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言者青青

    曾國藩所著的《曾國藩家書》很值得看。

    《曾國藩家書》共收錄曾國藩家書435通,其中《與祖父書》14通,《與父母書》48通,《與叔父書》9通,《與弟書》249通,《教子書》115通;另附《致夫人書》、《教侄書》等7通,包括修身養性,為人處世,交友識人,持家教子,治軍從政等等,上自祖父母至父輩,中對諸弟,下及兒輩。是一部難得的好書,是研究曾國藩和清朝社會末期的重要資料。書中行文鎮定,形式自由,於點點滴滴的真實生活中見真情、蘊良知,充分體現了他"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風範稱譽。

    《曾國藩家書》是曾國藩的書信集,成書於清咸豐年間19世紀中葉。《曾國藩家書》記錄了曾國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後達30年的翰苑和從武生涯書信,近1500封。所涉及的內容極為廣泛,是曾國藩一生的主要活動和其治政、治家、治學之道的生動反映。曾氏家書行文從容鎮定,形式自由,隨想而到,揮筆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蘊育真知良言,具有極強的說服力和感召力。這一部家書中體現了他的學識造詣和道德修養,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尊精神偶像。

    曾國藩出生在普通耕讀家庭。他自幼勤奮好學,6歲入塾讀書。8歲能讀四書,誦五經,14歲能讀《周禮》《史記》文選。道光年間他中進士,入翰林院為軍機大臣穆彰阿門生。從此,他先後升遷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等職務。他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因此,他在官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的《曾國藩家書》問世後,得到了歷代各界名人讚譽。梁啟超,陳寅恪,毛澤東,南懷瑾,范文瀾等都認為,這是一部終生必讀之經典。

    總之,《曾國藩家書》十分值得看,因為,它是一部為世人修身、教子的經典讀本。尤其是對於我們今人,特別是年輕人在社會上如何做人做事,有很大的幫助,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 2 # 山西康建文

    《曾文正公家訓》我在三十歲左右看過一遍,是文言文版,雖有重點部分註解,但是,本人愚笨,看的較慢,大約兩年半左右。

    書中內容包括“致父母的請安家信、給兄弟的訓示、給孩子們的訓示、給族裡親人的垂詢等等”,包羅了很豐富的內容。雖然是家訓,字裡行間充滿了儒家正統的“孝、悌、忠、仁、禮、義、廉、恥”。對父母的仁孝,對兄弟的責愛,對子弟的教導,對鄰里鄉親的恤問。無不是飽含深情,令人敬慕!甚至是很細微的事,也不厭其煩,諄諄教誨。特別是對父母之孝,縱然是兵事悾惚,書傳不便,也不忘請安問詢,做人子,雖忠孝難以兩全,但國事之餘,時刻沒有憂心,沒有忘懷;對手足兄弟,以忠君為國為訓教內容,時時警示教導;對子女從讀書,寫字,作文,盡孝,持家,進仕,恤鄰,愛友,做事,處世等無一不是用盡心血教導,以促其成長成材;對待鄉鄰,勉力接濟幫助,維持家族鄉鄰和諧共興!

    《曾文正公家訓》對於現在人的教育學習仍然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3 # 我也是一棵秋天的樹

    曾國藩是一代名臣,自幼愚鈍,成功皆因肯吃苦下笨功。其家書多為自己人生總結,告誡後世子孫做人做事以拙勝巧,以直勝曲,不耍花樣,腳踏實地,這實乃上天之道,與當下浮澡淺薄背道而弛,實乃一記清毒去火之良藥,不可多得!

  • 4 # JessicaMeng

    非常值得推薦大家看。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是近代中國的政治家、軍事家、理學家、文學家,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四大名臣”,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借用唐浩明先生的評價就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里程碑式的人物。”然讀完曾氏家書,忽感伯涵亦是教育大師,為人處世之聖者也。毛主席曾說:“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此言非虛,讀罷,方有所感。 學曾子做人之道 曾國藩有太多的東西值得學習,我想在其中挑出做人這一方面來講。原因源於曾國藩的一句話:“蓋世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恆財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雖然曾國藩在這裡談到的是讀書學習,但是我覺得這說的也是做人。其一有志,所謂志者,是各人之理想,各人之追求,因此,這“志”也是做人;其二講有識,此乃是一種對於學問的態度,普天之下,即使是學貫古今的大家,誰又能說自己已經窮盡了學問呢?天下之大,學問之大,若是大言不慚說自己“學盡”,只怕是井底之蛙。所以知“學問無盡”著乃是一種謙遜,亦是做人;其三有恆,凡事若是不能持久,堅持不懈,何事可成?相反來講,所謂“水滴石穿”,我們若是“有恆”,又有什麼做不到?那麼作為一個學生,勉強可稱為“讀書人”,曾文正如此之言,可是在談做學問之時談做人? 另一點對我而言,對我們學生來說,大學學習的不僅僅是簡單的知識,更重要的學習做人。會做人才會做學問,或者做人與做學問是相通,而會做學問不一定會做人。看看現在總體的學生素質便可知道,大學老師應該教會學生們做人,而不僅是知識。

    君子當自強不息,明強為本 從曾國藩身上,我學到的最深的一點就是“自強不息”。他在給他弟弟的信中談到,一個人要想成就大事,一定要內心有股倔強的精神。不過,光是這還不夠。曾國藩終生信條便是:“欲成大事,”明強“為本“。他談到中庸中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即要有智慧才行。我覺得這一點對我啟示很大。我覺得要做到這些,就要有明智。而這個”智“,不只是單純的解決事情本身的方法,還應該包括一種精神,一種遇到困難時的毅力,敢於迎難而上,這也是”智“,亦或是尋求另闢一條道路的智慧。只要學會自強不息,永不放棄,遇到困難之時多想辦法,也不一味屈服,便是一種明智之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繼絕地求生之後,Apex英雄會成為下一個風靡全球的現象級遊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