命,匈奴過來只是想搶點東西,又不想玩命。所以,只要聽到李廣來了,他們便消失得無影無蹤。從此,匈奴也儘量避開他所輪值的那個郡。

    於是,李廣的名聲大噪,匈奴聞風喪膽,見李廣如喪家之犬之流的溢美之詞比比皆是。

    (2)肉搏。

    上面提到了當時的國策是防禦為主,所以雙方本著和平共處的原則,應該儘量剋制,減少衝突。如果匈奴硬闖,那麼漢軍只需要將他們驅逐出境即可。

    但是,李廣就不是這樣的人,天生看見匈奴就眼紅,不管對方來多少人,一定要以命相搏。後來漢景帝知道後,既為他的敢死精神感動,但又擔心他妨礙了和親求和平的國策,只能定期將他調崗,以免節外生枝。

    李廣的這兩個特點也恰好成了他的致命弱點。

    當漢武帝決定打擊匈奴的那一刻起,他對李廣給予了高度期望,希望他能給年輕將領起個好頭。結果,首次出戰,計謀被對手識破,無功而返。再次出戰,匈奴特別厚待他,配合他搏命的打法,將他的部隊全殲,自己被抓,憑著一身武藝逃回漢朝,結果被判死罪,拿錢贖命,貶為庶民。

    後來重新被起用後,又遇上匈奴主力,全軍覆沒。

    最後的漠北之戰迷途,讓衛青錯失活捉單于的機會,堅信自己被衛青算計,自殺身亡。

    善守未必善攻,肉搏未必有效。當戰場從中原邊境換到茫茫大漠,李廣不能適應,也不思進取,常迷路而貽誤戰機,或者拼命而導致全軍覆沒。

    換句話說,李廣只適合在家門口對小股匈奴耀武揚威,一旦進入匈奴的地盤,瞬間就變成了匈奴的羊。因為不懂得儲存實力,迂迴戰術消耗敵人,而是一味地肉搏,就是傳說中的敢死隊罷了,在兵法中絕對是屬於作死一級的,打不過還死扛。

  • 2 # 勇往直前的山丘hG

    首先,李廣是李信的後人!隴西李家世代從軍,李廣從小勵志像自己的先祖李信一樣,成為名將,復興家族,但是奈何能力有限,一生也未能封侯!

    細讀司馬遷的史記,你會發現李廣傳中的內容,都是李廣射只老虎,射個匈奴人,部隊被包圍巧妙逃生,部隊被殲滅奮力逃生之類的小故事,這裡面充滿了各種小聰明,絲毫看不出什麼大的戰略規劃,軍事理念,大的戰功!

    其次,李廣的能力的確被高估了!這主要是因為司馬遷與李廣,兩家是世交,而且司馬遷將自己鬱郁不得志的感情寄託到李廣身上。

    最後我們來說一下李廣的真實能力,李廣治軍散漫,時常和戰士在一起打鬧,與霍去病的治軍思路截然相反,霍去病在部隊糧草匱乏的時候,自己也有專門的廚子做吃飯吃,很少會關心普通戰士的溫飽問題。對此黃淳耀曾評價道:“李廣非大將才也,行無部伍,人人自便,此以逐利乘便可也,遇大敵則覆矣。太史公敘廣得意處,在為上郡以百騎御匈奴數千騎,射殺其將,解鞍縱臥,此固裨將之器也。若夫堂堂固陣,正正之旗,進如風雨,退如山嶽,廣豈足以乎此哉?淮南王謀反,只憚衛青與汲黯,而不聞及廣。太史公以孤憤之故,敘廣不啻出口,而傳衛青若不值一錢,然隨文讀之,廣與青之優劣終不掩。”

    李廣作為一個征戰沙場的老將,竟然會迷路?這怎麼說也有點過不去吧!東出而迷,廣之治軍,可見一般!

    李廣心胸狹隘,沒有大將風範,李廣有一次戰事失利被罷黜官職,和朋友外出打獵時,回城時間晚了,負責看守城門的霸陵尉按照規定,過期後城門不再開啟。李廣復出後,要求將霸陵尉調到自己軍中,隨即將其斬殺。心胸不可謂不狹隘,手段不可謂不卑鄙。

    殺降不祥!李廣任隴西太守時,羌人反叛,李廣誘騙他們投降有八百多人,用欺詐手段一天把他們殺光了。自古以來,坑殺降將降卒為人所不齒,李廣不但殺了,而且還是為了自己早日封侯的私慾積極主動殺的。

    李廣政治水平不高,愛慕虛榮!七國之亂時,李廣率隊增援,解了梁國之圍,本應受賞,但是卻私自接受了梁王的恩賜,唯景帝所厭惡!以至於景帝,挖苦說,你的恩賜梁王已經給你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過年回家你被黑車司機坑過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