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湯茗觀點

    無法說價值和難易程度。我想說的是《紅樓夢》我看了好幾個版本,還認真聽了幾位大師的詳細解讀。

    一、最早看到的是一套兩本的《紅樓夢》,封面標註:曹雪芹原著,茅盾節編。出版印刷於1982年10月。這套《紅樓夢》節本是茅盾於1934年完成的。經過若干次出版、整理、修改,才有了這個版本。這個版本可能太老了,我在豆瓣上沒有發現它的記錄,其他網址也沒找到這套書的圖片。

    原來才明白,我讀的的確是“節本”,茅盾先生“節” 掉了很多章節。於是又去讀其他版本,補上了不少細節。但第一印象還是最深刻。

    二、接下來就是這個版本的,也是向別人借的,但借誰的,什麼時候讀過,都沒有印象了。,也不知它在我的書櫃中默默待了多少年。最近才發現。

    三、《脂硯齋全評石頭記》(上下)購於2010年10月。個人覺得這套很好,脂硯齋隨時的評論文字,隱約道出曹公當時寫作的心態。我看得很細緻,不時會有批註。記得斷斷續續讀完是在春節期間,室內的水仙靜靜綻放,吐出幽幽的清香。任由外面的世界熱鬧非凡。那一刻,我合上書,無比滿足......

    四、聽了劉心武先生在《百家講壇》的課之後,買了這本《劉心武續紅樓夢》。唯一記得劉心武先生和原續著最大的不同是林黛玉的死。劉心武讓她自沉湖中。看到自沉,想到王國維、老舍、弗吉尼亞·伍爾芙。他們之間有共同之處嗎?不知道。但劉心武先生也是用心了的。

    五、目前最喜歡的是《蔣勳細說紅樓夢》。我沒有買書(所以就沒有照片),是透過音訊收聽的。足足160回,我聽了兩遍,仍意猶未盡。

    蔣勳先生的講解幾乎細到每一句話,每一件器物,每個人的舉手投足,用他經過專業訓練的嗓音,娓娓道來。實在是一種享受。透過蔣勳先生的講解,可以讓我們從美學角度去理解這部偉大作品。

    一本著作,如果你喜歡,就會不滿足於僅有的一本,一版,一個人的解說,你總會收集更多關於它的資料,從而整理思考得出自己的看法。

    喜歡一本書和喜歡一個人是一樣的,想盡可能瞭解他的全部。這就是愛的情感表達。

  • 2 # 表妹推書

    個人覺得《紅樓夢》,詹姆斯•喬伊斯的《芬尼根的守靈夜》:這本小說純意識流,講一個夜晚的夢境,卻沒有一個明確的情節。還有《尤利西斯》,小說內容凌亂晦澀難懂,還有數不清的雙關語。

  • 3 # 燃一地默然

    喬伊斯的《尤利西斯》,天書一般的存在,喬伊斯曾說:“如果有朝一日都柏林毀於一旦,可以根據《尤利西斯》重建一個都柏林。”可見此書包羅萬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黑潮好詞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