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酣在小酒館220
-
2 # 曉言鋒語
前幾天做了一件好事。 原本不想說的,但一想到雷鋒叔叔做好事留姓留名,甚至還留影,並且記在日記中。自己的名字還與雷鋒叔叔有關,決定破例一次,簡單的說一下。 早上吃完早點,準備到菜市場買菜,正在等紅綠燈時,走來一老漢,約莫七旬左右,詢問某個銀行怎麼走?看了看他的著裝,以為可能是阿爾茲海默症患者,便問他是哪裡人,去銀行幹嘛。回答是陶堰人,到銀行去銷戶。由於好久沒來紹興了,路也不認識了。本來想告訴他坐幾路公交車,乘幾站就到。轉眼一想:老漢人生地不熟,萬一找不到公交站點、乘錯車咋辦?買菜遲早點沒關係,就當作每天散步走路,走起!一路上老漢不停的道謝,說世上好人多。大約半個小時後到達目的地,才揮手告別。 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 誰說的,忘了。(大笑) 與雷鋒叔叔相比,差遠來! 既沒告之老漢姓和名,又沒合影留念。 慚愧慚愧! 幫人就是幫己,一直持這樣的觀點。
唉,這種事情都是“隨機”(跟著社會要求走的)的,就看“上面”喜歡什麼樣的事、提倡什麼樣的人了。比如,1962 年時社會上興“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人人做好事不留名,是時尚。那時候並不興“會幹的不如會說的”,有“眼力架”的會來事兒的(當然是在領導面前),現在這樣的人卻很自然受到了“管理者”的青睞。
現在各行各業(當然也包括主體——人)想方設法使“名聲在外”的事情比比皆是,也符合廣而告之的時代精神吧?“老黃牛”精神似乎有些“另類”了吧?
誰知道呢?